Creators Connect

中供通 follow

@zhonggongtown

Followers0

Blogs8

Video0

Comments0

12-14-2017

手机业下半场角力开始 生态化成为新赛点

苹果:业务生态化引领盈利
 
在12月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库克提到180万中国开发者为App Store带来了1120亿元的总收入,占据全球苹果应用商店一季度收入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球榜首。事实上,从苹果新发布的第四财季报告也能看出,苹果的各项业务大多处于上涨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如iPhone 、iPad等苹果的“传统”业务,盈利增幅实在有限。而下面这两项业务不仅增幅超过30%,也是库克最为期待和兴奋的:服务营收为85.01亿美元,同比去年的63.25亿美元增长34%;其他产品营收为32.31亿美元,同比去年的23.73亿美元增长了36%。
 






需要注意的是,在最新的财报中没有最新产品的营收,而此前计入财报的iPhone产品,销售数据也不亮眼。在这种情况下,苹果的营收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得益于手机以外的“副业”的增长。
 
众所周知,近一年来iPhone产品的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消费者寄予了很大期望的iPhone8/8 Plus,相对于前一代产品而言,创新和升级都很少,这成为其上市之后长时间处于销量低迷状态的原因之一。对于苹果来说,打造单一爆款是它一直以来的产品策略,按理说每年的产品更新对它而言意义非凡。但我们看到的是,尽管今年iPhone新品销售情况不佳,但对公司整体产生的影响却在逐步减小。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苹果对手机业务的倚重正在逐渐缩小,这就表明苹果公司已然形成了业务生态化构建,各项业务之间也都有着良性的增益,而不是单纯地依靠iPhone这一条主线。由此可见对手机厂商来说,一个良性生态化的构建,不仅对本品牌有着良好的传播效应,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建立以后,企业可以依靠生态系统更好的创造更多价值,创造更为丰厚的盈利,而不是一昧依靠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来创造利润。
 
华为、小米抢先布局构建壁垒
 
实际上,打造爆款的产品策略,今年在国内手机厂商中也比较常见。比如一加、锤子等厂商就是每年1至2款产品;而OPPO、vivo虽然产品线丰富,但也是将80%的精力都聚焦在每年一两款旗舰机上,同样是爆款策略。
 
想象一下,如果iPhone这两年的销售状况发生在某一家国内手机厂商身上,它是否会像苹果一样安然无恙?蜂蜂认为,这对于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来说恐怕都很难做到。从这两年国内手机市场的数据变化我们能够看到,4G智能手机的换机红利期已过,甚至在今年第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的整体出货量还出现了负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相关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






 
虽然只有这1%的微小缩减,但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都是危险的信号。因此,单纯依靠手机业务的厂商对手机产品销量的依赖程度越高,整体营收受行业下行影响就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厂商也在寻求终端硬件产品以外的营收。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手机厂商注意到苹果公司的业务生态构造对其整体的影响作用,并且展开布局。
 
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在对外公布终端云服务战略时,还宣布华为将在终端云服务领域投入10亿元,用以激励开发者创新。事实上,华为的终端云服务已经在全球设立了3大区域中心和15个数据中心,覆盖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注册用户。
 






我们都知道,华为已经连续3年称霸国内手机厂商状元榜,去年全球出货量已经突破1.4亿台。而且,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已达1.12亿台。外界并不知道或没注意到的是,华为在手机以外的其他业务上,也已经开始深层次的扩展。
 
目前,华为华为消费者业务主要以手机为主,而围绕手机业务开展的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也在有效提升华为终端的用户体验,从而帮助华为构建行业壁垒。不仅如此,华为的人工智能正在向其长期布局的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中渗透,这也将促进其智能家居等业务呈现增长状态,诸如平板、路由器、手环等等硬件产品,在市场上都有不错的销量。
 
“我们华为终端,包括手机、Pad、PC现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未来每年手机的出货量都可能要达到几亿台。在连接和服务数亿用户的时候,不能仅仅靠好的硬件,也要有数字业务的生态。未来的终端厂商,如果不具备数字业务生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终端云服务的生态,将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张平安强调。
 
目前,华为的业务已经从手机逐渐延伸到与之相关联的应用分发、出行、娱乐等多种场景上。也就是说,华为在手机以外的软服务,正在形成生态互补,这种生态协同也将成为华为未来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壁垒。
 
以应用开发为例,据蜂蜂了解,目前华为开发者联盟拥有33万名开发者,仅在2016年华为为其带来的获益就达到了28亿元。这个数字虽然还不能与苹果媲美,但苹果是在10年的积累之上做到现在的成绩,而以华为目前的体量,未来可期。
 
另外,小米在日前的开发者大会上,首次发布了loT开发者计划,并称会与百度进行深度合作。事实上,小米在智能硬件、大数据、生态链等方面已经具备较大的优势,此举很可能成为小米手机业务与其他业务生态协同的助推器。
 
事实上,蜂蜂发现,小米这两年并不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销量上,而是着眼于更为广泛的物联网领域。以小米生态链产品线为例,3年来陆续接入了8500万台设备,其中小米手环也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说,小米在生态布局上已经有所建树,而loT开发者计划将会使小米的生态体系更加完善。






 
其实,苹果App Store以及服务业务营收的增长,与消费者的付费意愿改变有很大关系。实际上,这种变化在国内则更为明显。近两年来,国内消费者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购买能力得到很大强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音乐付费用户的持续增多。
 
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各个品牌手机产品的销量,也会间接影响到与手机相关的其他业务,比如应用商店、音乐、视频等服务。正像张平安所说的,“云服务将成为未来智慧终端竞争的重要战场,消费者需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构筑的数字生态环境,获得各种数字服务。”
 
所以,华为和小米率先布局手机生态化,可以说是手机行业向大生态升级的一个开端,接下来的行业竞争,将不仅仅发生在手机领域,而是全生态的角力。下半场竞逐的号角已经吹响,究竟谁才能在中国手机行业的生态布局中抢得头筹,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中供通手机批发平台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