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2019
胃腺癌病人做完手术都需要化疗吗
胃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多发年龄在50岁以上,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向年轻化趋势发展。手术是治疗胃腺癌常用的方法,但其治疗并不彻底,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不少患者会在术后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其中化疗比较常用,但副作用也较大,那胃腺癌病人做完手术都需要化疗吗?
胃腺癌术后进行化疗能够抑杀残存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控制病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不过化疗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惧怕化疗,担心化疗副作用太大而承受不了,并不愿意接受化疗。事实上,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化疗,如果患者年龄大、身体弱,强行化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是否适合化疗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以及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认为适宜化疗的才可以进行。
对于胃腺癌患者来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在化疗期间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可以缓解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提高化疗的疗效,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还大大降低了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能单独采用中医药的治疗,不仅能清除术后残存的癌细胞,防止术后复发转移,还能修复患者术后受损的机体,加快伤口的愈合,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院长袁希福的帮助,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着。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10万余例,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多数患者经其治疗后都能够不同程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生存3年、5年、10年,乃至更久,深得用药患者的信赖,也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目光,如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大河网、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其进行过相关报道,使其名字被更多人熟知,更促使慕名就医患者络绎不绝。
一例例真实案例犹如明灯,照亮众多胃腺癌患者生命之光:
案例1:李明(化名),男,58岁,胃腺癌,河南焦作市人
2014年8月,李明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胃腺癌侵及食管、淋巴结转移、肝多发转移,由于消化道出血一直没控制住,当地医院无法做手术、放化疗,焦急的家人听说郑州希福医院治疗肿瘤效果好后,决定前往求诊。
9月10日,李明找到袁希福院长,此时他十分虚弱,脸色暗黄,身体消瘦无力,睡眠差,食量小,袁院长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其进行中医治疗,开了1个疗程的中药。20天后,李明精神好转,吃饭顺畅了,食量增加了一半!李明一家感叹“中医太神奇了!”
服药到第3个疗程,李明觉得胃里难受,吐出一拇指大小的烂肉,吐出来后,他觉得胃里特别顺畅,吃东西不像以前那样堵了。服药3个月后,李明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贲门癌细胞已经消失。李明激动地说:“我一定会按照袁院长叮嘱,一直吃药,直到病治好!”
案例2:张康康(化名),男,72岁,胃腺癌,河南平顶山人
2013年8月份,因食用凉性食物导致胃部闷沉不适,68岁的老人到医院检查,随后在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胃腺癌。由于家中刚盖过房子,经济条件受限,加上自己已经年近七旬,因而老人毅然拒绝医生手术治疗的建议。
由于自己的哥哥是一名中医,因而老人深思熟虑后决定寻求中医治疗。在向老朋友借钱治疗时,得知干儿子的丈母娘患癌后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好了,因而老朋友建议他也去试试。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后,仅仅用了2个疗程的中药,老人就感觉好了很多,随后更加坚定用药信心。80副中药后,老人高兴地说:“80副药吃完明显好转,那跟换了个人一样!”
确诊后,张康康老人一直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用中药,未作其他任何治疗。截至2017年9月,老人病情稳定,仅需定期用药即可,更为可贵的是,老人的身体非常好,看不出是一个患癌老人。
胃腺癌患者术后能否化疗是要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决定的,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化疗,一定要慎重考虑,同时在化疗期间也要配合中医药的调理,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对于不能化疗的患者,单独采用中医也能防止术后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胃腺癌术后进行化疗能够抑杀残存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控制病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不过化疗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惧怕化疗,担心化疗副作用太大而承受不了,并不愿意接受化疗。事实上,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化疗,如果患者年龄大、身体弱,强行化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是否适合化疗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以及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认为适宜化疗的才可以进行。
对于胃腺癌患者来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在化疗期间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可以缓解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提高化疗的疗效,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还大大降低了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也能单独采用中医药的治疗,不仅能清除术后残存的癌细胞,防止术后复发转移,还能修复患者术后受损的机体,加快伤口的愈合,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院长袁希福的帮助,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着。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10万余例,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多数患者经其治疗后都能够不同程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生存3年、5年、10年,乃至更久,深得用药患者的信赖,也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目光,如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大河网、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其进行过相关报道,使其名字被更多人熟知,更促使慕名就医患者络绎不绝。
一例例真实案例犹如明灯,照亮众多胃腺癌患者生命之光:
案例1:李明(化名),男,58岁,胃腺癌,河南焦作市人
2014年8月,李明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胃腺癌侵及食管、淋巴结转移、肝多发转移,由于消化道出血一直没控制住,当地医院无法做手术、放化疗,焦急的家人听说郑州希福医院治疗肿瘤效果好后,决定前往求诊。
9月10日,李明找到袁希福院长,此时他十分虚弱,脸色暗黄,身体消瘦无力,睡眠差,食量小,袁院长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其进行中医治疗,开了1个疗程的中药。20天后,李明精神好转,吃饭顺畅了,食量增加了一半!李明一家感叹“中医太神奇了!”
服药到第3个疗程,李明觉得胃里难受,吐出一拇指大小的烂肉,吐出来后,他觉得胃里特别顺畅,吃东西不像以前那样堵了。服药3个月后,李明去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贲门癌细胞已经消失。李明激动地说:“我一定会按照袁院长叮嘱,一直吃药,直到病治好!”
案例2:张康康(化名),男,72岁,胃腺癌,河南平顶山人
2013年8月份,因食用凉性食物导致胃部闷沉不适,68岁的老人到医院检查,随后在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胃腺癌。由于家中刚盖过房子,经济条件受限,加上自己已经年近七旬,因而老人毅然拒绝医生手术治疗的建议。
由于自己的哥哥是一名中医,因而老人深思熟虑后决定寻求中医治疗。在向老朋友借钱治疗时,得知干儿子的丈母娘患癌后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好了,因而老朋友建议他也去试试。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后,仅仅用了2个疗程的中药,老人就感觉好了很多,随后更加坚定用药信心。80副中药后,老人高兴地说:“80副药吃完明显好转,那跟换了个人一样!”
确诊后,张康康老人一直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用中药,未作其他任何治疗。截至2017年9月,老人病情稳定,仅需定期用药即可,更为可贵的是,老人的身体非常好,看不出是一个患癌老人。
胃腺癌患者术后能否化疗是要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决定的,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化疗,一定要慎重考虑,同时在化疗期间也要配合中医药的调理,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对于不能化疗的患者,单独采用中医也能防止术后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