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羞答答的 follow

@xiudadaderen

Followers0

Blogs32

Video0

Comments0

12-13-2018

从一部七十年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告诉你人物描绘的技术发展史

谈到由技术为主要制作手段的电影,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美国劲爆的特效大片,或者是日本以卓越画工闻名的精良动画制作,但是你知不知道,其实早在七十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动画制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本文,动作捕捉公司闪扑动漫将会通过讲述动画作品,为你展开人物描绘的技术发展史。


《铁扇公主》是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执导,万氏兄弟参与配音的一部黑白动画电影。出品时间为1941年,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先驱了。









当时还是处于抗战初期的万氏兄弟,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中制”绘制了多部《抗战标语卡通》和《抗战歌辑》,但是到了1940年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出台,一切抗战内容的影片都排斥停拍,无事可做的万氏兄弟回到“孤岛”上海。


20世纪中期,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热映对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扬眉吐气。









后来100多人经过一年半的苦干,最终完成的这部80分钟的动画长片,该片在上海的3个电影院同时放映,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铁扇公主》也成为当时比肩世界动画电影的一出杰作。


真正要说的是,当时正值艰苦的战争年代,为了节省预算,《铁扇公主》的很多画面是在实拍京剧视频后,再转绘而成的。在影片的制作人员表中就有标明参与转描摄影的演员。


关于转描技术,尽管非常便利,但是相比于三维画面常用的三维动作捕捉技术来说,大多数时候,转描技术往往只是作为辅助性的手段在特定的片段使用。如今的转描也不再限于对实拍画面的转描,也包括对3D模拟画面的“转描”。









动画制作的人物描绘,尚且可以借助转描技术辅助,那特效电影呢?前面提到了三维动作捕捉技术,这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这是目前特效电影制作的主流方式呢?


比如以往为人熟知的《猩球崛起》、《阿凡达》等电影都采用了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甚至是即将在2019年上映《X战警:黑凤凰》都采用了该技术进行拍摄。


从诞生至今,动作捕捉已经成为电影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成为真实化虚拟角色的重要“推手”。此外,该项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游戏行业,鲜活角色,增进虚拟游戏体验。









技术的变革带来的好处之一便是提升工作效率。动画师们显然也感觉到逐帧转描技术存在的限制,经过前人的奠基和后人的努力,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不断完善进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制作手段。


广州市闪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闪扑动漫”品牌旗下的子公司,专注动作捕捉、三维动画、虚拟现实、互动跟踪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客户提供国内首屈一指的技术支持,助力客户更好地实现项目的创意表现!


咨询热线:400-859-1255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