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2020
发改委发文促进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加强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是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和枢纽运营效率,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促进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意见》,要求聚焦当前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
《意见》要求,紧密结合当地机场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做好机场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有效衔接,充分挖掘机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潜力。做到机场与轨道交通硬件、软件设施的全方位联通,提高机场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意见》提出,根据机场旅客集散需求和相关规划建设等情况,对功能定位、规模不同的机场分类施策。国际枢纽机场应联通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或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辐射周边800公里至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区域枢纽机场应尽可能联通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或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辐射周边300公里至5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
此外,其他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应尽可能联通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本期规划目标年预测年旅客吞吐量可达到3000万人次及以上的机场,宜充分预留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等建设通道。少数具备条件的支线机场也应尽可能联通轨道交通。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总数达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6.9%。其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9个,超过3000万的机场共有11个,分别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上海虹桥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南京禄口机场。
此外,郑州新郑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武汉天河机场、长沙黄花机场、青岛流亭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也都超过2500万,未来有望向3000万大关迈进。
对这些大型机场来说,都应该充分预留干线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其他千万级机场应该连通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此外,《意见》要求,一市多机场的城市宜根据枢纽机场功能定位,充分考虑航空客货中转需求和溢出承接。现有一市多机场的城市,应在现有轨道交通基础上,通过改造和优化流程,以及新建城市轨道或市域(郊)铁路直接联通等方式,努力提升多场间的联通便捷程度。规划建设多个枢纽机场的城市,应提前做好轨道交通联接规划,确保项目同步建设或预留建设通道。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明确,要拓宽轨道交通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采用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发挥综合交通多元主体组团效应。加强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优化补贴机制,促进枢纽机场轨道交通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件: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重点项目清单.pdf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意见》要求,紧密结合当地机场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做好机场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有效衔接,充分挖掘机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潜力。做到机场与轨道交通硬件、软件设施的全方位联通,提高机场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意见》提出,根据机场旅客集散需求和相关规划建设等情况,对功能定位、规模不同的机场分类施策。国际枢纽机场应联通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或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辐射周边800公里至10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区域枢纽机场应尽可能联通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或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辐射周边300公里至5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
此外,其他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应尽可能联通市域(郊)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本期规划目标年预测年旅客吞吐量可达到3000万人次及以上的机场,宜充分预留干线铁路或城际铁路等建设通道。少数具备条件的支线机场也应尽可能联通轨道交通。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总数达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6.9%。其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9个,超过3000万的机场共有11个,分别是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上海虹桥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南京禄口机场。
此外,郑州新郑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武汉天河机场、长沙黄花机场、青岛流亭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也都超过2500万,未来有望向3000万大关迈进。
对这些大型机场来说,都应该充分预留干线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其他千万级机场应该连通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此外,《意见》要求,一市多机场的城市宜根据枢纽机场功能定位,充分考虑航空客货中转需求和溢出承接。现有一市多机场的城市,应在现有轨道交通基础上,通过改造和优化流程,以及新建城市轨道或市域(郊)铁路直接联通等方式,努力提升多场间的联通便捷程度。规划建设多个枢纽机场的城市,应提前做好轨道交通联接规划,确保项目同步建设或预留建设通道。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明确,要拓宽轨道交通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采用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发挥综合交通多元主体组团效应。加强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优化补贴机制,促进枢纽机场轨道交通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件: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重点项目清单.pdf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