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经济带网 follow

@wwwiiic21com

Followers0

Blogs518

Video0

Comments0

11-11-2019

白皮书:大型企业为科创能力领军者 北京和广东数量处领先地位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市场上涌现出了大批极具发展前景的科创型企业。通过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分析其主要特征及成功之道,有助于这些新型科创企业理清思路、找准定位,助力步入新台阶。11月8日,2019中国科创资本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联合赛迪顾问重磅发布了《上市公司(含海外)科创能力百强榜研究白皮书》。 
白皮书以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的上市公司为评选范围,以2019年中报及2018年年报相关信息为依据,从科创环境、科创投入、科创产出、科创成效四个维度,评选出了科创能力百强企业,归纳总结了这些最具科创能力企业的主要特征。 
科创能力区域差别明显,东部占据九成席位 
纵观百强榜上的企业,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北京市和广东省分别以29家和22家企业的数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浙江、上海、江苏稳居第二梯队,分别拥有12家、11家、8家。上述五个省(市)的企业共占据了百强榜超八成席位。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拥有百强榜91%的企业,而中部、西部地区企业数量较少,仅占比9%。白皮书指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企业的科创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有着雄厚的人才基础、丰富的科创资源等,为企业科创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A股科创能力更胜一筹,科创板潜力巨大 
从交易所维度来看,主板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为百强榜的主力军,共占据了72个席位,中小板公司紧随其后,占据22个席位。此外,有两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海外上市企业入榜。截至白皮书完稿日,科创板共36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微公司、澜起科技、虹软科技、微芯生物四家进入百强榜,入榜率远高于其他板块。 
从行业维度来看,上榜企业中有近1/4属于软件领域(23家),紧随其后的行业分别是制药(11家)、半导体产品与半导体设备(11家)和通信设备(10家)等。按照行业大归类来看,则信息技术行业和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上榜占据榜单超过八成的席位。上述领域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对企业的科创水平要求较高。 
从企业规模来看,百强企业以市值100亿-500亿元的中型规模为主,占比60%。其次,市值100亿元以下的企业和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分别同样占比15%。大型企业中,如美的集团、中国中车、格力电器、中兴通讯等企业科创能力突出,均为百强榜前十位。 
研发费用趋同,专利产出差异较大 
企业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多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科技成果的吸纳、应用能力,即科创投入、产出和成效。 
从研发投入维度看,由于各企业规模大小、所处行业不同、经营管理差异等原因,导致企业间差异较大。百强企业中研发费用最高的为上汽集团(约为160亿元),最低值为再鼎医药(约6000万元),74%的企业集中在1亿-15.1亿元。从研发强度维度看,“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软件与服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技术硬件与设备”四个行业的平均研发强度处于较高水平。 
从专利申请维度看,百强企业申请数量较多,且差异情况较大。最少的企业申请数为3项,而申请数最多企业高达17902项。其中,专利申请数在100-630项的企业最多(45家)。网宿科技、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专利申请数分别为17902、12352和8276项,为榜单中专利申请数的TOP3。从行业维度来看,家用电器、软件与服务、资本货物、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实用新型专利较多。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需了解更多,请立即前往!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