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经济带网 follow

@wwwiiic21com

Followers0

Blogs518

Video0

Comments0

11-06-2019

中国-东盟关系如何进一步发展?***这场讲话说清楚了

自199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携手同行、相互支持,不仅在促进各自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地时间11月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2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总理在讲话中提到了哪些重要信息,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意见?
***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给双方和地区都带来福祉。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主席在访问东南亚国家时,提出要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团结合作,和衷共济,推动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中国和东盟不断深化利益融合,坚定走共同发展道路 
中国和东盟10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集中代表,不仅经受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还建成了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已连续十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8年双方贸易额达5878.7亿美元。今年以来,东盟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上月全面生效,产品原产地规则修订版也于8月正式实施。
2018年,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基本实现了双向平衡。
中国和东盟国家已实现融合联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和东盟不断推动文明互鉴,坚定筑牢民间友好纽带 
中国和东盟国家历史文化多元包容、各具特色,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双方紧密活跃的人文交流合作在亚洲地区独树一帜。
我们结成了201对友好城市,东盟国家建有38所孔子学院,中方高校开设了东盟10国官方语言专业,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双方互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周往来航班已近4500架次。
2018年双方人员往来5700万人次,首次突破5000万大关。
***对中国中国和东盟进一步发展做出六点建议 
中方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方愿与东盟一道,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导下,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提质升级,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一、坚持面向未来,深入对接发展规划 
这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础。
第三份《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将于明年到期,应根据《2030年愿景》设立的目标,尽早启动制定第四份行动计划(2021-2025)。
实现地区互联互通符合中国和东盟共同利益。
东盟10国都已同中国签订双边“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方欢迎本次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愿同东盟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中泰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运输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繁荣夯基垒台。
二、坚持普惠共赢,加快经贸合作升级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亚洲最成熟、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多边自贸安排之一。
中方愿同东盟一道,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为契机,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激发贸易和投资潜力。
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相关各方多年的期盼。
过去一年,各方都展现出比以往更积极的政治意愿,文本谈判已经基本结束,大部分市场准入谈判也已经完成。中方将继续支持东盟在谈判中的中心作用,支持东盟早日完成谈判的建议,相信这将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中方愿积极扩大从东盟进口棕榈油、热带水果等特色农产品,欢迎东盟国家积极参与。
我们也希望东盟国家为中国商品出口和赴当地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待遇,共同推动贸易和投资再上新台阶。
我相信,中国与东盟国家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将为全球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健康发展打造成功的范例。
三、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创新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
我们将2020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希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双方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我们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合作,打造中国-东盟跨界互联、创新发展的电商互联体系,使更多中小微企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中方欢迎本次会议发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议领导人声明》,支持中国城市和东盟智慧城市建立伙伴城市关系,推动政策交流和标准、技术等方面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深圳已和新加坡签署合作协议,济南、南宁、杭州、厦门等城市正与东盟国家相关城市积极对接,希望更多城市开展点对点合作。
我们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供应链的互联互通,探讨北斗系统应用在交通运输、海上搜救、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让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四、坚持包容均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打造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方愿与东盟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方愿继续举办“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分享扶贫经验、深化减贫合作。
中方愿在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框架下推动“海洋减塑行动”,启动“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行动”,并同东盟加强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水利技术交流等领域合作。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已于去年提升至部长级,希望双方尽快制定《行动计划》。
中方愿根据东盟东部增长区的需要提供一定数额无偿援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还将设立5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专项贷款,用于双方在互联互通、民生、产能等领域合作项目,助力东盟共同体发展。
五、坚持互尊互信,不断深化安全合作 
2019年4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在青岛再次成功举办海上联合演习。
10月,首次中国-东盟中青年军官和防务智库交流活动也顺利开展。
第十次中国-东盟防长会晤即将举行。
中方愿与东盟继续举办上述活动,开展各层级防务交流,希望双方防务部门直通电话早日开通,以加强政策沟通、增进互信,同时在反恐、灾害救援、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击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风险。
六、坚持世代友好,持续密切人文交流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媒体、卫生、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
中方欢迎会议发表《深化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合作的联合声明》,期待年底在泰国举行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闭幕式,愿与东盟共同制定《中国-东盟视听传播合作五年行动计划》,为双方媒体合作规划方向和路径。
中方将实施“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项目(2020-2022)”,未来三年为东盟培养1000名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我们要继续落实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让“旅游热”经久不息。
2020年,中方将继续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增资,支持2019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项目,让世代友好薪火相传。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丝绸之路经济带(www.iic21.com/21sczl/)小编整理,如需了解更多,请立即前往!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