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2019
民营企业成中国对非投资主力军 制造业或成新的重点和亮点
6月29日,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闭幕。博览会期间,中非签署了84项合作文件,涉及金额208亿美元。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活动之一——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于6月28日下午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中国已经成为非洲重要的发展和投融资合作伙伴,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新兴投资的目的地。民营企业占中国对非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的70%以上,已成为对非投资合作的主力军。
制造业将成为中非经贸合作新的重点和亮点
钱克明介绍,近年来,一大批在国内乃至全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深耕细作,既提高了国际化经营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又用实际行动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产业升级、创造税收、带动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制造业投资持续活跃,制造装备、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多个产业集群成长迅速。有关报告显示,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民营企业有三分之一是制造业企业,给非洲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先进的设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大量的就业岗位。
据统计,民营企业占中国对非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的70%以上,已成为对非投资合作的主力军。有的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比如在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国,从传统的贸易、承包工程向电子商务、金融、工业园区等新兴领域延伸。
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中非民间商会,目前专门服务于中国民营企业开展对非投资合作。据介绍,截至目前,中非民间商会会员829家,联系对非业务与服务机构近3000家。
中非民间商会会长汪立成表示,会员企业已在51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在45个非洲国家累计投资100多亿美元,已直接聘用当地员工10.5万人,间接带动非洲150多万人就业。
来自塞内加尔、贝宁等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在论坛上也都表达了同中国加强民营企业交流合作的愿望。
针对非洲国家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经验的诉求,本届博览会还推出了《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作为参考。
博览会期间,中国官方提出了多项加强与非洲经贸合作的新措施,包括进一步对非洲开放市场;支持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推动央企与非洲国家开展高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建设与当地发展阶段和定位相匹配,与国家规划和区域政策相衔接,风险可控、经济可行的项目等。
中方表示,今后与非洲开展经贸合作时将更加注重培育非洲内生增长能力,更加注重助力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继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同时做好发展经验分享。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丝绸之路经济带(www.iic21.com/21sczl/)小编整理,如需了解更多,请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