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浪子多情! follow

@weixin_oyehgjpsta

Followers0

Blogs137

Video0

Comments0

07-06-2017

中枢性睡眠过度的分类

中枢性睡眠过度的分类:    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    不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    躯体状况所致的发作性睡病    复发性睡眠过度    特发性睡眠过度伴睡眠时间延长    特发性睡眠过度不伴睡眠时间延长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徐沙贝    行为诱发性睡眠不足综合征    躯体状况所致睡眠过度    药物或物质所致睡眠过度
发作性睡病    病因不明,尸检尚未发现明确的结构异常。HLA DQB1*0602和DQA1* 0102基因是易感基因。一级亲属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0-40倍。大多数患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互相作用所致。可能与神经生化缺陷有关:可能与下丘脑神经元合成分泌的食欲素(Hypocretin,Orexin)缺乏有关;也可能与CNS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的失衡有关。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起病后持续终生。患病率约2-5/万,10至60岁起病,15岁左右起病尤多,无明显性别差异。
四大主要临床特征    白天不可控制的睡眠发作    猝倒    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白天过度睡眠:    是绝大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睡眠发作。总是思睡,单调、放松、久坐、低警觉水平时容易入睡,努力抗拒时有时可不入睡。但是在思睡背景之下,每天通常会有数次,甚至数十次,完全无法抗拒的睡眠发作,可在任何场合出现,如:考试、进食、行走。睡眠发作通常持续10-20分钟,很容易唤醒,而且醒后倍感精神,但是很快又会思睡。20%-40%患者可出现自动症,即漫无目的、单调重复的动作,可表现为继续原先的动作,事后不能回忆。发作频率终生波动,也可能长至数月才发作1次。猝倒:    60%-90%患者会发生猝倒,偶可为首发症状,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是在睡眠发作症状出现后数月至数年之后出现。绝大多数情况是由强烈情感所诱发,如:大笑、愤怒、恐惧、兴奋等。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肌张力突然丧失,患者瘫痪倒地。但是,无意识、记忆和呼吸功能障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完全恢复正常。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年1次,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倾向。睡眠瘫痪:    20%-50%患者会发生;刚要入睡时或刚觉醒时,患者意识清晰,但是不能运动、不能说话,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被轻刺激终止;初次发作时常有恐怖感、濒死感、不能呼吸的感觉;常伴有入睡前幻觉;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倾向。入睡前幻觉:    20%-50%患者会发生;出现于刚要入睡时或刚觉醒时,视、听、触幻觉多见,常为生动的梦境样幻觉,多伴有害怕、恐惧等不愉快感受;对外界环境的意识通常存在;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倾向。其他症状:    夜间睡眠紊乱,夜间非常易醒    睡眠中不自主肢体运动、不宁腿    抑郁    肥胖    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    记忆障碍    视觉障碍发作性睡病危害大:    学习成绩下降    职业能力下降、失业    事故,可危及生命    心理压力增大    生活质量下降    伴随终生治疗:    良好的作息时间与睡眠卫生:    白天短暂小睡(每隔3~4h,15~20min 的小睡) ,有利于保持清醒,减少兴奋药物的应用。    舒适的睡眠环境、足够的夜间睡眠    心理支持疗法,鼓励参加适宜的文体活动。    应避免从事危险活动及高空、水上、司机等工作。    注意抑郁的发生,必要是应用抗抑郁药物。    控制体重    戒烟酒、少喝咖啡联系QQ2172834862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