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2017
库尔勒汽车无抵押贷款
库尔勒汽车无抵押贷款159-9566-4284张经理汽车抵押贷款,贷款期1月-3年随心贷,先息后本月息低至0.36%,2小时放款!有车就贷,不过户,不押车,还款期数自由选!
6月12日下午,凉山州冕宁县大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雷秋萍拿上钥匙,来到镇政府大门一侧的墙壁前,打开墙上的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查看是否有举报信件。
镇上的这个举报箱,以及在下辖5个贫困村设立的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雷秋萍是唯一的钥匙持有人。这让她感觉到一丝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造血钱’,如果有人贪污占用,我们纪委一定严查。”她说。
今年3月以来,冕宁县搭建县、乡(镇)、村三级监督网,在贫困群众家门口设置了79个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看牢扶贫“造血钱”。□本报记者 何勤华
全域监控 盯紧扶贫“造血钱”
从3月开始,冕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范洪春多了一个职务——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主任,但在他心中,这不只是一个职务,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3月22日,冕宁县扶贫资金县、乡(镇)、村三级监督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县扶贫资金监督步入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县扶贫资金监督步入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
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总揽三级监督网,由范洪春“挂帅”,扶贫移民、财政、审计、发展改革委等18个县直部门“一把手”和纪委(纪检组)负责人一一在列,合力监督,剑指扶贫资金安全。
乡(镇)扶贫资金监督办公室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主责,党委牵头,纪委落实,基层财政所会计、出纳为监督业务骨干,38个乡镇扶贫资金专业化“把关”全覆盖。村级扶贫资金监督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负总责,廉情监督员、农村“两代表一委员”为监督成员。
扶贫资金安全重如泰山,须发动群众全时全域监控。冕宁县在全县38个乡(镇)、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设立79个“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公开监督中心举报电话,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反映举报问题。
在大桥镇田坝村村委会门口的墙壁上,就挂着这样一个举报箱,根据一旁的监督小组公示栏,该村的扶贫资金监督小组组长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并一一公开了手机号码。
大桥镇党委书记曹必江说,全镇目前有5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均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箱的钥匙都掌握在雷秋萍手中,而不是交给村组干部,是为了避免村组干部将村民举报信件截留的可能。
“我一般每十天左右开箱查看一次,目前暂未从举报箱收到举报信件。”雷秋萍说。 “三级监督网把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捆在一根绳上,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同担,真正实现部门间相互制约,上下级相互监督。”范洪春说。
据了解,冕宁县三级监督网重点对在建项目全程跟踪监测,对已竣工项目进行“回头看”清理检查,重点监督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是否存在违反程序、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监督检查情况定期汇总,层层上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纠正、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今年3月,“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刚挂出不久,冕宁县和爱乡纪委就在贫困村拉姑萨村的举报箱内发现实名反映“村支部书记张兴亮在扶贫中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的信件。
和爱乡纪委经初步核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县纪委立即成立核查组进行调查,发现张兴亮确有违纪事实:2014年,张兴亮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对拉姑萨村低保金进行平均分配,挪用困难群众低保金;2015年,张兴亮在脱贫攻坚中违规让其亲属享受精准扶贫政策。此外,张兴亮还挪用拉姑萨村通村公路工程尾款长期用于个人开支。
目前,冕宁县纪委已对张兴亮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扶贫资金三级监督工作启动以来,冕宁县纪检系统收到群众反映信件20余封,对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八名村组干部进行立案调查,移送司法机关一人。操作、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监督检查情况定期汇总,层层上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纠正、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今年3月,“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刚挂出不久,冕宁县和爱乡纪委就在贫困村拉姑萨村的举报箱内发现实名反映“村支部书记张兴亮在扶贫中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的信件。
和爱乡纪委经初步核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县纪委立即成立核查组进行调查,发现张兴亮确有违纪事实:2014年,张兴亮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对拉姑萨村低保金进行平均分配,挪用困难群众低保金;2015年,张兴亮在脱贫攻坚中违规让其亲属享受精准扶贫政策。此外,张兴亮还挪用拉姑萨村通村公路工程尾款长期用于个人开支。
目前,冕宁县纪委已对张兴亮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扶贫资金三级监督工作启动以来,冕宁县纪检系统收到群众反映信件20余封,对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八名村组干部进行立案调查,移送司法机关一人。
冕宁县坚持把“零容忍”作为扶贫资金监管的第一原则,对胆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行为,不论资金大小,坚持零容忍、从严从重,坚决严惩。今年1至5月,冕宁县纪委立案查处违纪违规案件43件,同比增长236%,其中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28件,占立案总数的65%,收缴违纪资金70余万元。
扶贫政策真是好,不仅让我们这些贫困户能贷到钱发展产业,而且不用出利息,还上门服务。”拿着刚到手的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澄城县寺前镇醍醐村贫困户陈志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澄城县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担保贴息贷款创新试点工作,多方筹措担保风险金,撬动银行贷款上亿元,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创业作用,对辖区建档立卡范围内满足18周岁—60周岁、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信用良好、无违法行为及不良嗜好、有借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等条件的贫困户,发放5万元,限期两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将创业就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有机结合,在推选项目、开业指导、贷款办理等环节上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培训、贷款、创业的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吸纳带动贫困人员实现就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就业创业扶贫贷款679人3684万元,其中贫困户132人660万元,涉及药材种植、圣女果种植、苹果种植、红提种植等,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6月25日晚,市教育局召开会议通报我市高考汇总情况。今年我市高考再一次取得喜人成绩,超过一半的考生有望升入本科高校就读。而对于贫困学子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今年我市正式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前往学校报到之前可以在户口所在地申请助学贷款。
记者从昨晚的通报会上了解到,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市不统计、不对外公布全市及各高中学校的具体高考信息,也不对外公布考生的具体信息,但据初步估计,今年我市有望超过一半的考生升入本科高校就读,明显高于去年。而从今天开始,考生进入网上填报志愿阶段。与去年相比,今年志愿填报的变化不大。
唯一有变化的是:往年第三批分为三A和三B,今年已经合并为三批;另外一个三批全部纳入平行志愿填报,第一志愿组有三个志愿,第二志愿组有九个志愿。在这里提醒考生 在填报完志愿后,要记得按“确认”按钮,没有点的话全部都是无效志愿。
——市教育局招生办主任 盖小军
此外,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费用,今年我市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从7月6日起到8月份,正式受理我市户籍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贷款申请。经有关部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学业所需费用的学生即可提出申请。
申请贷款的学生,届时可登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服务系统(www.csls.cdb.com.cn),在系统内录入本人信息、共同借款人信息,提交贷款申请并导出打印申请表,根据实际情况带备相关资料到区县教育局设立的办理中心申请贷款。
申贷手续办理完毕后,学生即可持办理回执前往就读高校报名入读,如在申请过程中需要帮助,也可致电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全国统一服务热线:95593,或拨打市及各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电话进行咨询。
6月12日下午,凉山州冕宁县大桥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雷秋萍拿上钥匙,来到镇政府大门一侧的墙壁前,打开墙上的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查看是否有举报信件。
镇上的这个举报箱,以及在下辖5个贫困村设立的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雷秋萍是唯一的钥匙持有人。这让她感觉到一丝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造血钱’,如果有人贪污占用,我们纪委一定严查。”她说。
今年3月以来,冕宁县搭建县、乡(镇)、村三级监督网,在贫困群众家门口设置了79个扶贫资金监督举报箱,看牢扶贫“造血钱”。□本报记者 何勤华
全域监控 盯紧扶贫“造血钱”
从3月开始,冕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范洪春多了一个职务——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主任,但在他心中,这不只是一个职务,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3月22日,冕宁县扶贫资金县、乡(镇)、村三级监督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县扶贫资金监督步入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县扶贫资金监督步入机制化、规范化、常态化。
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总揽三级监督网,由范洪春“挂帅”,扶贫移民、财政、审计、发展改革委等18个县直部门“一把手”和纪委(纪检组)负责人一一在列,合力监督,剑指扶贫资金安全。
乡(镇)扶贫资金监督办公室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主责,党委牵头,纪委落实,基层财政所会计、出纳为监督业务骨干,38个乡镇扶贫资金专业化“把关”全覆盖。村级扶贫资金监督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负总责,廉情监督员、农村“两代表一委员”为监督成员。
扶贫资金安全重如泰山,须发动群众全时全域监控。冕宁县在全县38个乡(镇)、4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设立79个“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公开监督中心举报电话,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反映举报问题。
在大桥镇田坝村村委会门口的墙壁上,就挂着这样一个举报箱,根据一旁的监督小组公示栏,该村的扶贫资金监督小组组长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并一一公开了手机号码。
大桥镇党委书记曹必江说,全镇目前有5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均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箱的钥匙都掌握在雷秋萍手中,而不是交给村组干部,是为了避免村组干部将村民举报信件截留的可能。
“我一般每十天左右开箱查看一次,目前暂未从举报箱收到举报信件。”雷秋萍说。 “三级监督网把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捆在一根绳上,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责任同担,真正实现部门间相互制约,上下级相互监督。”范洪春说。
据了解,冕宁县三级监督网重点对在建项目全程跟踪监测,对已竣工项目进行“回头看”清理检查,重点监督检查扶贫资金使用是否存在违反程序、暗箱操作、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监督检查情况定期汇总,层层上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纠正、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今年3月,“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刚挂出不久,冕宁县和爱乡纪委就在贫困村拉姑萨村的举报箱内发现实名反映“村支部书记张兴亮在扶贫中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的信件。
和爱乡纪委经初步核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县纪委立即成立核查组进行调查,发现张兴亮确有违纪事实:2014年,张兴亮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对拉姑萨村低保金进行平均分配,挪用困难群众低保金;2015年,张兴亮在脱贫攻坚中违规让其亲属享受精准扶贫政策。此外,张兴亮还挪用拉姑萨村通村公路工程尾款长期用于个人开支。
目前,冕宁县纪委已对张兴亮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扶贫资金三级监督工作启动以来,冕宁县纪检系统收到群众反映信件20余封,对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八名村组干部进行立案调查,移送司法机关一人。操作、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监督检查情况定期汇总,层层上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纠正、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今年3月,“县扶贫资金监督中心举报箱”刚挂出不久,冕宁县和爱乡纪委就在贫困村拉姑萨村的举报箱内发现实名反映“村支部书记张兴亮在扶贫中不公平、不公正等问题”的信件。
和爱乡纪委经初步核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问题线索上报县纪委。县纪委立即成立核查组进行调查,发现张兴亮确有违纪事实:2014年,张兴亮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对拉姑萨村低保金进行平均分配,挪用困难群众低保金;2015年,张兴亮在脱贫攻坚中违规让其亲属享受精准扶贫政策。此外,张兴亮还挪用拉姑萨村通村公路工程尾款长期用于个人开支。
目前,冕宁县纪委已对张兴亮进行立案查处,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扶贫资金三级监督工作启动以来,冕宁县纪检系统收到群众反映信件20余封,对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八名村组干部进行立案调查,移送司法机关一人。
冕宁县坚持把“零容忍”作为扶贫资金监管的第一原则,对胆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行为,不论资金大小,坚持零容忍、从严从重,坚决严惩。今年1至5月,冕宁县纪委立案查处违纪违规案件43件,同比增长236%,其中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28件,占立案总数的65%,收缴违纪资金70余万元。
扶贫政策真是好,不仅让我们这些贫困户能贷到钱发展产业,而且不用出利息,还上门服务。”拿着刚到手的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澄城县寺前镇醍醐村贫困户陈志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澄城县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担保贴息贷款创新试点工作,多方筹措担保风险金,撬动银行贷款上亿元,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创业作用,对辖区建档立卡范围内满足18周岁—60周岁、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信用良好、无违法行为及不良嗜好、有借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等条件的贫困户,发放5万元,限期两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将创业就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有机结合,在推选项目、开业指导、贷款办理等环节上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培训、贷款、创业的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吸纳带动贫困人员实现就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就业创业扶贫贷款679人3684万元,其中贫困户132人660万元,涉及药材种植、圣女果种植、苹果种植、红提种植等,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6月25日晚,市教育局召开会议通报我市高考汇总情况。今年我市高考再一次取得喜人成绩,超过一半的考生有望升入本科高校就读。而对于贫困学子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今年我市正式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学生前往学校报到之前可以在户口所在地申请助学贷款。
记者从昨晚的通报会上了解到,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我市不统计、不对外公布全市及各高中学校的具体高考信息,也不对外公布考生的具体信息,但据初步估计,今年我市有望超过一半的考生升入本科高校就读,明显高于去年。而从今天开始,考生进入网上填报志愿阶段。与去年相比,今年志愿填报的变化不大。
唯一有变化的是:往年第三批分为三A和三B,今年已经合并为三批;另外一个三批全部纳入平行志愿填报,第一志愿组有三个志愿,第二志愿组有九个志愿。在这里提醒考生 在填报完志愿后,要记得按“确认”按钮,没有点的话全部都是无效志愿。
——市教育局招生办主任 盖小军
此外,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费用,今年我市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从7月6日起到8月份,正式受理我市户籍的高校新生和在校生贷款申请。经有关部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学业所需费用的学生即可提出申请。
申请贷款的学生,届时可登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服务系统(www.csls.cdb.com.cn),在系统内录入本人信息、共同借款人信息,提交贷款申请并导出打印申请表,根据实际情况带备相关资料到区县教育局设立的办理中心申请贷款。
申贷手续办理完毕后,学生即可持办理回执前往就读高校报名入读,如在申请过程中需要帮助,也可致电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全国统一服务热线:95593,或拨打市及各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