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张经理 follow

@weixin_oyehgjnpxn

Followers0

Blogs2560

Video0

Comments0

07-19-2017

阿拉善汽车无抵押贷款

阿拉善汽车无抵押贷款159-9566-4284张经理汽车抵押贷款不押车、先息后本全市最低,2小时放款,微贷网400家分公司押本不押车
 打算去一个地方旅游之前,要怎么才能知道那里好不好玩?
  或许会有人选择上网查资料,自己做旅游攻略。不过,云南本土互联网企业埃舍尔科技给了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通过先进的VR/AR沉浸式技术,体验一场“身未动,心已远”身临其境的虚拟旅游。
  埃舍尔科技正以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内容,依托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特长,解锁旅游新姿势,为景区提供从线上到线下,从营销推广到沉浸式乐园打造,再到衍生文创产品开发等一揽子服务,让云南旅游好看、更好玩。
  打造“滇范儿”沉浸式主题乐园
  在今年的商洽会上,埃舍尔科技带来了一个虚拟空间实验室:在由常用于电影拍摄的“绿布”打造的小绿屋中,一位头戴VR眼镜的工作人员快速挥动着双手中的手柄,一旁的大屏显示,他正手舞双刀,“刷刷刷”地砍着四处乱飞的水果,双刀所达之处,果汁溅满屏;小绿屋旁,一位头戴VR眼镜的工作人员坐在动感座椅上,前俯后仰,在他眼中看到的是自己正坐在直升机中飞越云南,俯可见湛蓝湖水,仰可见碧空白云,回头是森林间悬挂的飞瀑;动感座椅旁一条平直的走廊上,一位头戴VR眼镜、身背背包电脑的工作人员,正用手紧紧扶住身边吊桥的绳索,缓慢地摸索着前进,他身前的屏幕显示,他正蹒跚在雪山吊桥之上……
  埃舍尔科技CEO杨杰介绍,化身水果忍者的工作人员展示的是“MR混合现实技术”,“飞越云南”的工作人员展示的是“VR航拍结合动感座椅”,而那位在雪山吊桥上蹒跚的工作人员展示的则是“动捕系统”。
  今年4月,在体验过埃舍尔科技这套“雪山过桥”动捕系统后,来自老挝国家工商局的嘉宾说:“场景做得非常真实,里面的吊桥很高,让人看着心惊胆战。这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见过,这是第一次体验,很新奇。”
  杨杰说:“目前,我们正在昆明871文创工场西区打造一个融合VR/AR/MR技术、现代声光电数字技术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主题乐园’,其中就包括商洽会上展示的MR混合现实、动捕系统、VR动感座椅3项技术以及动感影院等,预计规模达到12000平方米的乐园一期将在今年内上线开园。”
  作为“沉浸式技术+云南旅游资源”融合的成果之一,这座沉浸式主题乐园将展现最有“云南范儿”的体验场景。比如,漫步云南各地花海,飞越云南各地万亩茶山,或是回到侏罗纪早期的禄丰,穿过美丽的阿纳湖,探寻许氏禄丰龙……
  主题乐园中这些体验感与互动性极强的沉浸式技术,通过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打造无限想象的沉浸式体验,将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沉浸式内容带来的全新风景。
  每周上线一部云南旅游VR影片
  这座沉浸式主题乐园,是埃舍尔科技在做的“科技+旅游”跨界实践中的一部分。
  结合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旅游资源、风土人情,目前埃舍尔科技正在探索为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提供定制的“ VR+”旅游方案,通过沉浸式主题乐园、AR旅游纪念品、VR影片等方式,让好看的云南景区更好玩的同时,提升景区盈利能力。目前,已经有曲靖、建水、丽江等州市的旅游企业向埃舍尔科技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在杨杰看来,当今旅游市场对景区的体验化、个性化要求日益强烈,对于旅游资源大省云南来说,沉浸式技术的运用将能为景区创造更大的价值,也为景区营销宣传提供新的思路,可以说是未来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景点二销的增长点之一。
  “沉浸式旅游,将能让用户720度全方位地体验景区景点四季更迭、人文历史、风俗民情、特色美食。目前,我们已打造出一个涵盖近200个云南景区景点的沉浸式VR旅游资源库,并与爱奇艺、小米、优酷、搜狐、Google等主流VR平台对接,形成全平台新媒体矩阵。”杨杰说。
  同时,埃舍尔科技还每周上线一部云南旅游VR影片,通过全新的渠道和方式,向全新的客户群体,营销云南旅游。在6月中旬举行的2017全球创想家VR视频大赛中,埃舍尔科技同来自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10个团队同获“潜力团队奖”。
  在旅游界不断探索新方式的今天,VR/AR沉浸式技术与全域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将能创造全新的旅游体验模式,还颠覆了人们对旅游的认知,通过打破时空限制,把全世界的美景都聚集到小小的VR头显设备中,给用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来无限可能。
  目前,云南正着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抓手,埃舍尔科技“科技+旅游”的跨界融合,无疑将丰富云南旅游产品种类,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云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6月26日,《人民日报》刊出由美团外卖、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的《绿色外卖行业公约(绿色十条)》,包括“食材安心,优先选择绿色生态食品”“烹制规范,不乱添加”“推动使用绿色餐具”等十项内容,号召“行业绿色发展,顾客绿色消费,共创绿色生活”。据了解,这是餐饮外卖行业提出的首个绿色发展公约。
    绿色是当今时代的标志性符号,企业追求绿色经营,消费者追求绿色消费,社会追求绿色生活,绿色贯穿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形成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这次美团外卖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保基金会与数十家餐饮外卖品牌共同发起行业公约“绿色十条”,重点突出外卖行业绿色发展的主题,最终落实到消费者绿色消费、共创绿色生活的目标。活动的主题和目标紧扣“绿色”理念,体现了以外卖行业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态对绿色发展的内在追求,这种追求很大程度上又是被整个社会对绿色发展的追求带动起来的。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让互联网与许多行业实现无缝链接,造就了“互联网+”条件下各种新经济、新业态的繁盛局面。然而,新经济、新业态在链接天下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积极拉动就业、为百姓生活消费提供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也会出现大量“冗余”和“沉淀”,给经济社会生活增加了新的负担。比如,餐饮外卖让城市白领、年轻人和普通家庭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八方美食,但在消费者节约了时间、交通等成本的同时,餐饮商家却增加了大量用于食品包装运输的成本,并产生了大量不易降解的包装垃圾。
    餐饮外卖商户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大多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元素。据统计,中国消费者一天订餐量需要4000万个餐盒,一年需要146亿个餐盒,全国每天因为外卖而产生的餐饮残余多达上千吨。不久前,一名企业家公开批评电商和餐饮外卖企业,称外卖送餐量增加导致食品包装品的垃圾成倍增长,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他说,以往人们外出到餐厅就餐,盘子、碗、筷子都重复使用,没有变成严重而不可退化的垃圾,但今天不同,一次性外卖包装可能是难以消化掉的塑料,部分包装品甚至成了危害更严重的垃圾。
    这名企业家的言辞比较激烈,但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以外卖行业为代表的“互联网+”新业态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他们虽然出现了大量“冗余”和“沉淀”,产生了大量包装垃圾和餐饮残余,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要求外卖行业因噎废食,从“互联网+”退回到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正确的选择是,在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期待下,外卖行业勇于正视并努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把有效消解“冗余”“沉淀”纳入绿色生产、绿色发展总目标,加快研制和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一方面大力提高利用和处理“存量垃圾”的效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增量垃圾”的产生与规模,两方面努力结合起来,达到去浊存清、兴利除弊的目的。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互联网+”新经济、新业态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避免由此产生大量“垃圾”危害社会,“互联网+”必须更加积极主动追求绿色发展方式,倡导推广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助力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绿色生活的良好风尚。
商业竞争与合作的转换,犹如潮涨潮落般寻常。


近日,国有银行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合作持续升温。继建设银行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又分别与京东、百度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


记者注意到,除了以往在开卡层面的简单合作,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正在进入更深的领域。以京东集团和工商银行之间的合作为例,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等领域展开合作,甚至不排除在物流和电商方面的合作。


融360CEO、联合创始人叶大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联姻,意味着银行真正走向了以服务为中心,是非常好的趋势。“它们看重的是电商、社交平台背后,海量的用户和中小企业资源。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客、风控、产品、后续运营等越来越难靠传统方式解决,未来这样的合作只会更多。”


合作深化


过去十年间,银行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合作并不鲜见。腾讯公司的联姻对象包括了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和北京银行。阿里巴巴的联姻对象也包括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


由此看来,巨头与银行的合作并没有排他性。合作的内容也从联名卡、电子银行、备付金存管等初级阶段,过渡到了真正的技术革新层面。


按照百度与农业银行的协议,合作主要围绕金融科技领域开展,包括共建金融大脑以及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方向的具体应用,并将围绕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此外,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建立的全国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开业。


无独有偶,中国银行在内蒙古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全面开展深度合作。


互联网巨头与银行的合作成为一种潮流,金融+科技呈现新的局面。尤其是银行***分期购业务,更是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有紧密关系。


乐信旗下的分期购物商城分期乐,目前可以支持数十家银行***分期购物,而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联合放贷的形式,为分期购物需求提供资金供给渠道。据悉,工商银行正与分期乐计划,联合开发一款“工银分期乐联名卡”。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都瞄准金融科技的方向。金融科技在基础设施层面是数据,在应用层面是金融业务。银行目前缺乏用户行为数据,互联网巨头在业务丰富程度上也远不如银行,无论从业务还是技术层面,互联网巨头与银行的关系都是合作大于竞争。


金融扩张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导致金融科技的使用场景逐渐摆脱单一的支付、发卡等形式。传统金融对互联网的渗透延伸到了O2O、电商等多个消费场景。


以***分期消费为例,场景的欠缺,一直是其最大的痛点。由于没有在线的分期购物商城,***的消费金融工具在分期购物场景中的需求还远未释放。在与在线分期购物商城合作后,银行***接触到了更多互联网用户。据悉,仅分期乐一家平台在2016年销售额便突破300亿元。


越来越多的尝试,在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之间展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面临技术实力、客户基础与业务发展空间错配的问题,即业务定位为小额普惠,但其技术实力、数据积累和客群基础等,均存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与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内部“冗余”资源的最大化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他看来,联姻能发挥多大效应,取决于平台开放的决心到底有多大。“评估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不是看场景和资金,而是看客户与数据共享的程度有多深。”


不过事实证明,任何合作都有分道扬镳的可能性。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在决策机制、人才类别和企业文化还存在巨大差异。不过,对整个行业来说,做出适当的改变与妥协都有助于发展。乐信集团CEO肖文杰坦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互联网公司与金融机构二者之间不是颠覆关系,双方各展所长、水乳交融才能提高整体的效率。
民生证券银行团队负责人林加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政策意图是收紧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银行参与相关业务受到一些影响,冲击最大的是之前的“假PPP”、政府兜底的“明股实债”、政府隐性担保的公司贷款等项目。产业基金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并不是监管重点,也并不意味着银行将不能参与产业基金,但在没有明确指引下达前,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往往会比较谨慎。
2017如同一道分水岭,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个渠道发现,流动性收紧叠加的监管因素,银行参与产业基金业务有遇冷迹象,模式面临转型。中小银行尤甚。


东部某城商行对公业务负责人林涵(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以来,我们行产业基金业务已经叫停,银监会的’三违反’专项治理要求使得原有参与投资产业基金的通道全部行不通了,我们也在寻找业内的其他替代产品。”


传统通道受堵


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10月,国务院**43号文后,政府部门及城投平台的举债限制大大增强,产业基金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至2016年,产业基金便遍地开花。


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内共成立901只政府引导基金,总规模约2.4万亿元。而2016年新增政府引导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超过2013年至2015年全国引导基金数量总和。


随着产业基金的兴起,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资金方,产业基金也成为其投行业务新的发展方向。撮合交易、提供财务顾问或资金托管服务等业务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


然而,这项业务今年有逆转之势。进入2017年,财政部87号文,银监会“三三四”检查等新政连续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监管,政策效应首先在中小银行这一业务领域显现。


一家股份制银行投行部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主要通过信贷投放、设计理财产品或私人银行业务参与产业基金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直接发起产业基金、为需要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产业基金提供咨询顾问服务、采取集团化模式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产业基金中。


林涵则称,虽然市场上银行参与产业基金的方式多样,但此前该行传统参与模式主要是银行通过中间通道将理财资金做成表外。


这种传统模式的具体操作是,银行与客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产业基金),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通道作为优先级LP,客户和关联公司作为劣后级LP,双方共同指定一家管理公司作为GP,基金成立后的具体投资项目需报银行备案后方可划拨资金。


林涵进一步介绍,在基金成立后,投资客户新设的项目公司作为股东之一,客户和关联公司自己出资作为其他股东,基金除去资本金投资部分外,剩余部分可以通过股东借款方式用于项目,银行按照固定年化利率收取投资收益,到期客户回购银行LP份额,银行便完成退出。


“但这些传统通道在多个文件的强监管下,已经无法运作,再加上政府项目现在也很难做,我行的产业基金业务只能停止,”林涵道出了停止运作的无奈,“银行投资产业基金遇冷,我行不是唯一。小银行毕竟没有大行业务齐全,资金实力和风控能力明显弱,中小银行本身业务选择上就有所侧重,差异化定位更明显。我行以对公业务为主,零售业务为辅,住房按揭业务都是没有的,产业基金前两年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业务方向,相关业务叫停后,对于中小银行的冲击可能更大。”


小行与大行的悲喜逻辑


民生证券银行团队负责人林加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政策意图是收紧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银行参与相关业务受到一些影响,冲击最大的是之前的“假PPP”、政府兜底的“明股实债”、政府隐性担保的公司贷款等项目。产业基金这种融资方式本身并不是监管重点,也并不意味着银行将不能参与产业基金,但在没有明确指引下达前,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往往会比较谨慎。


某券商PPP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虽然现在地方政府不敢给银行担保,原有通道受阻,但现在也存在一些变通办法。


“银行不通过政府担保,而是直接和国企、上市公司共同设立产业基金,这种方式表面不存在政府兜底的情况,但实际上银行和企业还是在赌政府信用。因为政府不能公开兜底,所以银行投资会更加谨慎,但是投资方向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未来可能在基建类、政府引导类上有所减少,但银行参与产业基金,获得中间业务收入的趋势依然存在。”前述人士透露。


渤海华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李新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操作一些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看,与银行的合作并没有出现困难。但市场上对于产业基金概念的界定可能存在分歧。广义上来说就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基金,可能是纯粹的私募股权基金,也有一些是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在这一轮监管中受到比较大影响的应该是后者,银行在这一部分的相关业务会受到影响,但不能论断整个银行参与产业基金遇冷。


然而,在小银行受困之际,大银行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今年4月,又一只千亿级产业基金——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在津揭牌,天津市财政出资200亿设立引导基金,力争撬动社会资本5000亿元。而工行、中行、建行、北京银行、中信集团、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民投7家金融机构已经与天津市政府签署备忘录,五年内七家签约单位将为海河产业基金提供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支持,银行仍是重要参与方。


但对于中小银行来说,一方面面临额度和资金紧张,一方面面临风控压力,失去了政府兜底,银行如何和政府机构合作,模式上还存在争议和探讨。中小银行踊跃、健康参与产业基金的时代也许尚待时日。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