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2019
男明星最爱跟什么人出轨?
娱乐圈不分台前幕后,每一秒钟都是现场直播。
最近热播的是张丹峰“出轨”事件,第二次,跟同一个人。
事情得从张丹峰“出轨”第一次被扒开始讲起:
去年七月,网友们无意间发现洪欣PO出的一张合照有点点问题。

在这张洪欣和张丹峰一家人去迪士尼游玩的照片中,很多网友指出,最左边的蓝裙子女士和张丹峰过于亲密了,看起来感觉更像一家人。
基于这个“大胆的联想”,网友们充分发挥了动手能力,在网上扒出了张丹峰和蓝衣女士疑似暧昧的蛛丝马迹,且证实该女士为前者经纪人毕滢。


上图为两人的同款手镯、戒指,还同穿某品牌的情侣衫。

两人微博互动频繁且亲昵,张丹峰为毕滢庆生
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洪欣出面澄清,另外两个当事人否认告一段落。但据说碍于舆论,毕滢还是被换掉了。
当网友们已经淡忘这件事的时候,4月8日,后续来了。
根据卓伟小号的爆料,张丹峰在片场拍戏,所住酒店的隔壁里住的不是老婆洪欣,而是前经纪人毕滢。毕滢多次刷卡进出张丹峰的房间,两人还跟朋友们出去吃火锅。

吃完饭两人回到酒店,毕滢先是进入张丹峰的房间,然后又回到自己房间,换了睡裤和家居鞋之后,在张丹峰房间从十点多一直逗留到凌晨一点多,然后才回到自己房间。

摄影师没拍到任何亲热镜头,但这对曾被怀疑有猫腻的成年男女,深夜在酒店里独处三个多小时,实在非常令人起疑。
跟上次不同,这次事发后洪欣、张丹峰和毕滢都保持沉默,尤其是洪欣,再也没有像上次一样主动站出来帮助解释和澄清,只是悄悄的删除了和张丹峰秀恩爱的一些微博。
这样的剧情似曾相识。回顾那些之前被爆疑似出轨的男明星们,陈赫、文章、刘恺威等,都是爆料-澄清-删博。如果认真追究一下这些破裂的婚姻样本,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共同点,明星们的疑似出轨对象几乎集中在助理、剧组同事和搭档明星之中,很多都是接触频繁的身边人。
这不禁让人疑惑,男明星出轨不看脸,却总是日久生情,为什么?
催产素让人越走越近
有人说,爱情不过是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话对,也不对。
不论你是否感知得到,大脑中有关爱情的化学物质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波动,影响你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卡罗林·德克勒克的研究显示,长时间的相处会促使催产素的分泌,身体接触、拥抱、接吻等行为,也可以分泌这种激素。催产素是一种与依恋相关的化学物质,在彼此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催产素在我们的大脑中占较大比重,由此逐渐产生了依恋的感觉。
当你总和一个人待在一起,两人之间逐渐熟悉,催产素可以帮助两人进一步增加亲密感,让交往变得更加积极。因此在这些激素的帮助下,我们会更加靠近对方,依恋对方。
对于男明星来说,身边最靠近的人莫过于贴身助理,朝夕相处的往往也是她们。有些男明星比如张丹峰,还跟助理(毕滢)处成了一家人,平时私底下也经常玩在一起,而这正是催产素疯狂分泌的高危地。

在洪欣和张丹峰的照片中,毕滢也总出现。

张丹峰和毕滢经常待在一起
讽刺的是,催产素也是一种促进夫妻忠诚的激素。
科学家曾经在对田鼠的性生活研究中发现,采取一夫一妻制度(有固定配偶和性伴侣)的田鼠,无论雄雌,大脑中催产素的受器,都远远高于那些爱乱搞的田鼠。
这一作用同样适用于人类。科学家通过对照实验发现,与没有受到催产素影响的男人们相比,那些被喷了催产素的男人们,对美女照片的反应迟钝很多。由此催产素可能帮助避免婚外情和小三的出现。
当然这一前提,是建立在男人和小三并不熟悉,他们之间没有分泌“忠贞”催产素的前提下。
总之激素是无辜的,它不会让你出轨,也不能指使你逾越道德底线。而且激素因人而异,爱情这件事情,是生理和心理双重作用的结果。
多看效应:越看越可爱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被称为曝光效应,也叫多看效应,是指人们对人们会对看的更多、接触更多的事物产生好感和偏爱,这是一种普遍心理倾向。
心理学家荣茨曾进行过一次实验,要求一群大学生观看陌生人的相册。这些人有不同的出现频率,有的出现一次,有的出现十次,甚至二十次。观看一段时间后,要求大学生对相册里的人进行评价,结果是,出现频率越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更高。
曝光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件事情——为什么出轨对象没有正室好看,男人还会喜欢她?
那可能是因为,丑着丑着就看习惯了。

曝光效应在封闭“群居”中更容易发生。
明星在拍戏时,过的都是封闭的剧组生活,跟随剧组扎根在某个深山老林或者偏僻的影视城中,生活轨迹也就“剧组—酒店”两点一线。在长达几个月的拍摄期间,来来回回看的就那些人,看来看去,说不定哪次就看对眼了;再加上许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一点催产素的作用,很容易就产生好感甚至爱情。这不只局限于明星和贴身助理,更广为人知的是明星和明星的绯闻。
传说中的“剧组夫妻”就是这么来的。
某男演员曾在访谈中曾说,在娱乐圈是容易产生真感情的,毕竟这个行业里都是俊男美女,拍一部电视剧演员们和工作人员至少也要呆上两三个月,看来看去自然产生感情,而且要想演得好,有时候就要刻意的投入到角色里。所以有些演员入戏太深,弄假成真,在剧组凑成“临时夫妻”。
最近热播的是张丹峰“出轨”事件,第二次,跟同一个人。
事情得从张丹峰“出轨”第一次被扒开始讲起:
去年七月,网友们无意间发现洪欣PO出的一张合照有点点问题。

在这张洪欣和张丹峰一家人去迪士尼游玩的照片中,很多网友指出,最左边的蓝裙子女士和张丹峰过于亲密了,看起来感觉更像一家人。
基于这个“大胆的联想”,网友们充分发挥了动手能力,在网上扒出了张丹峰和蓝衣女士疑似暧昧的蛛丝马迹,且证实该女士为前者经纪人毕滢。


上图为两人的同款手镯、戒指,还同穿某品牌的情侣衫。

两人微博互动频繁且亲昵,张丹峰为毕滢庆生
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洪欣出面澄清,另外两个当事人否认告一段落。但据说碍于舆论,毕滢还是被换掉了。
当网友们已经淡忘这件事的时候,4月8日,后续来了。
根据卓伟小号的爆料,张丹峰在片场拍戏,所住酒店的隔壁里住的不是老婆洪欣,而是前经纪人毕滢。毕滢多次刷卡进出张丹峰的房间,两人还跟朋友们出去吃火锅。

吃完饭两人回到酒店,毕滢先是进入张丹峰的房间,然后又回到自己房间,换了睡裤和家居鞋之后,在张丹峰房间从十点多一直逗留到凌晨一点多,然后才回到自己房间。

摄影师没拍到任何亲热镜头,但这对曾被怀疑有猫腻的成年男女,深夜在酒店里独处三个多小时,实在非常令人起疑。
跟上次不同,这次事发后洪欣、张丹峰和毕滢都保持沉默,尤其是洪欣,再也没有像上次一样主动站出来帮助解释和澄清,只是悄悄的删除了和张丹峰秀恩爱的一些微博。
这样的剧情似曾相识。回顾那些之前被爆疑似出轨的男明星们,陈赫、文章、刘恺威等,都是爆料-澄清-删博。如果认真追究一下这些破裂的婚姻样本,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共同点,明星们的疑似出轨对象几乎集中在助理、剧组同事和搭档明星之中,很多都是接触频繁的身边人。
这不禁让人疑惑,男明星出轨不看脸,却总是日久生情,为什么?
催产素让人越走越近
有人说,爱情不过是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话对,也不对。
不论你是否感知得到,大脑中有关爱情的化学物质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波动,影响你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卡罗林·德克勒克的研究显示,长时间的相处会促使催产素的分泌,身体接触、拥抱、接吻等行为,也可以分泌这种激素。催产素是一种与依恋相关的化学物质,在彼此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催产素在我们的大脑中占较大比重,由此逐渐产生了依恋的感觉。
当你总和一个人待在一起,两人之间逐渐熟悉,催产素可以帮助两人进一步增加亲密感,让交往变得更加积极。因此在这些激素的帮助下,我们会更加靠近对方,依恋对方。
对于男明星来说,身边最靠近的人莫过于贴身助理,朝夕相处的往往也是她们。有些男明星比如张丹峰,还跟助理(毕滢)处成了一家人,平时私底下也经常玩在一起,而这正是催产素疯狂分泌的高危地。

在洪欣和张丹峰的照片中,毕滢也总出现。

张丹峰和毕滢经常待在一起
讽刺的是,催产素也是一种促进夫妻忠诚的激素。
科学家曾经在对田鼠的性生活研究中发现,采取一夫一妻制度(有固定配偶和性伴侣)的田鼠,无论雄雌,大脑中催产素的受器,都远远高于那些爱乱搞的田鼠。
这一作用同样适用于人类。科学家通过对照实验发现,与没有受到催产素影响的男人们相比,那些被喷了催产素的男人们,对美女照片的反应迟钝很多。由此催产素可能帮助避免婚外情和小三的出现。
当然这一前提,是建立在男人和小三并不熟悉,他们之间没有分泌“忠贞”催产素的前提下。
总之激素是无辜的,它不会让你出轨,也不能指使你逾越道德底线。而且激素因人而异,爱情这件事情,是生理和心理双重作用的结果。
多看效应:越看越可爱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被称为曝光效应,也叫多看效应,是指人们对人们会对看的更多、接触更多的事物产生好感和偏爱,这是一种普遍心理倾向。
心理学家荣茨曾进行过一次实验,要求一群大学生观看陌生人的相册。这些人有不同的出现频率,有的出现一次,有的出现十次,甚至二十次。观看一段时间后,要求大学生对相册里的人进行评价,结果是,出现频率越高的人,被喜欢的程度也更高。
曝光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件事情——为什么出轨对象没有正室好看,男人还会喜欢她?
那可能是因为,丑着丑着就看习惯了。

曝光效应在封闭“群居”中更容易发生。
明星在拍戏时,过的都是封闭的剧组生活,跟随剧组扎根在某个深山老林或者偏僻的影视城中,生活轨迹也就“剧组—酒店”两点一线。在长达几个月的拍摄期间,来来回回看的就那些人,看来看去,说不定哪次就看对眼了;再加上许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一点催产素的作用,很容易就产生好感甚至爱情。这不只局限于明星和贴身助理,更广为人知的是明星和明星的绯闻。
传说中的“剧组夫妻”就是这么来的。
某男演员曾在访谈中曾说,在娱乐圈是容易产生真感情的,毕竟这个行业里都是俊男美女,拍一部电视剧演员们和工作人员至少也要呆上两三个月,看来看去自然产生感情,而且要想演得好,有时候就要刻意的投入到角色里。所以有些演员入戏太深,弄假成真,在剧组凑成“临时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