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全国车不押车贷款 follow

@uicm6868800369

Followers0

Blogs295

Video0

Comments0

06-25-2017

顺义汽车垫资

顺义汽车垫资170—5293—1995龙女士,急客户之所急、向客户之所想、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秉承长期合作的理念,竭诚合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结合河南省情,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明确由省商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推进全省物流业转型发展。
    记者:结合6月27-28日即将举办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开放合作洽谈会,作为全省物流业转型发展牵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焦厅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省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焦锦淼: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以网权时代、空权时代和新陆权时代为特征的新时代。发达国家和区域纷纷**政策、整合物流资源,抢占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制高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打好物流转型攻坚战,决策正确,恰逢其时。
    河南发展现代物流,既有先天优势,又有后发优势。我们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综合交通优势、经济支撑和产业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优势。
    另外,我们有平台载体优势。特别对于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来说,河南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发展国际物流先天不足。但近年来,我省持续打造开放门户。建成了一批综合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成了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物、澳洲活牛、汽车整车、国际邮件经转等7个指定口岸,进境粮食、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二期正在建设,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进口鲜活产品集散地,河南成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的内陆省份。
    最后,我们有制度优势,这也是最大的优势。中央赋予河南自贸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和创新载体,为河南先行先试,形成各种协同创新、实现联动突破带来政策性机遇。特别是河南自贸试验区的获批,进一步吹响了物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号角。国家对河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是: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个重要定位,就是“内外贸融合发展实验区”,这都为我们发展现代物流,打造国际物流中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加快多式联运先行先试,完善陆空集疏网络、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争取在中部地区率先形成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先发优势。
    2016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首次破十万亿,达到10.09万亿元,同比增长8.8%;物流业总收入达到4982亿元,增长7.6%。社会物流总费用低速增长。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6586.3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物流领域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在稳增长保态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近年来,河南在航空、铁路、跨境电商、冷链、快递等特色物流、重点流域取得了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物流业对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支撑能力。请您对这些领域做一讲解。
    焦锦淼:首先是航空物流。2016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5.7万吨,增长13.2%,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第4位,货运量首次超越上海虹桥机场居全国第7位。目前,郑州机场货运运力、全货机数量、航班量及通航城市均居全国第4位,航空货运“郑州价格”成为全国乃至香港航空货运市场的重要“风向标”。
    铁路物流方面。铁路货运量迅速回升,2016年全省铁路货运量9562万吨,同比下降2.5%,货物周转量168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分别比上年提高7.2和14.1个百分点。中欧班列(郑州)保持高频往返均衡常态化开行,全年开行251班(137班去程,114班回程),实现“去四回四、每周八班”,承运货物12.9万吨,承运货运总价值12.7亿美元,境外覆盖20个国家108个城市,各项综合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跨境电商物流方面。2016年我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110亿美元,增长1倍以上。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创新“一平两融多合一”监管模式,跨境电商完成进出口(B2C)8290万单,业务量增长66%,进出口交易额64亿元,同比增长62%,今年一季度交易额增长60%,占全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43%左右,业务量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冷链物流方面。我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大型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基本实现全程低温控制,全省现有冷库560万立方米,其中冷藏库336万立方米,冷冻库224万立方米,冷藏车辆7600辆。
    快递物流方面。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我省快递业实现高速增长。2016年全省快递业务量达到8.4亿件,同比增长63%,占全国总量的2.7%;快递业务收入达到94.4亿元,同比增长49.5%,总量均居中部第一。其中省会郑州市快递业务量4.2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51.8亿元,分别居全国第16和第14位。
    记者:在各项重点物流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物流基础设施也在迅速发展。您能不能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焦锦淼:先说说郑州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我们积极提升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门户功能,推动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已开通至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雅加达、温哥华等客货运航线,初步形成了横跨欧美亚、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建成投用郑州机场综保区货站,推进机场北货运区国际货物转运中心、空运进口冷鲜品集散中心等建设,拓展高货值水果、高端生鲜肉、鲜活水产品等进口分拨业务。
    多式联运建设方面。为打造空陆联运新优势,我们加强了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规划建设郑州南站快运物流中心,扩大日韩至欧洲空铁联运产品规模,建设卡车航班运营基地,增强地面集疏分拨能力。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拓展加密至沿海港口的“五定班列”,与沿海港口共建联运专用设施、铁路专用线。整合航空、铁路、公路、海运、口岸等物流信息资源,建设省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信息和交易平台。
    口岸建设方面。建成投用进口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活牛、汽车整车等指定口岸和邮政国际邮件郑州经转口岸,加快建设进口粮食、进口植物种苗等指定口岸,积极申建进口木材、进口铜精矿、药品等指定口岸,已成为内陆地区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完善的省份。2016年进口肉类6万吨、水果4800吨、食用水生动物2500吨、冰鲜水产品400吨。
    物流园区建设上,依托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口岸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发展前景好、总体实力强的综合型和专业型物流园区,重点培育21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郑州航空国际物流园、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成功申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郑州市列入国家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省物流业方面的重点企业?
    焦锦淼:我们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大型的物流集成商和货运货代企业,卢森堡、顺丰、俄罗斯空桥、ups、敦豪等知名企业在郑设立大型物流中转中心和分拨中心,集聚优势日益显现。同时,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双汇物流、鲜易控股、众荣冷链、大用运通、永达物流、大象物流、华夏易通等7家本土企业入选全国冷链物流百强。长通、豫鑫、公路港等一批传统货运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全省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90家,5A级企业达到6家。
昨日上午,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婧来到蓝田县三官庙镇调研脱贫攻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记者了解到,帮扶工作人员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花椒种植、奶山羊养殖等,通过产业帮扶提升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在北苍湾村贫困户冯广田家,墙壁上张贴的“连心卡”详细记录着户主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走访帮扶工作实录等相关信息。冯广田告诉记者,按照产业帮扶计划,他们家的短期产业为新发展奶山羊10只、柴鸡100只,长期产业为种植西红柿1亩、栽植花椒2亩、核桃1.5亩,在帮扶人员的细致工作下,羊舍已基本建成,相关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帮扶人员和我们联系很紧密,我家里遇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冯广田表示,产业发展起来后,他家的收入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帮扶人员经过深入研究三官庙镇的自然条件,并对接受帮扶的村逐一了解具体情况,努力查找产业帮扶的重点突破口,他们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奶山羊、核桃、大葱等产业帮扶,突出畜牧、秋菜、杂果等产业优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提升帮扶对象“自我造血”能力。
从往年情况来看,6月容易钱紧,最紧当属中下旬之交。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最新走势显示,6月20日隔夜拆借利率2.8635,6月21日隔夜拆借利率2.8890,继续上涨。
 
业内普遍认为,6月企业缴税进入尾声,税款入库造成流动性回笼,同时,金融机构集中准备跨季,又面临年中考核,指标的压力带动了其提升理财产品报价的意愿。“同行隔夜拆借都在涨,表明整个金融市场均处于资金紧张的情况,这个月理财产品收益比上月提升0.3至0.5个百分点。”某股份制银行产品经理解释。
 
融360的数据也显示,银行理财收益已经连续六个月上涨。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双升”,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2005款,较4月份增加了1150款,增幅为10.6%;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4%,较4月份上升0.06个百分点。
 
近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的收益率也有所上行。记者翻查发现,余额宝近一个月的七日年化收益率,5月20日为4.0420%,6月20日上涨至4.13%。因货币基金投资的是银行协议存款,银行资金面紧张,协议存款利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近日,印尼金融服务总署和菲律宾央行就互相开放部分金融服务达成合作意向,拟加快推进合作协议的谈判进程。
 
印尼金融服务总署负责银行业监管事务的副主席苏卡莱拉表示,上述合作是《东盟银行业融合框架》谈判的一部分,合作参与方为双方获得“东盟标准银行”资质的商业银行,“两国各领域共性较多,尤其是经济发展前景、人口结构变化、国内信贷比例等颇为相似,但目前双方银行均无在对方国家的分支机构,故希望能尽快达成合作协议,促进两国间以及两国对东盟其他成员国金融市场覆盖面的扩大,也希望双边谈判能为东盟内多边谈判开个好头”。
 
苏卡莱拉表示,下一阶段的谈判重点是根据两国各自国情,在执行层面尤其是金融规制中增加适当的弹性。有消息称,一旦双方达成协议,印尼最大的国营曼迪利银行有望成为第一家在菲律宾设立分行的银行。在菲律宾之前,印尼金融监管总署已于去年3月份启动了和泰国央行类似的合作谈判。
 
东盟金融一体化尤其是银行业融合进程一直在曲折中前进。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盟成员国领导人即达成共识,即建立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是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四大支柱之一。其中,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又是重中之重。然而,该进程却出现了发展日益失衡的态势。印尼金融服务总署国际业务委员会顾问特里约诺指出,当前东盟成员国间银行业分支机构覆盖率十分不均衡,有些国家的银行业巨头在印尼的分支机构比在其本国还要多。
 
因此,印尼方目前正力推《东盟银行业融合框架》谈判,旨在增加东盟成员国银行业务相互对接的渠道。苏卡莱拉表示,该框架的核心是金融业务标准的兼容,如“东盟标准银行”须在所有权、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市场美誉度等方面达到统一标准,进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行业竞争力,“这有利于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加速发展,有利于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金融包容发展”。
 
特里约诺介绍,以印尼和马来西亚达成的合作协议为例,双方银行在对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可享受“国民待遇”和“对等待遇”,“这意味着准入费用将减半,同时双方在对方新设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必须对等,故印尼银行业在马来西亚金融市场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均有望提高”。据分析,目前东盟成员国间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的类似双边谈判共有4对,其中3对涉及印尼,这体现了印尼在东盟金融一体化尤其是银行业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