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2017
顺义汽车垫资
顺义汽车垫资187-6191-9025阳经理,人人聚财车贷将始终坚持践行“普惠金融”,以打造“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为发展方向,为投资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服务,带来安全稳定的收益,同时致力于激活民间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中国实体经济腾飞。
珠江边上,广州塔巍巍矗立,夜晚下的霓虹,绚烂多姿,吸引着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驻足流连。作为广州地标,广州塔亦宛如一座灯塔,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不断汇集到这座千年积淀而又朝气蓬勃的城市。
当前,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大空港、大陆港、大海港、大信息港等对接国际高端要素的入口,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不仅具备强大的内生发展能力,也具备强大的全球高端要素网络体系中的连接能力与辐射能力。
历史上看,一个贸易中心,天然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广州要打造金融中心,擦亮金字招牌,还得正视当前的短板。
“广州发展金融业,目前仍然存在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不强、金融交易平台辐射力不足、高端金融人才集聚度不高等短板。”广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对此有切身体会,“要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必须牢牢扭住机构、平台、人才等关键点,打造支撑区域金融中心大厦的‘四梁八柱’。”
在陈志英看来,金融功能区就是“四梁”。目前广州已经有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等功能区,还有一批特色金融小镇,已经初具规模并产生较好的集聚效应;而金融交易平台和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则是“八柱”。经过多年努力,广州市金融交易平台从无到有,已形成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州航运交易所等五大金融交易平台。2016年,广州新增7家法人金融机构,包括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荣基金公司,全国首家合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公司,以及广州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广汽集团财务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粤电财产保险自保公司、粤财金融租赁公司等,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目前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2家。
陈志英意识到,广州目前最缺乏的,当属全国性的大型交易所。“为此,要继续全力以赴争取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打造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他说。
曾经,广州是国内最早从事期货交易的城市,1992年还成立了新中国首家期货经纪公司,此后设立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等多家期货交易所。不过,在1998年国家整顿期货交易所时遭到全部撤销。近年来,广州争取恢复期货交易所出现了重要转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广东自贸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就在广州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达成共识。”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全力争取获批筹建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的重点任务中,争取新政策、争设新金融机构,成为重头戏。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提出,今年将争取广州市委、市政府**《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若干重要意见》,着力解决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修订《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在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金融创新、集聚高层次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广州市建设华南财富管理中心总体方案》,打造与新加坡、我国香港三足鼎立,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大众理财为特色的新型财富管理中心。
与此同时,广州还将争取设立广州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争取新设花城银行 (民营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推动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广发银行改制上市工作;争取创兴银行成为广州第三家市属法人银行;争取新设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推进银河证券在广州设立南方运营总部;争取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回迁;争取新设粤科科技保险公司、广州港集团财务公司,支持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和广州农商行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支持中国人寿集团在广州设立南方总部;争取中国人寿特殊目的投资公司落户广州等。
金融平台不断搭建、金融要素不断富集、金融人才不断会聚,都将是广州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
记者还从广州金交会方面了解到,本届金交会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政府将与多方签订合作项目,为多家金融聚集地、落地广州的金融机构等进行授牌,包括广东省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广州温泉财富小镇、国际金融论坛(广州)有限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广州市新三板企业协会、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广州众悦电影金融研究院及票房结算投资基金、广东粤电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广东粤财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财普惠金融各地市(包括珠海、清远、汕头、惠州、潮州、汕尾、中山、江门、揭阳等地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等。
昨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立山一行,调研全市反恐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武广商圈,胡立山一行调研了反恐处突情况。在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地铁站,他专程询问并考察了地铁安检情况,嘱咐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不可懈怠。汉口火车站站前广场上,一排排特警正携带防暴装备认真巡逻。
在江汉区汉兴街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情况。它运用“互联网+综治”的模式助推基层综治工作,在这个系统里,有全街道所有社区网格员的基本信息,方便居民随时查找,可以一览汉兴街人、房、事、物、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管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信息的不断核实比对,精准确定低保、残疾、失独、困难人群,还可以在防汛期间,调用公安视频探头,24小时监控全街辖区重点部位,在一块大屏幕上,所有情况一目了然,方便调度网格员随时加入防汛排渍工作。
市领导一行还走进汉兴街常二社区,来到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工工作室、社区消防室,细心询问平安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一个窗口可以解决几件事情?迈进一个大门又可以解决几件事情?”胡立山表示,街道、社区可以依托网络化系统,把综治、信访等与居民平安相关的职能整合起来,让一个中心可以同时具有矛盾化解、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警务室等多项保平安的职能,以免出现老百姓有困难来社区求助时,不知道该进哪个门,让居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这种方式,变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为居民服务。
6月15日,庐阳区音乐老师聚集在钢小的书法教室,参加庐阳区“传统文化进校园”展示暨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的第一板块由钢小的杨永红老师展示书艺课例《墨园曲》,书艺课是将书法、音乐、舞蹈艺术课程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课型。杨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歌曲、品读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深厚意蕴,并且通过对书法作品和舞蹈片段的欣赏,帮助学生分析、小结,找出书艺相通之处。在《墨园曲》的意境引领下,分别用“纸上的舞蹈、凝固的音乐”现场展示书法文化的强大魅力、用“在空中流动的线条”展现音乐、舞蹈艺术课的美。
活动的第二板块由韦京东教授带来专题讲座《黄梅戏如何走进课堂》。他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黄梅戏的唱腔特点,现场与老师们互动,指导发声、演唱的技巧,给老师们厘清了“黄梅戏进课堂”的思路,即传承普及,创新发展。同时,还详细地教授了“黄梅戏进课堂”的具体方法,希望大家做到以戏带功,以技促艺,提高特色兴趣,促进文化学习。
据了解,“书法励志,翰墨育人”是钢小的办学特色,经历了十余年的特色建设,钢小的特色文化日益浓厚,校园里弥漫着墨香气息。校长程仕中为学校特色文化写的《墨园曲》,用深厚的人文底蕴、细腻深沉的情感、朴实生动的文字,展现了一幅钢小未来发展的美好画卷。
经过现代美学翻译、整理的少数民族纹样库,源源不断地给来自全球的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让世界聆听中国故事,惊叹中国设计,爱上中国产品,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听海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措施下,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组织了多家设计企业,利用科技、设计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建成手工坊数据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以传统刺绣为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很多绣娘没办法继续依靠刺绣维持生计,她们不得不走进工厂赚钱贴补家用。而村寨里的绣娘也逐渐老去,民族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人坊”)在贵州开办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每年免费招收近百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还专门聘请技艺高超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和手工艺传承人教授学生们学习濒临失传的民族手工艺。
截至目前,已培养数百名学生成为手工艺传承人。此外,2013年,唐人坊在贵州省惠水县建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集非遗传承人的作品用于观摩和教学,馆藏民族传统服饰、绣片、蜡染及银饰等西南地区珍贵的手工藏品数百件。
依文·中国手工坊作为依文集团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以中国刺绣、雕刻、纹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为基础,追本溯源,将目前所有发现的绣样、技法、工艺等归类整理,建成了国内传统手工艺纹样和手艺人的数据库,手艺人和作品的信息、刺绣等级、擅长领域、绣龄和代表作品等内容均包含在内。
据依文·中国手工坊品牌总监包唐韬介绍,通过这个数据库,企业能够快速查询到所需纹样,并准确对接到精通该纹样的手工艺人下订单,既省去了企业研究设计提取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订单质量,还能给传统手工艺人带来稳定收入。
“绣梦计划”改变绣娘命运
唐人坊董事长唐燕表示:“我们每年在贵州招收50至80名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全额资助并教授她们刺绣、蜡染、绢人等传统手工艺。几年来,已经有近200名贫困女生顺利毕业,成为传统手工艺人才,年收入最高的达到10万元。”唐燕对这些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希望她们能够通过手艺改变命运,并带动周边,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
依文·中国手工坊则启动了“绣梦计划”项目,在未来3年内,培训1000名有潜力的贫困绣娘,在黔西南地区建立1000家绣梦工坊,每家绣梦工坊至少拥有5位绣娘,每家工坊每年保证有5万元订单,从而保证每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万元。同时不断帮助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经过我们的培训和设计师的改良,这些绣娘可以用布依族的小绣片为参观者进行T恤改造,一天可以绣两个,收入近百元。”包唐韬表示。
在包唐韬看来,“这种模式与传统手工艺者的能力模型相吻合,绣娘们既做了喜欢的、擅长的,又得到了实惠”。
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以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企业针对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开展科技区域合作,带领北京的优势企业,与各地的需求进行对接,促进合作,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让民族文化“活”在当代
将布依族传统的图案以及元素进行提取和创新应用,让民族元素以现代的、时尚的新面貌呈现,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发现—整理—创新—应用”模型的成功实践。在今年3月结束的北京国际时装周,布依族传统图案首次通过时装秀的形式展示给世界,让人们认识了布依文化。包唐韬表示:“9月我们还准备把布依族传统图案带到伦敦时装周,让英国的设计师和企业也能用上布依族的元素去做创新设计,而且通过手工坊线上数据库的匹配,能够为绣娘带来稳定的订单和收入。”
包唐韬透露,手工坊数据库试运行以来,已有二三十家企业主动接洽,为1000多名绣娘开拓订单承接渠道与绣片产品的销售,通过中国手工艺联盟企业和全球设计师资源,对其中200多位绣娘的产品再设计、生产和国际输出,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设计师和消费者去认识、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
“少数民族文化如果没有现代设计的加工和提炼,即使走出去,传统文化也难以被现代人接受和理解。”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董事长秘书姜鹏宇认为,“设计更多是把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通过设计的手法,对民族元素进行提取、设计、再生,帮助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进生活。”
珠江边上,广州塔巍巍矗立,夜晚下的霓虹,绚烂多姿,吸引着海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驻足流连。作为广州地标,广州塔亦宛如一座灯塔,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资金、信息流,不断汇集到这座千年积淀而又朝气蓬勃的城市。
当前,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大空港、大陆港、大海港、大信息港等对接国际高端要素的入口,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线城市,不仅具备强大的内生发展能力,也具备强大的全球高端要素网络体系中的连接能力与辐射能力。
历史上看,一个贸易中心,天然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广州要打造金融中心,擦亮金字招牌,还得正视当前的短板。
“广州发展金融业,目前仍然存在法人金融机构实力不强、金融交易平台辐射力不足、高端金融人才集聚度不高等短板。”广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对此有切身体会,“要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必须牢牢扭住机构、平台、人才等关键点,打造支撑区域金融中心大厦的‘四梁八柱’。”
在陈志英看来,金融功能区就是“四梁”。目前广州已经有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等功能区,还有一批特色金融小镇,已经初具规模并产生较好的集聚效应;而金融交易平台和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则是“八柱”。经过多年努力,广州市金融交易平台从无到有,已形成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州航运交易所等五大金融交易平台。2016年,广州新增7家法人金融机构,包括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荣基金公司,全国首家合资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公司,以及广州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广汽集团财务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粤电财产保险自保公司、粤财金融租赁公司等,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目前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52家。
陈志英意识到,广州目前最缺乏的,当属全国性的大型交易所。“为此,要继续全力以赴争取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打造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他说。
曾经,广州是国内最早从事期货交易的城市,1992年还成立了新中国首家期货经纪公司,此后设立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等多家期货交易所。不过,在1998年国家整顿期货交易所时遭到全部撤销。近年来,广州争取恢复期货交易所出现了重要转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广东自贸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证监会与国家发改委就在广州设立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达成共识。”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邱亿通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全力争取获批筹建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的重点任务中,争取新政策、争设新金融机构,成为重头戏。
广州市金融工作局提出,今年将争取广州市委、市政府**《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若干重要意见》,着力解决制约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修订《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在支持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金融创新、集聚高层次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广州市建设华南财富管理中心总体方案》,打造与新加坡、我国香港三足鼎立,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大众理财为特色的新型财富管理中心。
与此同时,广州还将争取设立广州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争取新设花城银行 (民营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推动广州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广发银行改制上市工作;争取创兴银行成为广州第三家市属法人银行;争取新设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推进银河证券在广州设立南方运营总部;争取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回迁;争取新设粤科科技保险公司、广州港集团财务公司,支持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和广州农商行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支持中国人寿集团在广州设立南方总部;争取中国人寿特殊目的投资公司落户广州等。
金融平台不断搭建、金融要素不断富集、金融人才不断会聚,都将是广州建设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
记者还从广州金交会方面了解到,本届金交会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政府将与多方签订合作项目,为多家金融聚集地、落地广州的金融机构等进行授牌,包括广东省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广州温泉财富小镇、国际金融论坛(广州)有限公司、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广州市新三板企业协会、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广州众悦电影金融研究院及票房结算投资基金、广东粤电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广东粤财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财普惠金融各地市(包括珠海、清远、汕头、惠州、潮州、汕尾、中山、江门、揭阳等地市)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等。
昨天,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立山一行,调研全市反恐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武广商圈,胡立山一行调研了反恐处突情况。在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地铁站,他专程询问并考察了地铁安检情况,嘱咐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不可懈怠。汉口火车站站前广场上,一排排特警正携带防暴装备认真巡逻。
在江汉区汉兴街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情况。它运用“互联网+综治”的模式助推基层综治工作,在这个系统里,有全街道所有社区网格员的基本信息,方便居民随时查找,可以一览汉兴街人、房、事、物、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管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信息的不断核实比对,精准确定低保、残疾、失独、困难人群,还可以在防汛期间,调用公安视频探头,24小时监控全街辖区重点部位,在一块大屏幕上,所有情况一目了然,方便调度网格员随时加入防汛排渍工作。
市领导一行还走进汉兴街常二社区,来到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工工作室、社区消防室,细心询问平安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一个窗口可以解决几件事情?迈进一个大门又可以解决几件事情?”胡立山表示,街道、社区可以依托网络化系统,把综治、信访等与居民平安相关的职能整合起来,让一个中心可以同时具有矛盾化解、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警务室等多项保平安的职能,以免出现老百姓有困难来社区求助时,不知道该进哪个门,让居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方便快捷,通过这种方式,变被动接受投诉为主动为居民服务。
6月15日,庐阳区音乐老师聚集在钢小的书法教室,参加庐阳区“传统文化进校园”展示暨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的第一板块由钢小的杨永红老师展示书艺课例《墨园曲》,书艺课是将书法、音乐、舞蹈艺术课程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课型。杨老师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歌曲、品读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深厚意蕴,并且通过对书法作品和舞蹈片段的欣赏,帮助学生分析、小结,找出书艺相通之处。在《墨园曲》的意境引领下,分别用“纸上的舞蹈、凝固的音乐”现场展示书法文化的强大魅力、用“在空中流动的线条”展现音乐、舞蹈艺术课的美。
活动的第二板块由韦京东教授带来专题讲座《黄梅戏如何走进课堂》。他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黄梅戏的唱腔特点,现场与老师们互动,指导发声、演唱的技巧,给老师们厘清了“黄梅戏进课堂”的思路,即传承普及,创新发展。同时,还详细地教授了“黄梅戏进课堂”的具体方法,希望大家做到以戏带功,以技促艺,提高特色兴趣,促进文化学习。
据了解,“书法励志,翰墨育人”是钢小的办学特色,经历了十余年的特色建设,钢小的特色文化日益浓厚,校园里弥漫着墨香气息。校长程仕中为学校特色文化写的《墨园曲》,用深厚的人文底蕴、细腻深沉的情感、朴实生动的文字,展现了一幅钢小未来发展的美好画卷。
经过现代美学翻译、整理的少数民族纹样库,源源不断地给来自全球的设计师提供创作灵感,让世界聆听中国故事,惊叹中国设计,爱上中国产品,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听海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措施下,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组织了多家设计企业,利用科技、设计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建成手工坊数据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以传统刺绣为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很多绣娘没办法继续依靠刺绣维持生计,她们不得不走进工厂赚钱贴补家用。而村寨里的绣娘也逐渐老去,民族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人坊”)在贵州开办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每年免费招收近百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还专门聘请技艺高超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和手工艺传承人教授学生们学习濒临失传的民族手工艺。
截至目前,已培养数百名学生成为手工艺传承人。此外,2013年,唐人坊在贵州省惠水县建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集非遗传承人的作品用于观摩和教学,馆藏民族传统服饰、绣片、蜡染及银饰等西南地区珍贵的手工藏品数百件。
依文·中国手工坊作为依文集团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以中国刺绣、雕刻、纹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为基础,追本溯源,将目前所有发现的绣样、技法、工艺等归类整理,建成了国内传统手工艺纹样和手艺人的数据库,手艺人和作品的信息、刺绣等级、擅长领域、绣龄和代表作品等内容均包含在内。
据依文·中国手工坊品牌总监包唐韬介绍,通过这个数据库,企业能够快速查询到所需纹样,并准确对接到精通该纹样的手工艺人下订单,既省去了企业研究设计提取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订单质量,还能给传统手工艺人带来稳定收入。
“绣梦计划”改变绣娘命运
唐人坊董事长唐燕表示:“我们每年在贵州招收50至80名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全额资助并教授她们刺绣、蜡染、绢人等传统手工艺。几年来,已经有近200名贫困女生顺利毕业,成为传统手工艺人才,年收入最高的达到10万元。”唐燕对这些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希望她们能够通过手艺改变命运,并带动周边,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
依文·中国手工坊则启动了“绣梦计划”项目,在未来3年内,培训1000名有潜力的贫困绣娘,在黔西南地区建立1000家绣梦工坊,每家绣梦工坊至少拥有5位绣娘,每家工坊每年保证有5万元订单,从而保证每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万元。同时不断帮助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经过我们的培训和设计师的改良,这些绣娘可以用布依族的小绣片为参观者进行T恤改造,一天可以绣两个,收入近百元。”包唐韬表示。
在包唐韬看来,“这种模式与传统手工艺者的能力模型相吻合,绣娘们既做了喜欢的、擅长的,又得到了实惠”。
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以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企业针对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开展科技区域合作,带领北京的优势企业,与各地的需求进行对接,促进合作,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让民族文化“活”在当代
将布依族传统的图案以及元素进行提取和创新应用,让民族元素以现代的、时尚的新面貌呈现,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发现—整理—创新—应用”模型的成功实践。在今年3月结束的北京国际时装周,布依族传统图案首次通过时装秀的形式展示给世界,让人们认识了布依文化。包唐韬表示:“9月我们还准备把布依族传统图案带到伦敦时装周,让英国的设计师和企业也能用上布依族的元素去做创新设计,而且通过手工坊线上数据库的匹配,能够为绣娘带来稳定的订单和收入。”
包唐韬透露,手工坊数据库试运行以来,已有二三十家企业主动接洽,为1000多名绣娘开拓订单承接渠道与绣片产品的销售,通过中国手工艺联盟企业和全球设计师资源,对其中200多位绣娘的产品再设计、生产和国际输出,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设计师和消费者去认识、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
“少数民族文化如果没有现代设计的加工和提炼,即使走出去,传统文化也难以被现代人接受和理解。”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董事长秘书姜鹏宇认为,“设计更多是把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通过设计的手法,对民族元素进行提取、设计、再生,帮助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