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2017
合肥汽车垫资
合肥汽车垫资188—2284—0085刘小姐【公司车、外地车不押车】【手续超简单不打审核电话】【利息低无杂费】【快至两小时放款】【不押车不看征信】,费用透明,当天放款,微贷网汽车抵押贷款公司专业提供全国GPS不押车贷款服务。
“我从来没有自己刻过章子,更没有刻过这样图案的章子。”手握篆刻刀,来自北京的六年级小学生张瑞正和同学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刻画着汉代瓦当上的文字,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
跟着讲解员,100多名北京和平小学的师生们昨日走进了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实地参观这些历史阶段鲜明的文化符号。当走到“可以触摸的历史”区域时,师生们纷纷把手放在一块秦砖上,感受秦汉宫殿雄伟建筑文化之魄力。“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古代的瓦片和砖,而且每种图案的含义和当时的用途也不尽相同,很震撼。”小学生程琳边看边拿出小本不断记录。
为了让师生们真切感受秦砖汉瓦这一文化瑰宝,篆刻人安木师徒准备了一百份印章和一百个来自于秦砖汉瓦上的图案。“大家看,这个是华仓,意思是汉代国家的粮库。”篆刻人安木手举一枚印章介绍说,有这样文字图案的瓦当,也就带着这样的历史。
今年夏天,南方科技大学首批“95后”毕业生将离开“象牙塔”,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作为一所目标是快速建成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其毕业生出路,也带有鲜明的国际范儿,目前几乎所有学生都已明确毕业去向,其中六成毕业生已经收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继续深造,大部分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一流创新人才,正是南科大坚持的学生培养目标。正如党委书记郭雨蓉所言,南科大创新发展的底气来自国家倾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天时”,来自中国崛起的大趋势;我们的底气,也来自身处深圳经济特区的“地利”,深圳这座城市短短三十几年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工业化奇迹,如今正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如此传奇之城同样可以书写高等教育发展的传奇。
“学霸宿舍”
四名学子全进名校读博
在“十佳毕业生”候选人名单中,来自化学系的毕业生李炳,被世界顶尖学府——— 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李炳所在的宿舍,位于学生公寓1栋519室,是校内有名的“学霸宿舍”。李炳和他的三位室友,全部到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物理系的雷伟华和梁通分别选择了美国西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的甄子博则收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南方科技大学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李凤亮一直在关注着学生的毕业去向,“今年的毕业生是南科大的第三届毕业生,也是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届。”李凤亮表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质量更体现出学校培养实力,同学们毕业去向情况越来越好。
2013级物理系本科生梁通,今年以来陆续收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他最终选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今年秋天,他将前往位于纽约长岛的这所大学,直接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与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时光,必将成为你终身骄傲的经历。”四年过去,梁通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在考场外,招生老师送给他的一张书签背后印着的这句话。“做科研是我的梦想!”大二下学期,梁通进入物理系刘畅教授课题组,开始了实验室的生活。在南科大,教学和科研都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讲授,正成为一种共识。
本科生进实验室
锻炼科研能力
“在本科阶段就锻炼了出色的科研能力,这是南科大学生的特质之一。”化学系毕业生刘思佳大二加入黄文忠教授课题组,目前,她已经参与完成两个课题。
南科大创新本科生培养模式,采取“2+2”,即学生入学前两年不分专业,实行通修通识教学,强化学科基础和人文知识。大学第三年开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的发展要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
在不少同学看来,南科大是一个能安心做学术研究的地方。即便对于毕业后不想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同学来说,在大学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在工作中也是受益匪浅。
而“2+2”模式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入学后全英文授课,针对英语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南科大成立语言中心,对学生实行了分层次的英语教学。学生除了必修的理工科基础课外,还可以“菜单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导师制是南科大“三制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科大的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来自院系学术导师和书院生活导师的指导。因为是理工科专业,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大一学生张志举例说,物理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自己设计物理实验,写实验报告。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大三选择专业,进入导师课题组,参加竞赛,发表论文,在南科大大部分学生看来都是顺理成章。
在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留在了深圳及广东其他地区工作,超过40%同学被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创新等本地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银行、证券等企业录用,还有一些同学到了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的公司工作。
去年10月,华为公司与南科大的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17名应届毕业生举行了签约录用仪式,此前,华为在南科大举行了一场校园招聘宣讲会。
华为就业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华为非常喜欢南科大学生,南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很好,发展潜力很大,最难得的是许多本科生已具有研究生的研发水平。”据悉,华为对南科大本科生开出年薪20万的待遇。
全球招聘顶尖人才
引进300多位教授
南科大的学生之所以具备国际化的特点,也与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密不可分。学校全球招聘人才,签约引进300多位教授,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一百位大学工作和学习的经历。
去年学校举办830多场讲座,来了80多名院士,4个诺贝尔奖得主。在这种环境下,南科大不仅初步建立起国际视野领军教授,具有国际经验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更形成了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去年6月,深圳首个以诺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深圳就迎来了首位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如今,他的研究院已经落户在南方科技大学,正和南科大的几位教授开展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绪穆教授说,通过借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品牌效应”,学校已经吸引十名以上的美国院士、中国院士及其团队**。研究院还将保持与美国前五名高校的“零距离接触”,为中国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
澳大利亚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目前是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的院长,正在专注研究柴油机醇醚燃料。刘科特别看好深圳和南科大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大家说中国的硅谷在深圳已经形成了,它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很不错。”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所言,中国不仅要人才走出去,还要吸引世界英才来中国。而一支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是高校转型的“源动力”。陈十一透露,南科大求贤若渴,将来希望引进800到1000名教授,其中有200位为国际教师。目前南科大有8名全职院士,预计明年还会增加。
学生选拔
从一考定终身到综合评价
2012年,南科大一改以往高考成绩一锤定音、“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模式,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先行先试的大胆探路———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631”模式,按照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高中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构成的综合成绩来择优录取。
今年是南科大实施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6+3+1”模式)的第六年,学校吸引全国近28000名考生网上报考,南科大最终将从这些考生中择优录取1000人。
而今年的招生政策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除了正式把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并计入录取分数、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特长生享受优录政策外,高考成绩省理科排名前200的新生有望获得学校的资助,可到世界顶尖名校交流学习一年。
正式将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并记入录取分数,是南科大2017年本科招生中的一大创新点。广东招生组组长唐斌教授介绍,自今年起,南科大将高中平时学业成绩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占综合成绩7%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为占综合成绩3%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后者从创新实践、学科特长、艺体素养、社会责任、思想品德五方面十个子项来评价考生综合素质,并将评定成绩计入作为最终录取依据的综合成绩中。
从“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声第一次由卫星传遍世界到中国运载力最大的“胖五”火箭的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5大军工集团,27家国防科研院所,3万台(套)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设备,1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名两院院士,7万余名科技人员,4000多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这些沉甸甸的数字都表明,丰台已经成为北京军工科研力量最集中的地区。丰台区被誉为“中国航天的发祥地”,赫赫有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火箭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三院)就坐落于此。丰台东高地街道、云岗街道更是为航天而设立。近年来,丰台区着力促进雄厚的军工科技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4。军民融合产业作为丰台区的优势产业,当之无愧地成为丰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位于天安门正南13公里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隶属于火箭院,前身是1910年创建的中国第一家飞机修造厂。修造厂在本土制造试飞成功中国第一架飞机。1949年,修造厂修复的13架飞机参加了开国大典。如今,走过了一个甲子的火箭院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和战略**研制基地。我国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
今年56岁的航天三院,跟老大哥火箭院比,就显得神秘的多。航天三院所在的云岗街道,在地图上虽然不起眼,却与我国国防事业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我国最早有**的地方,是我国飞航**事业的发祥地,在我国**武器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里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型岸舰**、中国第一型空舰**、中国第一型超音速反舰**、中国第一型****、中国第一型中程反舰**,为我军打造出一枚枚护国安邦的利剑,在国防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未来,丰台区将着力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建立军地协调、央地合作、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重点在航空航天、新兴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突破。到2020年,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落地重大项目30项,建设2-3家高精尖重大创新基地,培育军民融合型企业不少于50家,新增百亿级产业5个,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聚集和培养战略型科学家20名,构筑军民融合发展整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6月21日,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山东省饲料工业协会主办,河南广安集团等多家企业承办的2017·创新大会暨河南广安集团饲料企业技术研讨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的15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山东玖瑞农业集团副总裁刘绍聪,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矿物元素营养室主任罗绪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博士零汉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专业博士李振田,广州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祥博士等业内专家纷纷与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专家认为,对正处于市场变革中的全国饲料企业来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7年尤为关键,面对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形式,科技创新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
本次论坛上,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博士提出了“创新、共享”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产业化发展趋势、专业化发展趋势、代加工发展趋势、投资化发展趋势、被市场自然淘汰五大趋势是饲料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何适应当前和未来畜牧业的发展?他提出了两点:一、“饲料厂是养殖场的加工车间”,即规模化是企业必走之路;二、致力全产业链发展,创新产业链,让市民吃上健康肉。广安集团正努力制定中国健康猪肉产业链系列标准,立足于打造并实施“一条产业链、一条资本链、一个创新平台、一套经营管理模式、一所商学院”的五个一系统工程。通过创新产业链,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市民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通过中国健康猪肉产业链标准的制定,为中小企业转型做好企业创新先锋,为实现科技强国做好典范。
“我从来没有自己刻过章子,更没有刻过这样图案的章子。”手握篆刻刀,来自北京的六年级小学生张瑞正和同学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刻画着汉代瓦当上的文字,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
跟着讲解员,100多名北京和平小学的师生们昨日走进了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实地参观这些历史阶段鲜明的文化符号。当走到“可以触摸的历史”区域时,师生们纷纷把手放在一块秦砖上,感受秦汉宫殿雄伟建筑文化之魄力。“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古代的瓦片和砖,而且每种图案的含义和当时的用途也不尽相同,很震撼。”小学生程琳边看边拿出小本不断记录。
为了让师生们真切感受秦砖汉瓦这一文化瑰宝,篆刻人安木师徒准备了一百份印章和一百个来自于秦砖汉瓦上的图案。“大家看,这个是华仓,意思是汉代国家的粮库。”篆刻人安木手举一枚印章介绍说,有这样文字图案的瓦当,也就带着这样的历史。
今年夏天,南方科技大学首批“95后”毕业生将离开“象牙塔”,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作为一所目标是快速建成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其毕业生出路,也带有鲜明的国际范儿,目前几乎所有学生都已明确毕业去向,其中六成毕业生已经收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继续深造,大部分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一流创新人才,正是南科大坚持的学生培养目标。正如党委书记郭雨蓉所言,南科大创新发展的底气来自国家倾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天时”,来自中国崛起的大趋势;我们的底气,也来自身处深圳经济特区的“地利”,深圳这座城市短短三十几年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工业化奇迹,如今正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如此传奇之城同样可以书写高等教育发展的传奇。
“学霸宿舍”
四名学子全进名校读博
在“十佳毕业生”候选人名单中,来自化学系的毕业生李炳,被世界顶尖学府——— 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李炳所在的宿舍,位于学生公寓1栋519室,是校内有名的“学霸宿舍”。李炳和他的三位室友,全部到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物理系的雷伟华和梁通分别选择了美国西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的甄子博则收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南方科技大学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李凤亮一直在关注着学生的毕业去向,“今年的毕业生是南科大的第三届毕业生,也是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届。”李凤亮表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质量更体现出学校培养实力,同学们毕业去向情况越来越好。
2013级物理系本科生梁通,今年以来陆续收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他最终选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今年秋天,他将前往位于纽约长岛的这所大学,直接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与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时光,必将成为你终身骄傲的经历。”四年过去,梁通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在考场外,招生老师送给他的一张书签背后印着的这句话。“做科研是我的梦想!”大二下学期,梁通进入物理系刘畅教授课题组,开始了实验室的生活。在南科大,教学和科研都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讲授,正成为一种共识。
本科生进实验室
锻炼科研能力
“在本科阶段就锻炼了出色的科研能力,这是南科大学生的特质之一。”化学系毕业生刘思佳大二加入黄文忠教授课题组,目前,她已经参与完成两个课题。
南科大创新本科生培养模式,采取“2+2”,即学生入学前两年不分专业,实行通修通识教学,强化学科基础和人文知识。大学第三年开始,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的发展要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
在不少同学看来,南科大是一个能安心做学术研究的地方。即便对于毕业后不想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同学来说,在大学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在工作中也是受益匪浅。
而“2+2”模式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入学后全英文授课,针对英语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南科大成立语言中心,对学生实行了分层次的英语教学。学生除了必修的理工科基础课外,还可以“菜单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导师制是南科大“三制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科大的学生在校期间会受到来自院系学术导师和书院生活导师的指导。因为是理工科专业,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大一学生张志举例说,物理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自己设计物理实验,写实验报告。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大三选择专业,进入导师课题组,参加竞赛,发表论文,在南科大大部分学生看来都是顺理成章。
在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留在了深圳及广东其他地区工作,超过40%同学被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创新等本地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银行、证券等企业录用,还有一些同学到了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的公司工作。
去年10月,华为公司与南科大的物理、电子、计算机等专业17名应届毕业生举行了签约录用仪式,此前,华为在南科大举行了一场校园招聘宣讲会。
华为就业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华为非常喜欢南科大学生,南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很好,发展潜力很大,最难得的是许多本科生已具有研究生的研发水平。”据悉,华为对南科大本科生开出年薪20万的待遇。
全球招聘顶尖人才
引进300多位教授
南科大的学生之所以具备国际化的特点,也与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密不可分。学校全球招聘人才,签约引进300多位教授,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一百位大学工作和学习的经历。
去年学校举办830多场讲座,来了80多名院士,4个诺贝尔奖得主。在这种环境下,南科大不仅初步建立起国际视野领军教授,具有国际经验的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更形成了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去年6月,深圳首个以诺奖得主命名的研究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深圳就迎来了首位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如今,他的研究院已经落户在南方科技大学,正和南科大的几位教授开展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的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绪穆教授说,通过借助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品牌效应”,学校已经吸引十名以上的美国院士、中国院士及其团队**。研究院还将保持与美国前五名高校的“零距离接触”,为中国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
澳大利亚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目前是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的院长,正在专注研究柴油机醇醚燃料。刘科特别看好深圳和南科大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大家说中国的硅谷在深圳已经形成了,它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很不错。”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所言,中国不仅要人才走出去,还要吸引世界英才来中国。而一支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是高校转型的“源动力”。陈十一透露,南科大求贤若渴,将来希望引进800到1000名教授,其中有200位为国际教师。目前南科大有8名全职院士,预计明年还会增加。
学生选拔
从一考定终身到综合评价
2012年,南科大一改以往高考成绩一锤定音、“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模式,在全国率先做出了先行先试的大胆探路———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631”模式,按照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高中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构成的综合成绩来择优录取。
今年是南科大实施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6+3+1”模式)的第六年,学校吸引全国近28000名考生网上报考,南科大最终将从这些考生中择优录取1000人。
而今年的招生政策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除了正式把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并计入录取分数、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特长生享受优录政策外,高考成绩省理科排名前200的新生有望获得学校的资助,可到世界顶尖名校交流学习一年。
正式将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并记入录取分数,是南科大2017年本科招生中的一大创新点。广东招生组组长唐斌教授介绍,自今年起,南科大将高中平时学业成绩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占综合成绩7%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为占综合成绩3%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后者从创新实践、学科特长、艺体素养、社会责任、思想品德五方面十个子项来评价考生综合素质,并将评定成绩计入作为最终录取依据的综合成绩中。
从“东方红太阳升……”的歌声第一次由卫星传遍世界到中国运载力最大的“胖五”火箭的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5大军工集团,27家国防科研院所,3万台(套)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设备,1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名两院院士,7万余名科技人员,4000多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这些沉甸甸的数字都表明,丰台已经成为北京军工科研力量最集中的地区。丰台区被誉为“中国航天的发祥地”,赫赫有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火箭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航天三院)就坐落于此。丰台东高地街道、云岗街道更是为航天而设立。近年来,丰台区着力促进雄厚的军工科技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4。军民融合产业作为丰台区的优势产业,当之无愧地成为丰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位于天安门正南13公里的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隶属于火箭院,前身是1910年创建的中国第一家飞机修造厂。修造厂在本土制造试飞成功中国第一架飞机。1949年,修造厂修复的13架飞机参加了开国大典。如今,走过了一个甲子的火箭院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和战略**研制基地。我国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规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
今年56岁的航天三院,跟老大哥火箭院比,就显得神秘的多。航天三院所在的云岗街道,在地图上虽然不起眼,却与我国国防事业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是我国最早有**的地方,是我国飞航**事业的发祥地,在我国**武器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里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型岸舰**、中国第一型空舰**、中国第一型超音速反舰**、中国第一型****、中国第一型中程反舰**,为我军打造出一枚枚护国安邦的利剑,在国防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未来,丰台区将着力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中心,建立军地协调、央地合作、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重点在航空航天、新兴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突破。到2020年,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落地重大项目30项,建设2-3家高精尖重大创新基地,培育军民融合型企业不少于50家,新增百亿级产业5个,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聚集和培养战略型科学家20名,构筑军民融合发展整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6月21日,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山东省饲料工业协会主办,河南广安集团等多家企业承办的2017·创新大会暨河南广安集团饲料企业技术研讨大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的15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山东玖瑞农业集团副总裁刘绍聪,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矿物元素营养室主任罗绪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动物营养学博士零汉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专业博士李振田,广州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祥博士等业内专家纷纷与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专家认为,对正处于市场变革中的全国饲料企业来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2017年尤为关键,面对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形式,科技创新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
本次论坛上,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博士提出了“创新、共享”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他认为,产业化发展趋势、专业化发展趋势、代加工发展趋势、投资化发展趋势、被市场自然淘汰五大趋势是饲料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何适应当前和未来畜牧业的发展?他提出了两点:一、“饲料厂是养殖场的加工车间”,即规模化是企业必走之路;二、致力全产业链发展,创新产业链,让市民吃上健康肉。广安集团正努力制定中国健康猪肉产业链系列标准,立足于打造并实施“一条产业链、一条资本链、一个创新平台、一套经营管理模式、一所商学院”的五个一系统工程。通过创新产业链,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市民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通过中国健康猪肉产业链标准的制定,为中小企业转型做好企业创新先锋,为实现科技强国做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