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2017
松阳汽车垫资
松阳汽车垫资187-6191-9025阳经理,不看征信、外地牌照不押车、贷款流程简单、最快两小时放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我省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进全面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现了创新的本质特征,适应了国际创新发展新趋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效能。
从创新的本质特征看,创新是指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有五种形态:开发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利用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实行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过去我们过多关注单一创新,往往导致创新的效率不高,其放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在我们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了技术、产品、产业、组织、文化、商业模式、业态、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更加符合创新的本质。
从创新的发展趋势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法宝。著名创新研究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森伯格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例如,苹果公司的成功不单单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与产品设计,还源于其精准的商业模式创新。他们看到了终端内容服务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发展战略早已从纯粹的出售电子产品转变为提供以终端为基础的综合性内容服务。注重科技创新,同时也注重通过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深度利用新技术,这已是世界创新领域的共识。
从创新效能的发挥来看,全面创新是形成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的企业竞争、区域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应用新技术为目的的全面创新。只有全面创新,才能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使技术创新与其他创新有机组合,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利用各种要素和资源,让创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全面创新的有效路径
从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实践来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有如下几个有效路径:围绕创新链各环节进行组合创新,围绕产业生态圈进行组合创新,围绕复合型人才团队进行组合创新。
人类的许多创造成果来源于组合。英国学者布莱基说过:“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社会规则能成为宪法,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亮的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组织得好的事实能成为科学。”创新也是如此。多种类型创新的组合,或者说组合创新,可以使创新效应最大化。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要途径就是组合创新。
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进行组合创新。从纵向来看,要构建由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新业态、文化等紧密连接的创新链条;从横向看,要构建针对每个创新环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紧密连接的创新链条。最后形成横向组合创新与纵向组合创新结合的创新网络,使全面创新成为一个系统,并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技术创新产生最大的商业化效应。比如,由蒸汽机技术衍生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蒸汽鼓风机等,就是组合创新的典型。再比如,超声波技术发明后,被应用到洗涤、探测、熔解、焊接、切割、诊断、钻孔、测量、检验等方面,使得该技术商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通过一项基础技术的创新,在可能的应用领域与现有应用技术结合,能够形成很多种应用方式,创新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
围绕产业生态圈进行组合创新。打造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是目前产业竞争的重要形式,也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形成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往往产业链条、产业生态较为完善,产业的各环节连接紧密,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孵化、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的催生等统筹考量,形成围绕产业生态圈的组合创新。中关村就是一个围绕产业生态圈组合创新的典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聚集着联想、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小米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以百度、亿赞普、百分点、云基地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群。其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显示出以产业生态圈为载体进行组合创新的巨大发展潜力。
围绕复合型人才团队和交叉学科进行组合创新。组合创新需要复合型人才和集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创新团队支撑。由此而言,我省实施人才战略应从整体上进行谋划,从培育引进单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转向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由培育引进单一创新环节的人才和团队转向培育引进由复合人才构成的创新团队。比如,目前在智能汽车发展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智能汽车开发的逻辑次序、人才稀缺性来培育引进人才,首先引进的人才是法国的时尚专家、高级设计人才等。我省在全面创新中,要统筹考虑,从总体上明确创新团队形成的路径,以及创新团队的构成与组合模式,构建起聚集多学科、多环节人才的全面创新团队,以适应目前创新发展新趋势。
推进全面创新需强化政策支持
创新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表现为集成创新,创新的风险性、繁复性不断增加,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推进创新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在国际上,虽然各国政府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和鼓励创新。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都**各类政策来鼓励创新。从推进全面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我省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应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由支持单一环节向支持创新链条与产业生态圈转变,由简单分割式支持向按照不同阶段确定支持强度转变,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转变。
由支持单一环节向支持创新链条与产业生态圈转变。目前创新支持政策更多的是支持技术创新环节,针对产业关键技术设立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进行支持,或者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虽然抓住了创新的关键,但一些企业或科研机构囿于旧的思维方式、技术的单向思维或人才的单一性等因素,对技术开发之后的环节,包括商业化、商业模式、产业新趋势等重视不够,使许多本可能产生更大市场效应的技术远未达到理想效果。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相关部门要将支持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由支持单一技术创新环节转向支持整个创新链条或产业生态圈的创新活动。要进行顶层设计,谋划一批全面创新的链条与产业生态圈并予以支持,形成由技术到产品、企业、业态、商业模式等系统性创新,以使创新产生更大的效益。
由简单分割式支持向按照不同阶段确定支持强度转变。全面创新包括技术需求发现、创新创意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造、成果转化与商业化、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业态等环节。在一个创新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投入结构与强度是不同的,需要政府支持的强度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要根据不同创新阶段来确定支持强度。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创新组织对知识及技术掌握呈现出“深度的加强”和“广度的减少”特征,需要产学研更加紧密合作,政府在制定支持政策时要具体考虑这一情况。
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转变。目前,对于创新的管理分散在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和改革、商业等多个部门,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一个整体,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调推进。因此,相关部门对创新的支持也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转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建议各相关部门建立起协同支持的沟通机制,从整体上谋划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措施等,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合力。
看专业看就业看薪酬,新快报记者梳理近五年毕业生“大趋势”:
一连三天,新快报为考生支招志愿填报及入学逆行“方法论”,事实上对于毕业生来说,选好学校、选好专业只是步入大学的第一步,如何把握大学四年、规划未来则是一个更高的命题,同一个起点因付出多寡,收获各有不同。今日,新快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第三方教育调查机构及广东省教育厅的就业质量报告,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着手,为考生家长提供另一个角度的参考。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黄琼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婷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王上兵
■制图:廖木兴
五年前 “绿牌”就业专业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
对于考生来说,填报大学就读专业,就业非唯一指标,但或多或少影响其作决定。然而,必须要说的是,专业就业大体稳定,但又存在变化。
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连续多年做应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在以往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今年6月其发布近五年“红绿牌”专业榜(备注: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绿牌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小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调查对象为2012届-2016届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每一年的调查样本均超过20万,其中2015年最低为25万,2016年最高28.9万。
结果显示,五年来,“绿牌”专业存在规律的变迁趋势,在四五年前,“绿牌”就业专业还以传统的工科专业为主;到了近两三年,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信息安全、数字媒体艺术等荣登“绿牌”榜单。
具体说来,2012、2013、2014届本科绿牌榜中,矿物加工工程连续三年都是“绿牌”,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审计学在2012-2013年连续两年上“绿牌”;2013-2015届,车辆工程专业也连续三年拿“绿牌”。
2014年开始
软件、网络工程成后起之秀 就业看涨
从调查来看,每一年的绿牌榜,除了有专业的细微变化外,行业与行业之间也呈现规律的变化趋势。
新快报记者梳理调查发现,从2014年开始,地矿、车辆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优势,逐渐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取代。软件、网络、通信工程三个专业,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亮“绿牌”。
分析完全国情况,立足广东本地,新快报记者梳理广东省近年来毕业生情况,发现也存在同样的行业变化趋势。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成为近两年来的“香饽饽”,无论是在毕业生就业率还是初次就业薪酬上,都排在了前列。
从就业情况来看,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对2015年、2016年做的“广东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包括通信工程、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会计、金融、土木工程等。抽样调查显示,两年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率最高。2015年,3397个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达到96.79%;2016年,4114个毕业生就业率达96.93%,其中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6.6%。
2016年
计算机和金融专业就业热 薪资也“壕”
从毕业生就业薪酬来看,广东省2014年-2016年本科毕业生专业平均薪酬最高的前20个专业中,信息安全、侦查学、计算机、软件工程、西班牙语、治安学和运动训练专业都有2次上榜,且近年来薪酬仍呈上升趋势。其中,招生人数最多也是唯一一个招生未减反增的专业,为软件工程专业。
而从广东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来看,软件工程专业首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最高为5038元,其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504元,通信工程位列第三,为4203元。
从全国情况来看,新快报记者对比麦可思的调查发现,其结果与广东的调查有共通之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等专业不仅就业火,毕业生薪资还很“壕”。
今年5月份,麦可思发布《中国2016届大学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其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十大专业跟进调查,这些专业包括财务管理、金融、电气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等。数据显示,就业率排在第一位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二、第三位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分别是93.9%、93.5%。
在薪资方面,全国毕业人数较多的十大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最“壕”。前者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52元,后者为4621元,位居薪酬排行榜前两位。
不仅如此,从该机构对各专业毕业生回访的情况来看,毕业后3年,月收入最高的也是计算机和金融两个专业,其薪酬平均为8665元和7704元。
本周二,百度与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银行、金融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就在上周,京东金融与工商银行启动了全面业务合作,今年3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建设银行牵手。至此,互联网三巨头均已和大型银行达成合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多的组织和个人选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面对挑战。
本周二,百度与农业银行宣布在金融科技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共建金融大脑以及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方向的具体应用,并将围绕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等领域展开合作。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也表示,金融作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双方通过AI Fintech的联合创新,将推动银行业进入智能金融时代。
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开,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二者甚至出现合流、融合之势。
“面对金融科技的汹涌来袭,国内一些嗅觉灵敏的商业银行不但自身在金融科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更主动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董希淼认为,这种合作基于技术层面的互补、信息层面的共享、利益层面的互惠,比以往更全面、深入和持久。“未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互联网巨头拥抱传统银行,对双方来说,都将带来深刻的改变。
“再美好的合作协议,再大的决心,都有可能在落地执行中难产。”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不是看场景和资金,而是看客户与数据,是否共享?共享多少?”包括决策层和执行层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文化差异等方面,都可能成为阻碍合作落地的因素。
薛洪言指出,从中长期合作来看,双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也存在竞争。“现阶段,互金巨头的自营业务与银行业务以互补为主,竞争并非主要矛盾,为二者在科技方面的合作留下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自然发展演变,双方在业务层面的竞争会有多大?这种竞争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技术层面的合作?”他表示,接下来几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大发展,互金巨头与金融巨头的合作将越来越多。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当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我省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进全面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现了创新的本质特征,适应了国际创新发展新趋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效能。
从创新的本质特征看,创新是指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有五种形态:开发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利用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实行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过去我们过多关注单一创新,往往导致创新的效率不高,其放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现在我们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了技术、产品、产业、组织、文化、商业模式、业态、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更加符合创新的本质。
从创新的发展趋势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法宝。著名创新研究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森伯格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例如,苹果公司的成功不单单在于其独特的技术与产品设计,还源于其精准的商业模式创新。他们看到了终端内容服务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发展战略早已从纯粹的出售电子产品转变为提供以终端为基础的综合性内容服务。注重科技创新,同时也注重通过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深度利用新技术,这已是世界创新领域的共识。
从创新效能的发挥来看,全面创新是形成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的企业竞争、区域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应用新技术为目的的全面创新。只有全面创新,才能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使技术创新与其他创新有机组合,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利用各种要素和资源,让创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进全面创新的有效路径
从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实践来看,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有如下几个有效路径:围绕创新链各环节进行组合创新,围绕产业生态圈进行组合创新,围绕复合型人才团队进行组合创新。
人类的许多创造成果来源于组合。英国学者布莱基说过:“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社会规则能成为宪法,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亮的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组织得好的事实能成为科学。”创新也是如此。多种类型创新的组合,或者说组合创新,可以使创新效应最大化。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要途径就是组合创新。
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进行组合创新。从纵向来看,要构建由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新业态、文化等紧密连接的创新链条;从横向看,要构建针对每个创新环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紧密连接的创新链条。最后形成横向组合创新与纵向组合创新结合的创新网络,使全面创新成为一个系统,并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技术创新产生最大的商业化效应。比如,由蒸汽机技术衍生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蒸汽鼓风机等,就是组合创新的典型。再比如,超声波技术发明后,被应用到洗涤、探测、熔解、焊接、切割、诊断、钻孔、测量、检验等方面,使得该技术商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通过一项基础技术的创新,在可能的应用领域与现有应用技术结合,能够形成很多种应用方式,创新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
围绕产业生态圈进行组合创新。打造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是目前产业竞争的重要形式,也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形成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往往产业链条、产业生态较为完善,产业的各环节连接紧密,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孵化、商业模式创新、新业态的催生等统筹考量,形成围绕产业生态圈的组合创新。中关村就是一个围绕产业生态圈组合创新的典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聚集着联想、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小米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以百度、亿赞普、百分点、云基地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群。其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显示出以产业生态圈为载体进行组合创新的巨大发展潜力。
围绕复合型人才团队和交叉学科进行组合创新。组合创新需要复合型人才和集多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创新团队支撑。由此而言,我省实施人才战略应从整体上进行谋划,从培育引进单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转向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由培育引进单一创新环节的人才和团队转向培育引进由复合人才构成的创新团队。比如,目前在智能汽车发展中,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智能汽车开发的逻辑次序、人才稀缺性来培育引进人才,首先引进的人才是法国的时尚专家、高级设计人才等。我省在全面创新中,要统筹考虑,从总体上明确创新团队形成的路径,以及创新团队的构成与组合模式,构建起聚集多学科、多环节人才的全面创新团队,以适应目前创新发展新趋势。
推进全面创新需强化政策支持
创新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表现为集成创新,创新的风险性、繁复性不断增加,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推进创新活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加大对创新的政策支持。在国际上,虽然各国政府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和鼓励创新。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为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都**各类政策来鼓励创新。从推进全面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我省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应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由支持单一环节向支持创新链条与产业生态圈转变,由简单分割式支持向按照不同阶段确定支持强度转变,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转变。
由支持单一环节向支持创新链条与产业生态圈转变。目前创新支持政策更多的是支持技术创新环节,针对产业关键技术设立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进行支持,或者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虽然抓住了创新的关键,但一些企业或科研机构囿于旧的思维方式、技术的单向思维或人才的单一性等因素,对技术开发之后的环节,包括商业化、商业模式、产业新趋势等重视不够,使许多本可能产生更大市场效应的技术远未达到理想效果。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相关部门要将支持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由支持单一技术创新环节转向支持整个创新链条或产业生态圈的创新活动。要进行顶层设计,谋划一批全面创新的链条与产业生态圈并予以支持,形成由技术到产品、企业、业态、商业模式等系统性创新,以使创新产生更大的效益。
由简单分割式支持向按照不同阶段确定支持强度转变。全面创新包括技术需求发现、创新创意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造、成果转化与商业化、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业态等环节。在一个创新周期内的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投入结构与强度是不同的,需要政府支持的强度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要根据不同创新阶段来确定支持强度。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创新组织对知识及技术掌握呈现出“深度的加强”和“广度的减少”特征,需要产学研更加紧密合作,政府在制定支持政策时要具体考虑这一情况。
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转变。目前,对于创新的管理分散在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和改革、商业等多个部门,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一个整体,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协调推进。因此,相关部门对创新的支持也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由单一部门分散支持转向多个相关部门协同支持。建议各相关部门建立起协同支持的沟通机制,从整体上谋划支持全面创新的政策、措施等,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合力。
看专业看就业看薪酬,新快报记者梳理近五年毕业生“大趋势”:
一连三天,新快报为考生支招志愿填报及入学逆行“方法论”,事实上对于毕业生来说,选好学校、选好专业只是步入大学的第一步,如何把握大学四年、规划未来则是一个更高的命题,同一个起点因付出多寡,收获各有不同。今日,新快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第三方教育调查机构及广东省教育厅的就业质量报告,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着手,为考生家长提供另一个角度的参考。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黄琼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婷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王上兵
■制图:廖木兴
五年前 “绿牌”就业专业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
对于考生来说,填报大学就读专业,就业非唯一指标,但或多或少影响其作决定。然而,必须要说的是,专业就业大体稳定,但又存在变化。
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连续多年做应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在以往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今年6月其发布近五年“红绿牌”专业榜(备注: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绿牌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小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调查对象为2012届-2016届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每一年的调查样本均超过20万,其中2015年最低为25万,2016年最高28.9万。
结果显示,五年来,“绿牌”专业存在规律的变迁趋势,在四五年前,“绿牌”就业专业还以传统的工科专业为主;到了近两三年,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信息安全、数字媒体艺术等荣登“绿牌”榜单。
具体说来,2012、2013、2014届本科绿牌榜中,矿物加工工程连续三年都是“绿牌”,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审计学在2012-2013年连续两年上“绿牌”;2013-2015届,车辆工程专业也连续三年拿“绿牌”。
2014年开始
软件、网络工程成后起之秀 就业看涨
从调查来看,每一年的绿牌榜,除了有专业的细微变化外,行业与行业之间也呈现规律的变化趋势。
新快报记者梳理调查发现,从2014年开始,地矿、车辆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优势,逐渐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取代。软件、网络、通信工程三个专业,从2014年开始,连续三年亮“绿牌”。
分析完全国情况,立足广东本地,新快报记者梳理广东省近年来毕业生情况,发现也存在同样的行业变化趋势。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成为近两年来的“香饽饽”,无论是在毕业生就业率还是初次就业薪酬上,都排在了前列。
从就业情况来看,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对2015年、2016年做的“广东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包括通信工程、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会计、金融、土木工程等。抽样调查显示,两年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率最高。2015年,3397个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达到96.79%;2016年,4114个毕业生就业率达96.93%,其中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6.6%。
2016年
计算机和金融专业就业热 薪资也“壕”
从毕业生就业薪酬来看,广东省2014年-2016年本科毕业生专业平均薪酬最高的前20个专业中,信息安全、侦查学、计算机、软件工程、西班牙语、治安学和运动训练专业都有2次上榜,且近年来薪酬仍呈上升趋势。其中,招生人数最多也是唯一一个招生未减反增的专业,为软件工程专业。
而从广东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来看,软件工程专业首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最高为5038元,其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504元,通信工程位列第三,为4203元。
从全国情况来看,新快报记者对比麦可思的调查发现,其结果与广东的调查有共通之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等专业不仅就业火,毕业生薪资还很“壕”。
今年5月份,麦可思发布《中国2016届大学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其对2016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十大专业跟进调查,这些专业包括财务管理、金融、电气工程、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等。数据显示,就业率排在第一位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第二、第三位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分别是93.9%、93.5%。
在薪资方面,全国毕业人数较多的十大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最“壕”。前者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52元,后者为4621元,位居薪酬排行榜前两位。
不仅如此,从该机构对各专业毕业生回访的情况来看,毕业后3年,月收入最高的也是计算机和金融两个专业,其薪酬平均为8665元和7704元。
本周二,百度与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银行、金融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就在上周,京东金融与工商银行启动了全面业务合作,今年3月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建设银行牵手。至此,互联网三巨头均已和大型银行达成合作。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多的组织和个人选择合作,优势互补,共同面对挑战。
本周二,百度与农业银行宣布在金融科技领域开展合作,包括共建金融大脑以及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方向的具体应用,并将围绕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等领域展开合作。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也表示,金融作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双方通过AI Fintech的联合创新,将推动银行业进入智能金融时代。
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开,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二者甚至出现合流、融合之势。
“面对金融科技的汹涌来袭,国内一些嗅觉灵敏的商业银行不但自身在金融科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更主动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董希淼认为,这种合作基于技术层面的互补、信息层面的共享、利益层面的互惠,比以往更全面、深入和持久。“未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
互联网巨头拥抱传统银行,对双方来说,都将带来深刻的改变。
“再美好的合作协议,再大的决心,都有可能在落地执行中难产。”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不是看场景和资金,而是看客户与数据,是否共享?共享多少?”包括决策层和执行层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文化差异等方面,都可能成为阻碍合作落地的因素。
薛洪言指出,从中长期合作来看,双方自营业务与合作业务也存在竞争。“现阶段,互金巨头的自营业务与银行业务以互补为主,竞争并非主要矛盾,为二者在科技方面的合作留下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自然发展演变,双方在业务层面的竞争会有多大?这种竞争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技术层面的合作?”他表示,接下来几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大发展,互金巨头与金融巨头的合作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