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搜罗了了 follow

@soulqq

Followers0

Blogs3

Video0

Comments0

03-31-2014

失眠的发病与体质关系

      体质与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灵枢大惑论》曰:“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歧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円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磨。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暝矣。”卫气的运行受肠胃的大小、皮肤分肉的状态的影响。若皮肉不滑利,则卫气运行就不通畅。因而卫气就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所以导致失眠。
       而此处提出的胃肠大小、分肉状态等都是个体的体质,因此《内经》为失眠的成因及体质相关性奠定了基础。《伤寒论》86条:“蛆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珣,不得眠。”经常流鼻血的人,素体就阳盛内热,感受邪气后,因治疗失误导致火热内炽,扰动心神发生失眠。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素体阳虚者,病后又下之、发汗,导致阳气更虚而不能下潜,浮泛于外而烦躁不得眠。
       《古今医案按选》曰:“如人并无外邪侵扰,亦无心事牵挂,而常彻夜不眠者,其神与精必两伤,大病将至,殊非永年之兆。”失眠患者没有感受外邪,也无情志内伤,其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质虚弱,阴阳、精血不足。
       现代医学也对失眠与体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齐向华对173例失眠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失眠组患者体质构成以躁红质、迟冷质为主。体质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均有相关性。美国亚特兰大精神保健所的科学家对人体脑脊液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体质与情志具有相关性:脾气急,容易激动的人,血菜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同时徐莉萍等人研究发现,原发性失眠患者的血菜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则显著高      于对照组,失眠患者多有存在交感神经功能允进、新陈代谢增高的阳允表现,因此失眠与体质的差异具有相关性。
     欧碧阳对115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失眠症组以气郁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较多见,而平和质、阴虚质、血疲质、痰湿质和特禀质只占24.3%。
杨志敏对辨证为肝郁证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体质调查研究发现,见有7种中医体质,未见有正常质。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气郁质(40.7%),其次是气虚质,再次是阴虚质,之后是痰湿质。转载出处:263医学论文发表网—提供专业的医学论文、医学论文发表辅导咨询服务!263医学论文发表网 http://www.fabiao263.com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