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2017
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口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并衍生出诸如能源、水资源、交通、防灾、环境、教育、卫生、治安、医疗护理等等问题。(138-2655-3501)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涉及投融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业务应用等多个环节以及交通、教育、政务、社区等多个领域,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做好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价值链包括项目发起、项目投资、顶层设计、项目总集成、项目建设与交付、项目运营与运维以及最终使用的7大环节。智慧城市的价值链长,涉及的玩家众多,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设备供应商、城市运营商、系统集成商以及地产商等等都会参与进来。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正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时机才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应用新技术新方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日经BP社研究所《全球智慧城市研究报告》指出,由智慧城市的架构中所发展出来的服务涵括行政服务、家庭网络、医疗保健、生态系统服务、智能城乡、市场营销、智能交通运输产业、能源等八类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新服务,预计到2030年时,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兆美元,并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
委托民间私营企业进行分工,高度提升效率的行政服务。例如美国乔治亚州的沙泉市借助公私合营方式,将包括市民服务中心、网站经营、公共事业招标、税金征收、公共交通网的规划等行政业务,大量外包给民间企业,市府仅聘用5名职员;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机制,掌握外包质量,让市政府运作更有效率。
趋势二:
为医疗、健康与自然共生等方向,提供舒适居住的环境。位于中国最南方的海南岛,利用其东岸的万泉河中州上的乐岛,建设成长期疗养的观光地,除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同时考虑到环境问题,在中州及河川的两岸规定只能行驶电动车,利用太阳能发电或电力发电系统创造再生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建设一个宜人居的新城镇。
趋势三:
提供社群层级而非个人化的服务。过去的行政服务一直是以社群为单位,但随着整合了健康医疗、交通运输、能源等各种服务的平台出现,今后各种服务之间很可能延伸发展出互相结合的新服务。例如车辆共享服务,即是通过有车人士与签约会员,共同使用特定车辆(多人共享一台车),提高车辆运转率,使得所需的车辆总数量减少,减轻环境的负担。
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低碳、更有品质的生活与工作服务,给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手段、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给公共服务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技术与网络的支撑,给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新的技术工具、网络支持、制造方式、商业模式。因此,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追求,研究**难题的对策举措。
源中瑞科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智慧产业技术创新优先安排。第一,加快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尤其是云存储、云计算等云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第二,加快开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安居等)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与智能终端,以形成技术、业务、管理三结合的智慧能力为重点,加强覆盖云、管、端一体化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同时,加强数据综合传输技术的创新,并抓好智能终端装备的开发。第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安全技术的创新,成为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性、高水准的云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