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小冷 follow

@qzone_f2d16cc477

Followers0

Blogs54

Video0

Comments0

04-22-2019

合肥医博肛泰你肚子里的“****”——肠息肉

一般认为大肠癌都不是那种一蹴而成的疾病,他是慢慢由大肠息肉一步一步慢慢演变而来的,而这个时间由于个体差异,大概需要好多年,所以说虽然肠息肉会慢慢演变成大肠癌,但是我们检查出有大肠息肉是无需过度担心,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他。
 
因为其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要确诊肠息肉还得依赖结肠镜检查。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大肠息肉的症状
1、 典型症状: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2、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症状。
3、 诊断
便血或黏液脓血便史。
肛诊或肠镜发现息肉。
钡灌肠见多少不一充盈缺损。
病理检查可确诊。
 
及时切除息肉,阻断癌变之路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性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总之,目前的观点是,一旦发现息肉,建议立即切除,并作病理分析;此后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合肥医博肛泰肛肠医院提醒: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和卫生习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要定期进行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