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2016
食品营养专家李东的“果酒营养与健康”报告解读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营养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营养主要来源于饮食,其中也包括酒类。在目前酒业处于深度调整、饮酒进入理性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健康饮酒的理念广被倡导,低酒度、生态酿造、健康养生的果酒受到更多关注。【果酒招商 http://www.9998.tv/guojiuzs/】
8月13日,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所长兼书记、我市籍食品营养专家李东博士在会议上做了“果酒的营养与健康”报告备受关注。李东教授从“关注营养的社会背景”、“酒类的营养价值”、“营养学家的饮酒建议”和“我国酒类的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科学、专业的阐述,我们重点对报告中与广大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前三部分进行解读,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关于果酒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关注营养的社会背景
“果酒的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正经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由治病医学转向保健医学,由关注人类疾病转向关注人类健康,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二次卫生革命是指防治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目标的革命,通过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三种“武器”,以健康教育、自我保健为对策,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4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全国有2亿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千万人肥胖、4千万人血糖异常。从2004年到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没有得到本质性改善,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但2012年至今这种趋势没有减弱,反而急剧上升。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左右居民死亡,其中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超过80%,是发达国家的4-5倍。39年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还被称为“富贵病”,但现在已成临床常见病,近十年“富贵病”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发病时间大大提前,城市、农村发病状况趋同。仅2015年北京市的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就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7%。【果酒招商 http://www.9998.tv/guojiuzs/】
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2.22亿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1.44亿人,占总人口10.5%,这意味着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
2006年《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将营养工作纳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年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方向,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从2013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发文,到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的通知,再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这些围绕我们国家重大问题的相关政策均强调了要以全民健康为目标。
国际经验证明,高效经济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体系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以及40%癌症,可减少患者近一半的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李东表示:“遗传目前还无法干预,但营养、运动、环境、心理这健康四大基石中,营养是物质基础。我们要关注营养,追求健康。”
美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要强制标示15项内容,而中国目前一共强制标示5项内容。“食品营养专家们的长期实践证明,通过食物营养可以干预人体健康,食品工业的核心价值是注重营养,追求健康。”李东如是说。
果酒的营养价值
果酒―――是以新鲜水果为原料,在保留水果原有营养成分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发酵或人工添加酵母菌发酵而酿造出的具有营养作用的饮料酒。与白酒、啤酒等其他酒类相比,果酒的营养价值更高,因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能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它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如va、vd、ve、vb1、vb2、vb3、vb5、vb12、维生素c)及铁、钾、镁、锌等矿物元素。【果酒招商 http://www.9998.tv/guojiuzs/】
据李东介绍,合理饮用果酒产品对健康有益,比如能调解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人体神经、免疫、分泌系统健康,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胆固醇吸收,抗氧化,预防癌症,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等。
8月13日,由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所长兼书记、我市籍食品营养专家李东博士在会议上做了“果酒的营养与健康”报告备受关注。李东教授从“关注营养的社会背景”、“酒类的营养价值”、“营养学家的饮酒建议”和“我国酒类的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科学、专业的阐述,我们重点对报告中与广大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前三部分进行解读,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关于果酒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关注营养的社会背景
“果酒的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正经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由治病医学转向保健医学,由关注人类疾病转向关注人类健康,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二次卫生革命是指防治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目标的革命,通过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三种“武器”,以健康教育、自我保健为对策,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004年国家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全国有2亿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千万人肥胖、4千万人血糖异常。从2004年到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没有得到本质性改善,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但2012年至今这种趋势没有减弱,反而急剧上升。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左右居民死亡,其中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超过80%,是发达国家的4-5倍。39年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还被称为“富贵病”,但现在已成临床常见病,近十年“富贵病”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发病时间大大提前,城市、农村发病状况趋同。仅2015年北京市的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就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7%。【果酒招商 http://www.9998.tv/guojiuzs/】
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2.22亿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1.44亿人,占总人口10.5%,这意味着我国正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
2006年《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将营养工作纳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年党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方向,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从2013年12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发文,到2014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的通知,再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计划,这些围绕我们国家重大问题的相关政策均强调了要以全民健康为目标。
国际经验证明,高效经济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体系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以及40%癌症,可减少患者近一半的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李东表示:“遗传目前还无法干预,但营养、运动、环境、心理这健康四大基石中,营养是物质基础。我们要关注营养,追求健康。”
美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要强制标示15项内容,而中国目前一共强制标示5项内容。“食品营养专家们的长期实践证明,通过食物营养可以干预人体健康,食品工业的核心价值是注重营养,追求健康。”李东如是说。
果酒的营养价值
果酒―――是以新鲜水果为原料,在保留水果原有营养成分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发酵或人工添加酵母菌发酵而酿造出的具有营养作用的饮料酒。与白酒、啤酒等其他酒类相比,果酒的营养价值更高,因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能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它含有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如va、vd、ve、vb1、vb2、vb3、vb5、vb12、维生素c)及铁、钾、镁、锌等矿物元素。【果酒招商 http://www.9998.tv/guojiuzs/】
据李东介绍,合理饮用果酒产品对健康有益,比如能调解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人体神经、免疫、分泌系统健康,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胆固醇吸收,抗氧化,预防癌症,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