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2020
睡眠的需要,你了解多少?
2020年,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在新型冠状肺炎发生以来,全国人民都在积极抗击疫情,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做好最基本的预防之外,更多的就是宅在家里,除了吃饭,打游戏之外,更多的是睡觉,睡觉,还是睡觉,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睡眠的需要,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带着这些疑问,吉林卫生人才网小编就系统的为大家总结一下睡眠的需要。
睡眠是一种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对周围环境可相对的不做出反应。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需要睡眠,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可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这样人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劳动或其他活动。睡眠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睡眠的需要有哪些呢?
对睡眠的需要因人而异。睡眠量受年龄、个体健康状况、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24小时中大多处于睡眠状态,1周以后为16~20小时;婴儿为14~15小时;幼儿为12~14小时;学龄儿童为10~12小时;青少年为8~9小时;成人一般为7~8小时;50岁以上平均7小时。疲劳、怀孕、术后或患病状态时,个体的睡眠需要量会明显增加;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也长;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多于瘦者。各睡眠时相所占时间的比例也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青年期和老年期逐渐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睡期和浅睡期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睡眠的特点是早睡、早醒且中途觉醒较多,与年龄增长睡眠深度逐渐降低有关。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的睡眠时间减少,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Ⅳ期时间的减少;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增多;慢波睡眠第Ⅰ、Ⅱ期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
相信通过吉林卫生人才网小编的解读,大家对睡眠的需要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一部分也是历年事业编以及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
睡眠是一种周期发生的知觉的特殊状态,由不同时相组成,对周围环境可相对的不做出反应。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任何人都需要睡眠,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可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这样人才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劳动或其他活动。睡眠对于维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睡眠的需要有哪些呢?
对睡眠的需要因人而异。睡眠量受年龄、个体健康状况、职业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24小时中大多处于睡眠状态,1周以后为16~20小时;婴儿为14~15小时;幼儿为12~14小时;学龄儿童为10~12小时;青少年为8~9小时;成人一般为7~8小时;50岁以上平均7小时。疲劳、怀孕、术后或患病状态时,个体的睡眠需要量会明显增加;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也长;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多于瘦者。各睡眠时相所占时间的比例也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青年期和老年期逐渐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睡期和浅睡期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睡眠的特点是早睡、早醒且中途觉醒较多,与年龄增长睡眠深度逐渐降低有关。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的睡眠时间减少,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Ⅳ期时间的减少;睡眠过程中醒来的次数增多;慢波睡眠第Ⅰ、Ⅱ期所占的睡眠时间增加。
相信通过吉林卫生人才网小编的解读,大家对睡眠的需要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一部分也是历年事业编以及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