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M follow

@qzone_3170cd4d37

Followers0

Blogs52

Video0

Comments0

03-29-2020

日本值得学习的15个环保细节

1日本楼顶的雨水收集装置,雨水通过木板缝隙进入过滤层,经过过滤后被收集成冲厕所的生活用水。
2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图为小学生垃圾分类教育。一只袜子是“可燃物”,成双且没破的袜子则是“旧衣料”

3日本的洗手池是和马桶连在一起的,洗手的水会流到马桶中储存,可以冲马桶,以便水的二次利用,这一小小的设计,每年为日本省下的水资源超乎想象。

学日语到东经HTTP://WWW.TOKEI.CN
4有油的碟子要先用废报纸(日本的油墨是大豆做的)擦干净再拿去清洗,这样有三个好处:

会减少洗涤剂使用,减少让难分解的油污进入下水道,节约水。
5日本超市里的装菜的塑料盒会被主妇们带回家。她们把菜拿出来后,会把塑料盒洗干净,自觉送回超市。

6日本掀起我筷运动。就是自带筷子就餐。自备筷子非但能获得优待,吃完饭后,服务员还会上前来问:“要我帮你洗筷子吗?”
7日本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令,像下面这张图的宣传画或标语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而因为乱扔垃圾被罚款甚至起诉的案例也确实存在。

8丢弃家具等大型垃圾和电器产品是要付费的。尤其是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是要支付处理费的,比如丢弃一台冰箱要支付1万日元左右,大约相当于700元人民币。处理的废电器,电线会捆绑在电器上。

9日本当地有kuru-kuru店铺,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免费交换用过的东西。另外许多家庭也会把不要的东西放在门口,上面写个字条,希望有需要的人拿走! 其实欧美等国家也是如此,比如他们流行在freecycle上送给需要的人,是一个免费赠送或者求赠送闲置的网站,昨天和国内朋友聊起,听说中国也有分类似的网站(应用)了,名叫有肉,英文名叫YouRole,其实这种模式是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物物交换的环保行为。

10日本清洁工工作非常仔细。这是东京的青山,一个清洁工正在用白毛巾仔细地擦拭着路边的消防水龙头。我进了旁边的一家商店,出来的时候这位老哥还在专注而认真地擦着,全然不管身边的人和事。非常忘我。

11城市绿化是日本治污的重要手段,东京等许多城市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

12日本的垃圾分类说明书。垃圾分类非常细致,几近变态。比如塑料瓶要把盖子拧下来,腰封拆下,瓶体、瓶盖、腰封要放到不同的袋子里才可以,瓶体要求踩扁。如果你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分错了垃圾,会得到一份大礼包,上面贴着一张黄牌警告,这份大礼包就是你分错的垃圾。

13日本吸烟的人不少,他们外出都随身带着塑料或金属做的烟灰盒,绝不随地丢弃烟蒂。日本街道上也没有垃圾桶,因为他们在路上产生的垃圾都得带回家。日本女孩子随身挎的名牌包包,会惊讶地发现,里面除了化妆品之外,还有购物小票、空瓶子等垃圾。

14日本的公厕都提供免费卫生纸。在这些卫生纸上,打印着一行小字:这些卫生纸都是利用回收的车票做成的。

15“全球最严格”的尾气排放规定,要求汽油和柴油中含硫量降至10ppm(百万分比浓度)。

ps:这些细节背后,既是法律,又是文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原因是在环境方面,日本可以说是死过一次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历了快速经济增长期,全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被称为四大公害的痛痛病、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四日市病,就有三起和重金属污染有关。因受害者团体、律师团体、专家学者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促成日本公害基本法制定,也推动了日本环境省地位的建立。从而在法律和宣传上下功夫,才有了今天。关于垃圾回收,日本就先后制定了《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利用法》《汽车再循环利用法》《小型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促进法》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