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丁子香 follow

@qzone_2ae9e4f17c

Followers0

Blogs12

Video0

Comments0

05-14-2016

人生病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降低几率?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一百多个医学专家对人类进行长达十年的研究,总结出人类产生疾病的三大主要原因:第一:体内毒素的积累第二:系统的失调第三:营养的缺乏或不均衡一:体内毒素的积累:(一)环境的污染。空气污染:根据科学家测试一平方公里的空间含一吨的灰尘 汽车的尾汽 工厂的废气等。水污染:自来水机构水处理方式:明矾沉淀: 产生硫酸铝 患老年痴呆症。漂**消毒: 产生氢氧化钙患结石病。氯杀菌:产生三卤甲脘 是致癌物。食物的污染:色素: 卤菜等 用色素染出来好看。激素: 鸡鸭鱼水鱼等 用激素药物喂养。农药: 稻谷等须要用农药杀灭病虫害 农药在人体的潜伏期有二十年。化肥: 切断了人体与土壤之间的良性循环。我们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和食品精细的同时 给人带来了现代病文明病。(二)新存代谢的废物。大肠的宿便:胃接纳食物 小肠吸收营养 大肠排泄 如果人超过二十四小时不排泄 在大肠内就产生宿便 宿便是万病之源 当宿便发酵或产生其他化学反应时 就会在人体产生三十六种毒素 引发179种疾病。例如:消化系统疾病: 便秘痔疮食道癌胃癌胃炎肠道疾病等。影响皮肤美容: 黑斑黄褐斑等。泌尿系统: 肾病肾小管酸中毒 血尿肾功能衰竭等。(三)过剩的营养。高脂肪: (油肥肉) 肥胖 心脏病 结肠癌乳腺癌心脑血管疾病人禁食。高蛋白: (鱼 肉 奶 蛋 豆 动物内脏类)可导致**疾病.皮肤过敏。高糖: (糖类食物)产生饱腹感,糖份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影响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引起人体内分泌失调 引发多种慢性疾病 如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 龋齿 近视 佝偻病等。(四)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产生其它的疾病 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我国每年有二十万人死亡。先天性的耷哑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很多先天性的耷哑人就是由于链霉素的毒副作用所导致的 四环素导致牙齿灰暗。安眠药的副作用: 对肝肾脑的直接毒性作用 产生依赖性与耐药性 记忆力的损伤。减肥药的副作用: 药物减肥可引起嗜睡 胃肠道不适 性欲下降 心悸 焦虑 失眠 等症状。骨刺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对胃和**产生疾病。(五)磁场。电视机 电脑 手机等电器设备。俄罗斯的一个专家通过测试:用两部手机通话半小时 中间放一个鸡蛋煮熟了。(六)情绪。人都是有感情的离不开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情绪的变化 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 使脏腑气机逆乱 气血失调 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而七情的产生是由于我们的衣 食 住 行 环境 各项竟争 工作压力大 人际 家庭 上下级 同事 朋友 夫妻关系等因素所致。喜伤心喜为心志 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 抗病能力提高 心主血而藏神 喜伤心 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脏 但暴喜过度 又可使心气涣散 甚则失神狂乱等症。怒伤肝怒为肝志 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 会使人患上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怒伤肝 表现为肝失疏泄 肝气郁积 肝血瘀阻 肝阳上亢等病证。思伤脾人的思虑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 思虑过度则气结 伤神损脾 暗耗阴血 心神失养则心悸 健忘 失眠 多梦 气机郁结阻滞 脾则运化无力 胃的受纳腐熟失职 便会出现纳呆 脘腹胀满 便溏 食欲下降 妇女经期紊乱等症。忧伤肺肺是表达人的忧愁 悲伤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 人在悲伤忧愁时 可使肺气抑郁 耗散气阴 出现感冒 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 斑秃 牛皮癣面部皱纹增多等。恐伤肾恐伤肾 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 使得肾气下陷 二便失禁 遗精滑泄 严重的惊恐 还会导致人的死亡。不同的情志刺激 可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 使人体气机紊乱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而脏腑气血的变化 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这些器官的正常运动都要靠气血畅通来维持。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精细物质 血则来源于脾胃 运动消化水谷精华后经心肺运化而变成血。血的流动运行要靠气的推动 气的运动即脏腑的功能活动又要靠血来滋养。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愤怒时要制怒;过喜时要收敛;悲伤时要转移;忧愁时要释放;焦虑时要消遣;惊慌时要镇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随遇而安,泰然处置。二:系统的失调.中医:五脏六腑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即正气不足,二是外界致病因素过于强大---即邪气过盛。可见,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那么,邪正盛衰与病机虚实有什么关系呢?《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概括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实的病机主要是邪气盛;虚的病机主要是正气虚。然而疾病的种类极多,疾病的过程亦较复杂,使邪正之间的盛衰变化呈现错综复杂。病机或实或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是,临床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或虚或实;而在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实,所以临床分析病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不变的,在一般状况下,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痊愈或好转;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可以导致死亡。此外,若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则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或邪祛而正气不复等情况,这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久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泌尿系统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我们人体是由八大系统构成 把八大系统比如八匹马拉马车 如果有一匹马失前蹄 就会影响整驾车的运行 又如汽车发动机 如果有一个汽缸不工作 同样影响整个发动机的动力。三:营养的缺乏和不均衡根据我国政府颁发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我们人体赖以生存的七大营养素:我们每天须摄入:油脂: 25克奶制品:50-100克 蛋白质: 20 %豆制品:50-100克 脂肪: 15%肉类: 50-100克 维生素: 1%鱼虾类:50克 矿物质: 5%蛋类: 25-50克 纤维: 0%蔬菜: 400-500克 炭水化合物: 2%水果: 100-200克 水: 55% -65%谷类: 300-500克这样才能平衡我们人体的所需营养素 使身体的内环境趋于稳态 何况我们根本没有按照这个指南去做 而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去吃 这样不能满足人体对七大营养素的摄取 就导致了营养的缺乏和不全面 中国营养学会强调指出正确的饮食应该是:全面 均衡 科学 适量 不可一味单一地补充某一种营养素。人和其它生物一样 都离不开生 长 壮 老 死 的自然规律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 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素存在 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 延缓衰老 以至避免夭亡 其关键就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改善健康状态 健康的人需要预防 亚健康的人需要保健和预防 患病的人同时需治疗保健和预防 也就是说没有病时要预防疾病的发生 若已经生了病要尽早治疗 阻断疾病的发展 驱除潜伏于体内的种种危险因素。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