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2017
老北京胡同·忆那年儿金秋
http://www.siheyuan.cc/
柳荫街的口袋胡同形成于明代,再早年是元大都运粮的积水潭水域。明代积水潭失去了运粮功能,水位降低,在通往北海沟渠上架设李广桥,河两侧高地陆续有了民宅和王府。
24号院是个宽敞整洁、有回廊的典型四合院,院门是两米多高双开的红漆大门。雕梁画栋的前廊下,是花岗岩的五级台阶。聚在一起的小孩子,常在台阶上玩。据说,这座宅子原来住的是一个大户。
我们院内种着两棵杏树,两棵梨树,还有几棵枣树。金秋时节,大人们在树上采摘,或者用竹竿子在树下打枣,我们这些异常兴奋的小孩子,负责收敛果实,送到指定的地点集中。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很自觉,谁都不随便品尝,更不会放入兜中。
集中的果实,按每户孩子的多少分配,家家户户都有。拿着盛满果实的竹篮子,一家一户去敲门。送上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收获的是一个个微笑。那是孩童时代的一种享受,是一种年年的企盼。
院内大叔还养着很多鸽子,种着石榴树、夹竹桃、白玉兰、无花果、荷花。在他屋子墙根下的大木盆里,还有龙井、望天、水泡、红帽子各色金鱼。从春到秋,我们的院落鲜花盛开,像个大花园。到了冬天,大叔怀里的葫芦会经常发出蝈蝈的鸣叫。
顺益兴四合院工作人员介绍,柳荫街(旧金丝套地区)469个院落遍布其间,其中约30%为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大、中、小型兼备,多百年以上,有的更为久远。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北京胡同的精华。
柳荫街现在属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这里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赵爱萍五位元帅和将军的故居。马路东侧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恭亲王府,马路西侧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醇亲王第七子载涛府,又称涛贝勒府。1925年卖给了英达的曾祖英敛之办的北京四大教会大学之一辅仁大学。1950年收归国有。现在是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和北师大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