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2015
P2P与上市公司, 如此配对真的好么?
过去的几个月,P2P成为资本“红人”,上市公司收购、投资P2P的新闻络绎不绝。互联网金融概念股市值在大幅上升的同时,网贷平台的估值也“水涨船高”。
抱上了上市公司的大腿,P2P就可以“有背景有钱有资源”。而上市公司也能趁机在股海里大捞一笔。即使重组并购不成,也能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炒作股价,何乐而不为呢?
早在4月13日,熊猫金控公告称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你我贷的51%股权,让笔者困惑的是熊猫金控已经有一家P2P平台了为何还要收购你我贷。
很多平台老总都曾对笔者抱怨过盈利难,倘若一家平台上线只有一年,几乎都是在烧钱。单靠手续费、账户管理费等服务费用如何支撑一家平台的运营?更何况还要覆盖不良!当前股市行情好,上市公司手中有钱,而互联网金融概念受到热捧,自然成为较好的接棒者。
何况现在行业内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为了扩大知名度,平台拼命烧钱营销,然后进入风投或上市公司的法眼,成功青睐,再烧钱,这个死循环至今还没见哪家平台找到突破口。
虽然上市公司的介入、风投的资本加码,都对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可是对于平台负责人而言,坚守“卖艺不卖身”应该是底线。倘若觉得自己傍上大款就可以套现走人,这样的平台也难获取投资者的信任。毕竟,每一次股权稀释都是在透支未来。
有的时候,别走的太快,也要等等你的灵魂。
抱上了上市公司的大腿,P2P就可以“有背景有钱有资源”。而上市公司也能趁机在股海里大捞一笔。即使重组并购不成,也能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炒作股价,何乐而不为呢?
早在4月13日,熊猫金控公告称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你我贷的51%股权,让笔者困惑的是熊猫金控已经有一家P2P平台了为何还要收购你我贷。
很多平台老总都曾对笔者抱怨过盈利难,倘若一家平台上线只有一年,几乎都是在烧钱。单靠手续费、账户管理费等服务费用如何支撑一家平台的运营?更何况还要覆盖不良!当前股市行情好,上市公司手中有钱,而互联网金融概念受到热捧,自然成为较好的接棒者。
何况现在行业内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为了扩大知名度,平台拼命烧钱营销,然后进入风投或上市公司的法眼,成功青睐,再烧钱,这个死循环至今还没见哪家平台找到突破口。
虽然上市公司的介入、风投的资本加码,都对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可是对于平台负责人而言,坚守“卖艺不卖身”应该是底线。倘若觉得自己傍上大款就可以套现走人,这样的平台也难获取投资者的信任。毕竟,每一次股权稀释都是在透支未来。
有的时候,别走的太快,也要等等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