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2019
科创板受理企业极少数公司形成研发成果 科创板开户
2018年,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研发费用合计81.83亿元,这些巨额投资到底有多少产生了成果?
“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有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处理方式。”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说,由于科创板公司研发多处于早期阶段,所以一般将研发支付进行费用化处理。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仅中微公司、微芯生物、国盾量子、心脉医疗等4家公司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其余88家公司均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这意味着多数科创板公司的研发工作都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成果。
前述创业板公司财务总监指出,一些研发出众的公司通常都是采用费用化处理。以A股创新企业代表——恒瑞医药为例,2016-2018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1.84亿元、17.59亿元和26.70亿元,该公司全部在当期进行了费用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拟科创板受理企业关于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少数公司披露的研发费用信息仍无法获得职工薪酬、材料设备费、委托开发费、差旅费等情况。
此外,在已披露的研发费用构成中,有的公司将股份支付费用进行单列,有的公司则未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公司披露的职工薪酬中看不出是否包含职工福利。
“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有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处理方式。”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说,由于科创板公司研发多处于早期阶段,所以一般将研发支付进行费用化处理。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仅中微公司、微芯生物、国盾量子、心脉医疗等4家公司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其余88家公司均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这意味着多数科创板公司的研发工作都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成果。
前述创业板公司财务总监指出,一些研发出众的公司通常都是采用费用化处理。以A股创新企业代表——恒瑞医药为例,2016-2018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1.84亿元、17.59亿元和26.70亿元,该公司全部在当期进行了费用化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拟科创板受理企业关于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92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少数公司披露的研发费用信息仍无法获得职工薪酬、材料设备费、委托开发费、差旅费等情况。
此外,在已披露的研发费用构成中,有的公司将股份支付费用进行单列,有的公司则未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公司披露的职工薪酬中看不出是否包含职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