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鹿啦啦777 follow

@kz12374929

Followers0

Blogs11

Video0

Comments0

09-03-2019

以人为本,看卢俊卿如何定义幸福企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独角兽企业加速器”,天九共享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天九共享”)自1991年成立以来,已成功孵化100多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
其独特模式在于通过整合全球的资源,为企业家们打造一个共创、共享、共赢的平台,实现“抱团发展,联盟制胜”,共享“蚂蚁变大象”的价值。
不仅如此,在管理运营方面,天九共享摒弃了互联网企业的“996”工作制,其首创“四六工作制”,员工每周只上四天班,每天工作六小时,80%以上员工享受候鸟式工作。
《中国经营报》:你曾提出“幸福企业”建设理论,你如何定义“幸福企业”?
卢俊卿:“幸福企业”其实有两层意思。对于员工而言,来到公司,希望获得职位、薪酬、荣誉,这些用最简单的话讲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需要;对于企业,则要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
这个定义我相信没问题。以人为本,经营人心,那么员工就会热爱公司,也就愿意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公司。天九共享在1997年就确定了经营理念是经营人心、经营智慧、经营文明。经营人心,就是要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而顺应人心才会得人心。
《中国经营报》:你看到的,员工们精神面貌什么样?
卢俊卿:我们的员工其实不像打工者,更像创业者。很多企业都讲奋斗,但是让员工每天十七八小时在工作,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奋斗,我不主张。我们往往忘了,奋斗是手段,而幸福才是目的。
其实,奋斗途中,工作的成就感也是享受幸福的一个过程,我们关键是建立了一套针对员工的管理机制“企业家孵化器”,2005年开始实施,已经做了14年。这是我们最为可贵的。它提供了一个保障,把员工奋斗之后的结果,展示地清清楚楚,每个人在为自己工作,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整个公司员工的精神面貌就跟其他的公司不太一样,我们主管6000个员工跟管1个人一样。我们就是依靠制度来管理。
《中国经营报》:能否介绍一下企业家孵化器如何对员工产生激励?如何打破了固定薪酬制?
卢俊卿:在企业家孵化器制度内,每个员工的职位、升降、荣誉是制度说了算。从2005年实施时,先是从销售、项目研发这些容易量化的板块进行尝试,今年开始全集团实施,包括财务、行政等后台部门也是如此。
至于薪酬,底薪是必须的,但我们有创新,推行五维绩效考核法。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员工连续三个月达到了我们绩效分的平均数,那就能够升一级,工资、荣誉跟着增长。但是如果他连续两个月都没有达到平均数,按照制度那就会降一级。
这个管理制度与员工的资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人都一样,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在这种机制下,员工就愿意努力工作,对员工而言,是压力,更是动力。
《中国经营报》:为何制定“四六工作制”?
卢俊卿:有几个原因。确实我们看到很多员工起早贪黑不容易,尤其是北漂,住的远、条件也差,有孩子的,早上、下午还得接送孩子,都有很多生活压力。我们觉得,如果能多给员工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工作没什么影响的话,就愿意这么做。前提是,我们有企业家孵化器制度保障了员工有奋斗精神,那么无论他人在哪里,都会想到公司的事,一些效率更高的员工,其实四六制下,是一定能够完成工作的。另外,现在信息化手段在不断发展,我们也在推进智慧天九智能办公系统,员工拿着手机就能随时办公,那么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在公园工作?
根据我们的实施结果,四六工作制并没有影响公司发展。我们2016年1月份开始尝试,这几年下来公司反而还得到了迅猛发展。
我们的制度比较人性化。我觉得,一个好的管理不是看管行为,关键在于引导思维。员工爱公司,有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动力,那么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这是制度自信。
《中国经营报》:小企业把“幸福企业”作为理念,是不是就不适合?
卢俊卿:其实这跟企业大小没关系,关键是老板的初心。
老板的初心是单纯为了赚钱,还是想开创一份事业,在我看来这两种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把员工当做帮助自己实现挣钱目标的工具,公司难以持续发展。天九共享也希望挣钱,把事业做大,但是我知道这个事业是谁做出来的,员工是财富的创造者,那么我们挣的钱首先要去回报员工,分享给他们,首先要让他们幸福。
其实幸福与否主要是在于老板的心意。只满足员工薪酬需求,轻则企业员工幸福感低,重则企业不会有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人心背向,它决定一个企业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不能经得起考验,这时如果人心齐,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企业就能挺过去;人心一散,企业就完了。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