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2018
84岁偏瘫老人摔倒骨折,赫尔森“MDT”专家团队高效救治
http://www.hes120.com
近日,84岁高龄的王奶奶在四川赫尔森康复医院成功完成了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家属一直深有感慨:“之前真担心这一摔,我妈再也救不回来了,没想到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她可以坐,还可以下床走,真的太感谢四川赫尔森康复医院外科的医生了……”
术后一周,王奶奶已经可以下床活动
据悉,现在王奶奶的病情稳定,已经能够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行走活动了,为帮助老人快速康复,我院专家团队还为其量身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避免老人因为术后长期卧床发生相关并发症。
CT影像显示,王奶奶的骨折十分严重
这种骨折,
65岁以上老人死亡率高达50%
1月26日,王奶奶在外行走时因不慎摔倒,当即感到左髋部疼痛难忍,行动严重受限。随后被家人紧急送到我院求治,经检查后诊断为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由于王奶奶年龄大,自身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且在5个月前突发脑溢血,遗留下左侧偏瘫后遗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十分危重。
外科主任梁忠表示,髋关节骨折是高龄老人的常见病,其中跌倒是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很多老人在髋关节骨折后选择保守治疗,其实这埋藏着巨大隐患。因为卧床三个月,一些并发症就会接踵而来,如压疮、肺炎、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王奶奶的女儿说,由于母亲高龄,并伴有多种疾病,救治风险高,在家附近的医院都建议他们去更有把握的医院,这让他们家属是一愁莫展,十分着急。
随后老人的女儿多方打听,经人介绍后,带着王奶奶来到了四川赫尔森康复医院,入住外科进行就诊。
手术顺利开展
病情危及,
多科室联合会诊迎接挑战
由于王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和脑溢血后遗症,我院外科团队本着快速康复治疗的原则,迅速为老人做了相关术前检查与评估后,结合老人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以改善王奶奶预后及生活质量。
由于王奶奶年龄较高,家里人犯了难:不手术吧,很难闯过卧床这一关;手术吧,这老人“胯骨”骨折了,手术太危险了吧?
为让家属放心,外科在请示院领导后立即邀请脑病科、心内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麻醉科和康复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评估手术的可行性。专家一致认为患者有手术指标,但手术风险高。
作为本次手术的主刀医生,骨科主治医师阙俊杰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征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及支持,为能够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决定马上为王奶奶实施“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医院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协调下,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对老人积极护理、24小时监护,术后一周王奶奶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帮助老人尽早康复
手术成功,
术后康复助力老人恢复健康
老人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手术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快能够下地,从而避免了诸多卧床并发症,相比保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王奶奶接受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3天就下地行走了,同时积极接受专家团队制定的术后康复治疗方案,术后一周开始进行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很快就能恢复到之前的生活状态了。
当然,高难度的手术完成后,精心的护理也必不可少。外科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除每日进行常规护理以外,还根据老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了良肢位摆放、定时翻身、低脂饮食、预防跌倒等一系列护理方案,帮助老人快速康复,也得到了患者家属的好评。
最后,主刀医生阙俊杰提醒广大老人群体,很多老人以及家属都不理解手术的意义,总觉得保守治疗更安全,其实这是错误的。长期卧床,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最凶险的是血栓,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压疮。总的来说,病人如果可以早期活动双侧下肢,能下地最好,即便不能下地,在病床上活动也很好,就可以明显降低髋部骨折的老年人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