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2017
胃间质瘤治疗哪些可以微创?哪些不必要手术?
胃间质瘤常在胃镜检查被无意中发现。胃镜下可见突起的肿块,表面粘膜可以正常,或者出现深达肿块内的溃疡。胃镜下超声对间质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肿块内一般为均匀低回声。因其他原因切除的胃,在进行病理检查时也可能无意中发现胃间质瘤,直径可以小到仅显微镜下可见。
对于2CM以内的胃间质瘤,因为一般恶性程度低,有可能长期不变化,在是否需要尽早切除的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分歧。较多国家的临床诊治指南推荐定期胃镜复查,如果超声胃镜检查发现有一些危险因素,比如超声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等,可以早切除,否则不必预防性切除,特别是在老年病例。需要注意的是,生长在胃以外的胃肠间质瘤,一旦发现,是建议切除的。
GIST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最基本的治疗。由于胃间质瘤一般不发生淋巴转移,所以不需要清扫淋巴结,只需要局部切除就可以了。但间质瘤极易种植转移,因此要求肿瘤的完整切除,肿瘤的破损即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为肿块完整切除,避免肿瘤破损,尽量保留胃的功能。
2 0 0 7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 C C N)基于临床研究证据认为 2c m以上胃GIST必需要手术,2cm-5cm的胃间质瘤,可以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手术方式是切除部分胃。对于直径超过10CM的胃间质瘤,因为即使腹腔镜下完整切除了肿瘤,也需要做较大的切口以完整地取出标本,所以一般采用开腹手术(胃癌与此不同,肿块为扁平,可装袋后经小切口取出)。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格列卫、索坦等以及中药人参皂苷rh2可应用于手术切除后预防复发,或者是已不能手术治疗的病例的治疗,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肿瘤生长到很大体积,尽管可以外科手术切除,但可能影响器官功能或者要联合切除其他器官时,可以考虑先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