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19
舌癌化疗后应吃什么调理身体
患有舌癌对于患者们来说除了对健康的影响,比较大的威胁就是对生命的影响了,化疗是治疗舌癌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的治疗,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不过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常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进食状况,身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弱,因此一定要重视患者的饮食,那舌癌化疗后应该吃什么调理身体呢?
舌癌患者化疗后身体往往比较虚弱,再加上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也会下降,食欲不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很容易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此时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多补充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紫甘蓝、花菜、苹果、猕猴桃等,多喝水,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应经常更换食谱,注意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如果患者白细胞喝红细胞下降,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益血功效的食欲,以改善患者的状况。
舌癌患者在化疗后注意饮食的调理,虽然能改善体质,增强体能,但饮食的作用毕竟有限,患者还是应配合中医药的治疗。中医治疗舌癌讲究辨证施治,对于化疗后的患者,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为原则,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患者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缓解化疗所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提高患者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另外中医本身具有抗癌的功效,能够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防止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加强预防性的治疗,对于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有积极的作用。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选择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着。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针对这三大病机,袁希福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通过采取“扶正”“通淤”“排毒”三大对策,结合肿瘤发病的不同程度、肿瘤存在的不同部位及患者的不同身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多数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一例例真实案例,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赢来好口碑:
案例1:余君安(化名),男,24岁,右舌癌,洛阳市嵩县人
病人于2010年12月7号在郑大一附院确诊为右舌癌,随即行舌颌颈联合手术,术后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病情也并没有好转,身形消瘦,不愿意再接受化疗。后来经人介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对治疗肿瘤效果非常好,于2011年3月16号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此时精神睡眠可,消瘦,乏力,二便可,脉不齐。袁院长详细的了解余君安的病情之后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回家后余君安每天坚持服用中药,一个月后复诊,余君安每天的饮食增加,脉数,心率111次每分。自身感觉到饮食不断增加了,体力也慢慢恢复了。于是坚持在希福中医院服用中药,后5月11号去希福中医院复诊,精神睡眠饮食可,乏力,余无明显症状。后来一直坚持服用了半年多,全身不良症状消失,到医院检查病灶非常稳定,患者无不良症状。之后袁院长叮嘱患者每年定期巩固,病情没有复发,生活如常人。
案例2:步传军(化名),男,49岁,舌癌,河南封丘人
2008年9月在北京市口腔医院确诊为舌癌。并在院方专家的建议下行舌下黑色瘤冷冻术,并在当地医院(新乡三附院)配合化疗,2009年5月份出现右颈转移,在北京市口腔医院进行手术切除,2010年5月又出现左颈部转移,遂到省肿瘤医院进行求诊,省肿瘤医院专家束手无策,给患者进行输消炎针、营养针等姑息治疗,患者已对治疗没有任何信心。
但患者家人不愿放弃,四处打听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效果不错。于是患者于2010年9月17日在其子的陪同下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袁希福根据其当前症状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其开具药方。服药一个疗程,初诊时的乏力、厌食等症状均消失。服药三个疗程,颈部癌肿有所减小。坚持服药300副后,在省肿瘤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病灶稳定,各项指标均正常。2011年5月14日患者复诊并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如正常人一样精神饱满、活动有力,无任何不良症状,能干各种农活。
化疗虽然短期效果好,但不良反应也比较多,如果不能有效的缓解,会加重患者的痛苦,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除了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外,患者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舌癌患者化疗后身体往往比较虚弱,再加上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也会下降,食欲不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很容易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此时在饮食上应注意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多补充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紫甘蓝、花菜、苹果、猕猴桃等,多喝水,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患者食欲不佳,应经常更换食谱,注意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如果患者白细胞喝红细胞下降,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益血功效的食欲,以改善患者的状况。
舌癌患者在化疗后注意饮食的调理,虽然能改善体质,增强体能,但饮食的作用毕竟有限,患者还是应配合中医药的治疗。中医治疗舌癌讲究辨证施治,对于化疗后的患者,以益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为原则,扶正患者元气,调理患者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缓解化疗所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提高患者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另外中医本身具有抗癌的功效,能够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防止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加强预防性的治疗,对于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有积极的作用。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患者和家属选择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他出身于中医世家,是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着。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几乎每个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病因病机,简而言之即“虚”、“瘀”、“毒”。针对这三大病机,袁希福提出了三联平衡理论,通过采取“扶正”“通淤”“排毒”三大对策,结合肿瘤发病的不同程度、肿瘤存在的不同部位及患者的不同身体特质,有的放矢,重点用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平衡,帮助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多年来,在该理论的指导用药下,多数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一例例真实案例,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赢来好口碑:
案例1:余君安(化名),男,24岁,右舌癌,洛阳市嵩县人
病人于2010年12月7号在郑大一附院确诊为右舌癌,随即行舌颌颈联合手术,术后化疗两个疗程。化疗后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病情也并没有好转,身形消瘦,不愿意再接受化疗。后来经人介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对治疗肿瘤效果非常好,于2011年3月16号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此时精神睡眠可,消瘦,乏力,二便可,脉不齐。袁院长详细的了解余君安的病情之后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回家后余君安每天坚持服用中药,一个月后复诊,余君安每天的饮食增加,脉数,心率111次每分。自身感觉到饮食不断增加了,体力也慢慢恢复了。于是坚持在希福中医院服用中药,后5月11号去希福中医院复诊,精神睡眠饮食可,乏力,余无明显症状。后来一直坚持服用了半年多,全身不良症状消失,到医院检查病灶非常稳定,患者无不良症状。之后袁院长叮嘱患者每年定期巩固,病情没有复发,生活如常人。
案例2:步传军(化名),男,49岁,舌癌,河南封丘人
2008年9月在北京市口腔医院确诊为舌癌。并在院方专家的建议下行舌下黑色瘤冷冻术,并在当地医院(新乡三附院)配合化疗,2009年5月份出现右颈转移,在北京市口腔医院进行手术切除,2010年5月又出现左颈部转移,遂到省肿瘤医院进行求诊,省肿瘤医院专家束手无策,给患者进行输消炎针、营养针等姑息治疗,患者已对治疗没有任何信心。
但患者家人不愿放弃,四处打听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效果不错。于是患者于2010年9月17日在其子的陪同下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袁希福根据其当前症状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施治基础上为其开具药方。服药一个疗程,初诊时的乏力、厌食等症状均消失。服药三个疗程,颈部癌肿有所减小。坚持服药300副后,在省肿瘤医院检查报告单显示:病灶稳定,各项指标均正常。2011年5月14日患者复诊并进行巩固治疗,患者如正常人一样精神饱满、活动有力,无任何不良症状,能干各种农活。
化疗虽然短期效果好,但不良反应也比较多,如果不能有效的缓解,会加重患者的痛苦,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除了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外,患者一定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