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2017
清远汽车垫资
清远汽车垫资187-6191-9025阳先生,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有资金需求,找我们,当天到账,不押车。
6月21日晚,当《深夜食堂2》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活动结束后,看着主演小林薰出场向观众致意,观众掌声雷动,才感觉到对于观众来讲,电影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就是遇到好电影、欣赏好电影、回味好电影。
身为电影记者,自2011年起,每年6月都要在上海“迎接”梅雨季的到来,沿着上影节主会场边绿树成荫的番禺路走上N遍。虽然今年有了共享单车,但在不赶时间的时候,总是想沿着一草一木细细走过。像看老朋友一样,一路上看看这家店还在不在,那棵梧桐树有没有移走,常住的快捷酒店楼下那家麻辣烫是否还依然深夜迎客?那些不起眼的小店才是全国电影记者的“深夜食堂”。好在上海已足够城市化和现代化,动工极少,岁月仿佛在这条1公里多的小路上凝固了。
与平和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节期间空气中弥漫的狂热气氛,在我有限的采访生涯中,这种气氛在2016年达到顶峰。在中国电影票房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时,电影圈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新公司,扎堆发布片单成了去年上影节的流行病。之所以称之为病,是因为今年许多公司变得悄无声息。去年上影节公布的200部片单中,能够顺利开机的不到三分之一,能够上映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胎死腹中。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好事;对于记者来讲,这是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在当下中国,有什么行业能够几乎无门槛进入,风风光光之后又能安然脱身?恐怕除了影视行业,还真找不到第二个来。
一个优秀的电影节,是必须能够引领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影节可以通过它的选片标准、奖项设置、奖项颁发等环节,建构起独属于这个电影节的理念和评判标杆,并以其影响电影人,继而影响电影未来的发展。因此每个电影节的理念就非常考验主办者的电影眼光、胸襟和视野。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上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影100年历史中第三次创作高潮,电影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每年生产电影超过百部,电影制片厂10余个,从上海到四川,遍布中国。所以从艺术和商业的角度出发,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的新形象,但中国当时却没有拥有世界名气的电影节。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第二年在上海有了电影的放映活动,这是中国首次电影放映。1913年,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小型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诞生。1949年后,上海继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继续发展。所以上海有着浓厚的电影文化和悠久的电影历史,足以成为国际电影节的所在地。
今年是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再次创下了全球征片数量的历史新高,很多上海观众能在自己家门口享受电影节带来的精彩,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影迷前往观影。优秀的中外佳片、强大的明星阵容、新鲜的观点言论、有趣的场外花边,让这次上影节既承载了二十载光影岁月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时尚多元的丰富趣味。
一座城市让电影节变成全体影迷的嘉年华,让影迷在一周时间里暂时逃离自己的现实生活,沉醉于一场场光影体验中,看着别人的生活,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欣赏世界的奥秘以及人性的光辉,或者开怀大笑,或者黯然神伤。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灵魂在路上徘徊片刻,这是多么难得的人生体验。
一座城市通过电影引来关注,这既是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也是操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表现。电影是自带情怀和光环的产物,它自然能丰富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活跃居民生活,为城市带来更多关注,也能够刺激本土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综观国内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和影视活动,就不难发现虽然国产电影目前暂时遇到瓶颈,但电影产业对于中国来讲,才刚刚开始。
“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5个金砖国家的电影人共谋金砖国家电影合作发展之路。
今年1月1日我国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将于9月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作为厦门会晤的系列活动之一,“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的活动包括电影节开闭幕式、影片展映、“熊猫奖”电影评奖、电影合作论坛、“国家电影日”等。
为了充分展示金砖五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电影成就,电影节在展映内容上精心安排,邀请每个国家推荐两部影片参赛、两部新片和两部经典老片参展,风格多元,类型多样。参赛影片是2015—2016年出品的新片,代表了各国电影发展的最新成就。参展新片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各国电影独有的文化魅力。经典影片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让影迷们重温记忆。
电影节为参赛影片设置了“熊猫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评委会特别奖5个奖项。评委会由五国知名电影人组成,中国著名导演谢飞将担任评委会主席。此外,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由金砖五国知名导演第一次合作拍摄的影片《时间去哪儿了》。影片呈现了各国导演面对同一文化命题的不同理解与诠释,也体现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之下,各国人民不同的情感抉择与生命感悟。
电影节首创“国家电影日”活动,以“不同文化,一样精彩”的主题,以“每一天,一个国家,一种电影文化”的样式,集中展现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为期5天的电影节将举行中国电影日、巴西电影日、俄罗斯电影日、印度电影日、南非电影日。电影展映将采取“影院+社区,观影+互动”的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公众参与。
电影节开幕当天也是中国电影日,由贾樟柯、陆川等组成的中国官方电影代表团集体亮相,陆川执导的电影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作为中国电影日开幕影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当天还放映了《七月与安生》《湄公河行动》《秋菊打官司》《黄土地》等6部中国影片。
据中国电影日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中国电影生产投资主体已接近2000家,有持续创投能力的超过500家;2012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生产电影故事片700部左右,产量稳居世界前三之列;目前全国银幕总数超过4.5万块,已超越美国成为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
“来来来,发工资”、“下半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啦”……昨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水电职院”)食堂三楼创业园329室内挤满了学生,该校2016级毕业生、重庆智川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红岩正给在他公司兼职的学弟学妹们发工资。少则五六百、多则两三千,发工资的仪式,让学弟学妹们感受成就感,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创业的满足感。像李红岩这样创业的学生,在重庆水电职院还有很多,他们有想法,学校有政策,他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正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还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能力。水电职院党委书记陈邦尚表示:“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动力,明确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在水电职院院长吴松看来,创新创业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是为了学生自身发展,服务重庆的区域经济。
据水电职院副院长王顺克介绍,水电职院现有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已成功入驻30个孵化项目和16个培育项目。正在加紧建设4800㎡的集科研、教研、训练、孵化于一体且功能齐全的众创空间,新园区将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线上线下学习的创新创业课程,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每年遴选一批孵化项目和培育项目,学院组织专门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确保同学们的创业梦想能付诸实践。
设立专项资金培训创业导师 专业师资为创业护航
“创业过程中比较艰辛,一开始因为自己的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开始亏空,是水利工程系梁老师用准备买房的钱私人垫资为公司度过难关;学院对我们进行公司经营方面的培训,学院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度过了几次创业过程中很大的挫折。”已经毕业的李红岩回忆起在校时期的创业经历时说。
据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学院主要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学院正着力打造以专业为特色,以行业为优势,集教学、培训、孵化为一体的创业示范基地。学院在2015年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小组长,统筹管理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聘请校内外有丰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组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和指导教师。
据了解,学院设立50万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导师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60人规模的由校内专职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并建立对应的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学院去年安排20名教师赴北京培训,学院还聘请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创业导师。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直接挂钩相关指导老师、辅导员、教学系部的相应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这支专业的导师团队中80%人员实际参与了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副教授常允艳老师指导的重庆拓达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已达成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合作意向,完成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创业指导师胡远芬指导的“城口野生土蜂蜜”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已注册经营并被城口政府纳入典型微企做宣传,年利润约50万元。
普适教育重点培养
专业教育促学生成长
四川广元小伙张恒,是水电职院水利系大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同系师兄创办的教育咨询公司里兼职,负责外联,主要是和客户对接,从大一到现在,便再没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据他介绍,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分腼腆的人,只要是跟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现在就算是面对陌生人,也能侃侃而谈。他将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归功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开展了覆盖全校的创新创业普适教育,并针对创业积极的学生开展创业骨干培训营,开展50人规模的创业精英培训班,旨在重点培训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电职院吴松院长介绍。学院每年投资不少于100万元与著名教育机构万学集团开展合作,辅助学院建设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互联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干部与师资队伍。
据了解,学院还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培训学院,主要负责全院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训练、负责组织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孵化园培训项目,创办运行“创客沙龙·半月谈”论坛,目前已经举办33期创客沙龙。 不仅课上教授创新创业知识,课下的创新创业社团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模拟和实战的机会。学院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广泛吸收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或创新创业爱好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大讲坛、创新创业辅导培训,积极搭建各类对话交流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投资700万建设众创空间
专项资金服务创客团队
目前,水电职院已拥有创业示范基地与众创空间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初具规模,基地内各类办公桌椅、电脑等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将逐渐完善,并已有22个入驻项目完成工商注册。
咖啡书屋、创业体验区、路演厅、创业街、跳蚤市场……一站式服务功能齐全,这是水电职院目前投资700多万元正在建设的众创空间,共计4800平米,多要素构成的富有水文化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即将在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学院将创新创业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保证足额及时到位,作为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专门设置每年100万元扶持基金,并设立30万办公经费。每个入驻孵化园的创业项目每年将给予2万元的帮扶基金。”水电职院学工部部长陈卫国表示。
据陈部长介绍,近年来,学校借助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来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学校每年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广泛开展项目立项训练。2015年7月,由该校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以“城口县野生土蜂蜜销售项目”参加“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荣获“银翼”奖。2015年7月,学院招生就业处和院团委共同推出的创业项目“孟家湾土蜂蜜”顺利通过初赛、复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南片区总决赛。2016年6月,该校创业团队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中获得2个金奖,三个铜奖的佳绩。该校建筑工程系在读大三学生盛书苇众筹40万办稻草节,接待了超过2万名游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闲来无事,读书看报,无意间看见这样一则充满哲理的笑话:说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去外地出差,一路上非常不顺,接连遇到好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却又遇上红灯,而且长达90秒的等候,年轻人不免牢骚满腹地责骂道:“唉,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一路红灯,老是最后一名差一步!”这时,旁边的老司机淡然一笑道:“小伙子,我觉得一点也不倒霉,老天很公平,你要这样想,今天这一路上,绿灯亮起时我们总是第一个走啊!”听完老司机的话,让人堵塞拥挤的心不由猛地明亮宽敞了起来,想必小伙子心里的怨气也会削减不少,而能脱口而出如此睿智的回答,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又岂能顿悟?
这,就是生活的智慧。老司机只是稍微让思维转了个弯,便让黯淡的生活有了另一番明媚的景象。
一个朋友,“元旦”假期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电话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火车下午六点到,于是,我五点半就赶往火车站接人,可是紧等慢等,都六点半了火车也没到,我焦急得直跺脚,心里烦躁极了,最后,火车竟晚点了整整一个小时。看见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出站口走出来,我正准备先骂几句牢骚话替他解气呢,哪知,朋友却兴奋地寒暄道:“呵呵,这次又赚铁道部便宜了,只掏了8个小时的钱却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我一愣,半晌,才平静下来。
说实话,我很钦佩这个朋友,羡慕他有如此乐观的心态,只是机智地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使自己一路的舟车劳顿消失无遗,也使我这个接车人心中的怨愤减轻不少。
翌日,陪这位朋友去市里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转悠。由于是节假日,游人很多,各商家卖场也是乘机大肆做宣传,走了不到100米,手中便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单,正寻思着找个垃圾桶把废纸扔了,冷不防发现前面路旁正放着两个敞口的**袋,里面装满了杂物,遂把手中的广告单页丢了进去。本以为这是广场环卫部门临时准备的应急垃圾桶,猛然发现旁边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对我点头致谢——原来,这是一个拾荒人的“智慧创举”。
惊叹之余,不免赞赏起他来:同样是捡垃圾,在别的拾荒者四处奔波甚至躬身伸手去掏肮脏垃圾桶的时候,他却巧妙地让思维转了个弯,变被动为主动,收获亦比别人多得多。
说实话,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小事,可是由于事情的主人公让思维转了一个弯,给生活加入了智慧,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使我们这些局外人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我们常常感叹压力太大,生活很累;喟叹命运对自己不济,社会对自己不公,殊不知,有时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我们能给生活加入智慧,让思维转个弯,便能柳暗花明,获得另一番蔚蓝的天空。
至今都很喜欢这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它很好地诠释了思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诠释将来的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一直以来,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当如花之玫瑰,马之赤兔,人之西施,却不曾想到,原来,生活的智慧也能如此美丽动人!
6月21日晚,当《深夜食堂2》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活动结束后,看着主演小林薰出场向观众致意,观众掌声雷动,才感觉到对于观众来讲,电影节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就是遇到好电影、欣赏好电影、回味好电影。
身为电影记者,自2011年起,每年6月都要在上海“迎接”梅雨季的到来,沿着上影节主会场边绿树成荫的番禺路走上N遍。虽然今年有了共享单车,但在不赶时间的时候,总是想沿着一草一木细细走过。像看老朋友一样,一路上看看这家店还在不在,那棵梧桐树有没有移走,常住的快捷酒店楼下那家麻辣烫是否还依然深夜迎客?那些不起眼的小店才是全国电影记者的“深夜食堂”。好在上海已足够城市化和现代化,动工极少,岁月仿佛在这条1公里多的小路上凝固了。
与平和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节期间空气中弥漫的狂热气氛,在我有限的采访生涯中,这种气氛在2016年达到顶峰。在中国电影票房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时,电影圈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新公司,扎堆发布片单成了去年上影节的流行病。之所以称之为病,是因为今年许多公司变得悄无声息。去年上影节公布的200部片单中,能够顺利开机的不到三分之一,能够上映的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胎死腹中。对于行业来说,这是好事;对于记者来讲,这是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在当下中国,有什么行业能够几乎无门槛进入,风风光光之后又能安然脱身?恐怕除了影视行业,还真找不到第二个来。
一个优秀的电影节,是必须能够引领电影未来发展方向的,电影节可以通过它的选片标准、奖项设置、奖项颁发等环节,建构起独属于这个电影节的理念和评判标杆,并以其影响电影人,继而影响电影未来的发展。因此每个电影节的理念就非常考验主办者的电影眼光、胸襟和视野。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上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中国电影100年历史中第三次创作高潮,电影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每年生产电影超过百部,电影制片厂10余个,从上海到四川,遍布中国。所以从艺术和商业的角度出发,中国电影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的新形象,但中国当时却没有拥有世界名气的电影节。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第二年在上海有了电影的放映活动,这是中国首次电影放映。1913年,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小型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诞生。1949年后,上海继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继续发展。所以上海有着浓厚的电影文化和悠久的电影历史,足以成为国际电影节的所在地。
今年是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再次创下了全球征片数量的历史新高,很多上海观众能在自己家门口享受电影节带来的精彩,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影迷前往观影。优秀的中外佳片、强大的明星阵容、新鲜的观点言论、有趣的场外花边,让这次上影节既承载了二十载光影岁月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时尚多元的丰富趣味。
一座城市让电影节变成全体影迷的嘉年华,让影迷在一周时间里暂时逃离自己的现实生活,沉醉于一场场光影体验中,看着别人的生活,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欣赏世界的奥秘以及人性的光辉,或者开怀大笑,或者黯然神伤。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灵魂在路上徘徊片刻,这是多么难得的人生体验。
一座城市通过电影引来关注,这既是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也是操办大型活动的能力表现。电影是自带情怀和光环的产物,它自然能丰富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活跃居民生活,为城市带来更多关注,也能够刺激本土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综观国内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和影视活动,就不难发现虽然国产电影目前暂时遇到瓶颈,但电影产业对于中国来讲,才刚刚开始。
“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5个金砖国家的电影人共谋金砖国家电影合作发展之路。
今年1月1日我国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将于9月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作为厦门会晤的系列活动之一,“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的活动包括电影节开闭幕式、影片展映、“熊猫奖”电影评奖、电影合作论坛、“国家电影日”等。
为了充分展示金砖五国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电影成就,电影节在展映内容上精心安排,邀请每个国家推荐两部影片参赛、两部新片和两部经典老片参展,风格多元,类型多样。参赛影片是2015—2016年出品的新片,代表了各国电影发展的最新成就。参展新片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各国电影独有的文化魅力。经典影片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影片,让影迷们重温记忆。
电影节为参赛影片设置了“熊猫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评委会特别奖5个奖项。评委会由五国知名电影人组成,中国著名导演谢飞将担任评委会主席。此外,电影节的开幕影片是由金砖五国知名导演第一次合作拍摄的影片《时间去哪儿了》。影片呈现了各国导演面对同一文化命题的不同理解与诠释,也体现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之下,各国人民不同的情感抉择与生命感悟。
电影节首创“国家电影日”活动,以“不同文化,一样精彩”的主题,以“每一天,一个国家,一种电影文化”的样式,集中展现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为期5天的电影节将举行中国电影日、巴西电影日、俄罗斯电影日、印度电影日、南非电影日。电影展映将采取“影院+社区,观影+互动”的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公众参与。
电影节开幕当天也是中国电影日,由贾樟柯、陆川等组成的中国官方电影代表团集体亮相,陆川执导的电影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作为中国电影日开幕影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当天还放映了《七月与安生》《湄公河行动》《秋菊打官司》《黄土地》等6部中国影片。
据中国电影日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中国电影生产投资主体已接近2000家,有持续创投能力的超过500家;2012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生产电影故事片700部左右,产量稳居世界前三之列;目前全国银幕总数超过4.5万块,已超越美国成为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
“来来来,发工资”、“下半个月的生活费有着落啦”……昨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水电职院”)食堂三楼创业园329室内挤满了学生,该校2016级毕业生、重庆智川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红岩正给在他公司兼职的学弟学妹们发工资。少则五六百、多则两三千,发工资的仪式,让学弟学妹们感受成就感,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创业的满足感。像李红岩这样创业的学生,在重庆水电职院还有很多,他们有想法,学校有政策,他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正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还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能力。水电职院党委书记陈邦尚表示:“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动力,明确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在水电职院院长吴松看来,创新创业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更是为了学生自身发展,服务重庆的区域经济。
据水电职院副院长王顺克介绍,水电职院现有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已成功入驻30个孵化项目和16个培育项目。正在加紧建设4800㎡的集科研、教研、训练、孵化于一体且功能齐全的众创空间,新园区将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线上线下学习的创新创业课程,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每年遴选一批孵化项目和培育项目,学院组织专门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确保同学们的创业梦想能付诸实践。
设立专项资金培训创业导师 专业师资为创业护航
“创业过程中比较艰辛,一开始因为自己的经营不善导致公司开始亏空,是水利工程系梁老师用准备买房的钱私人垫资为公司度过难关;学院对我们进行公司经营方面的培训,学院和老师的帮助让我度过了几次创业过程中很大的挫折。”已经毕业的李红岩回忆起在校时期的创业经历时说。
据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学院主要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学院正着力打造以专业为特色,以行业为优势,集教学、培训、孵化为一体的创业示范基地。学院在2015年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小组长,统筹管理全院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聘请校内外有丰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组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和指导教师。
据了解,学院设立50万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导师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60人规模的由校内专职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和外聘导师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并建立对应的聘任、考核和评价制度。学院去年安排20名教师赴北京培训,学院还聘请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和专家学者作为兼职创业导师。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直接挂钩相关指导老师、辅导员、教学系部的相应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这支专业的导师团队中80%人员实际参与了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王顺克副院长介绍。副教授常允艳老师指导的重庆拓达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已达成与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合作意向,完成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创业指导师胡远芬指导的“城口野生土蜂蜜”大学生创业项目,目前已注册经营并被城口政府纳入典型微企做宣传,年利润约50万元。
普适教育重点培养
专业教育促学生成长
四川广元小伙张恒,是水电职院水利系大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同系师兄创办的教育咨询公司里兼职,负责外联,主要是和客户对接,从大一到现在,便再没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费。据他介绍,刚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十分腼腆的人,只要是跟陌生人说话就会脸红,现在就算是面对陌生人,也能侃侃而谈。他将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归功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开展了覆盖全校的创新创业普适教育,并针对创业积极的学生开展创业骨干培训营,开展50人规模的创业精英培训班,旨在重点培训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电职院吴松院长介绍。学院每年投资不少于100万元与著名教育机构万学集团开展合作,辅助学院建设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互联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干部与师资队伍。
据了解,学院还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培训学院,主要负责全院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训练、负责组织年度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孵化园培训项目,创办运行“创客沙龙·半月谈”论坛,目前已经举办33期创客沙龙。 不仅课上教授创新创业知识,课下的创新创业社团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模拟和实战的机会。学院成立了覆盖全院三分之二学生的创新创业协会,广泛吸收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或创新创业爱好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大讲坛、创新创业辅导培训,积极搭建各类对话交流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
投资700万建设众创空间
专项资金服务创客团队
目前,水电职院已拥有创业示范基地与众创空间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初具规模,基地内各类办公桌椅、电脑等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将逐渐完善,并已有22个入驻项目完成工商注册。
咖啡书屋、创业体验区、路演厅、创业街、跳蚤市场……一站式服务功能齐全,这是水电职院目前投资700多万元正在建设的众创空间,共计4800平米,多要素构成的富有水文化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即将在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学院将创新创业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保证足额及时到位,作为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专门设置每年100万元扶持基金,并设立30万办公经费。每个入驻孵化园的创业项目每年将给予2万元的帮扶基金。”水电职院学工部部长陈卫国表示。
据陈部长介绍,近年来,学校借助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来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学校每年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激发学生广泛开展项目立项训练。2015年7月,由该校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以“城口县野生土蜂蜜销售项目”参加“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荣获“银翼”奖。2015年7月,学院招生就业处和院团委共同推出的创业项目“孟家湾土蜂蜜”顺利通过初赛、复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南片区总决赛。2016年6月,该校创业团队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中获得2个金奖,三个铜奖的佳绩。该校建筑工程系在读大三学生盛书苇众筹40万办稻草节,接待了超过2万名游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闲来无事,读书看报,无意间看见这样一则充满哲理的笑话:说一个年轻人搭出租车去外地出差,一路上非常不顺,接连遇到好几个红灯,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却又遇上红灯,而且长达90秒的等候,年轻人不免牢骚满腹地责骂道:“唉,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一路红灯,老是最后一名差一步!”这时,旁边的老司机淡然一笑道:“小伙子,我觉得一点也不倒霉,老天很公平,你要这样想,今天这一路上,绿灯亮起时我们总是第一个走啊!”听完老司机的话,让人堵塞拥挤的心不由猛地明亮宽敞了起来,想必小伙子心里的怨气也会削减不少,而能脱口而出如此睿智的回答,如果不是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豁达,又岂能顿悟?
这,就是生活的智慧。老司机只是稍微让思维转了个弯,便让黯淡的生活有了另一番明媚的景象。
一个朋友,“元旦”假期来我所在的城市游玩,电话里,他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火车下午六点到,于是,我五点半就赶往火车站接人,可是紧等慢等,都六点半了火车也没到,我焦急得直跺脚,心里烦躁极了,最后,火车竟晚点了整整一个小时。看见朋友风尘仆仆地从出站口走出来,我正准备先骂几句牢骚话替他解气呢,哪知,朋友却兴奋地寒暄道:“呵呵,这次又赚铁道部便宜了,只掏了8个小时的钱却坐了9个小时的火车。”我一愣,半晌,才平静下来。
说实话,我很钦佩这个朋友,羡慕他有如此乐观的心态,只是机智地让思维转了个弯,不仅使自己一路的舟车劳顿消失无遗,也使我这个接车人心中的怨愤减轻不少。
翌日,陪这位朋友去市里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转悠。由于是节假日,游人很多,各商家卖场也是乘机大肆做宣传,走了不到100米,手中便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单,正寻思着找个垃圾桶把废纸扔了,冷不防发现前面路旁正放着两个敞口的**袋,里面装满了杂物,遂把手中的广告单页丢了进去。本以为这是广场环卫部门临时准备的应急垃圾桶,猛然发现旁边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男人对我点头致谢——原来,这是一个拾荒人的“智慧创举”。
惊叹之余,不免赞赏起他来:同样是捡垃圾,在别的拾荒者四处奔波甚至躬身伸手去掏肮脏垃圾桶的时候,他却巧妙地让思维转了个弯,变被动为主动,收获亦比别人多得多。
说实话,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小事,可是由于事情的主人公让思维转了一个弯,给生活加入了智慧,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也使我们这些局外人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悟。
我们常常感叹压力太大,生活很累;喟叹命运对自己不济,社会对自己不公,殊不知,有时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我们能给生活加入智慧,让思维转个弯,便能柳暗花明,获得另一番蔚蓝的天空。
至今都很喜欢这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它很好地诠释了思维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思维和理念来决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并诠释将来的成功、失败或者命运。
一直以来,我以为美丽的东西当如花之玫瑰,马之赤兔,人之西施,却不曾想到,原来,生活的智慧也能如此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