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办理汽车贷款 follow

@kw12189278

Followers0

Blogs372

Video0

Comments0

06-01-2017

北京贷款车不押车贷款

北京贷款车不押车贷款187+6191+9025阳经理,重视合同,保证客户利益 , 准时放款,严守承诺。人人聚财车贷,行业领先。
2016年,安徽共有公办幼儿园2982所,比2010年增加188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99%。特别让人高兴的是,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六一到了,安徽省统计局发布了全省儿童年度发展状况报告。》》》推荐阅读:今起安徽城市白血病儿童看病费可报销九成 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大批儿童场馆免费开放
2016年,全省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达8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城乡社区“儿童之家”覆盖率71%,提高1.9个百分点,社会工作者达2.4万人,增加9000人。
“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覆盖率达100%,比2010年提高79个百分点,这些都显示出儿童关爱环境持续改善。
儿童作品日益丰富。2016年,全省出版各类少年儿童图书3931万册,比上年增加1925万册;少年儿童期刊1871万册,增加820万册;音像制品 14.8万张,增加2.3万张;少儿广播、电视播出时间分别为6862小时和12233小时,分别增加468小时和737小时,4个广播电视少儿栏目和5 部动画片获奖。
一大批儿童场馆免费开放,2016年未成年人参观科技场馆、博物馆分别为114万、836万人次,比2010年增加 93.5万和336万人次;公共图书馆为少儿读者服务390万人次,增加187万人次。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博物馆、纪念馆、农民文化乐园、公共电子阅览室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去年,全省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7.4%,比2010年提高31.5个百分点,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1.8%,提高30.3个百分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6年达到99.3%;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始终保持1‰以下。
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超八成
2016年,全省共有公办幼儿园2982所,比2010年增加1883所,乡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99%。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由2010年48.5%增加到2016年的84.3%,提高35.8个百分点。在园幼儿总数192.7万人,其中**89.5万人,占46.4%,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比2010年提高4.6个百分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624.5万人,其中女生占45.6%。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1万人,比2010年增加0.7万人,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全省高中阶段在校生(不含技工学校)188.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10.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78.2万人,分别比2010年减少26万人、16.9万人、9.1万人。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日前,某影视作品代理人投诉宁波某“私人影吧”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放映权利人的影视作品从中牟利。接到投诉后,宁波市、海曙区两级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对被举报人的“影吧”实施了联合检查,发现该“影吧”正在通过包厢内设置的点播系统向消费者提供影视节目点播收费服务。宁波市著作权行政执法部门综合案件调查情况,认定该“影吧”经营者构成侵权和违法行为,依法对当事人做出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2万元的行政处罚。
 
  在浙江,像宁波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版权局)版权处处长严庆荣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年来,浙江省积极贯彻实施著作权法律法规,促进著作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版权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版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三个结合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严庆荣介绍说,浙江省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互联网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查处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版权市场环境明显改善。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共立案查处网络侵权案件225件,关闭违法网站36家,警告89家,责令停止侵权32家,移送司法机关28件,行政罚款共73698元,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浙江省版权局查处的“杭州世纪联线网吧多媒体系统侵犯著作权案件”和“爆米花”网传播侵权影视作品案件分别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重大案件及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十大案件之一。
 
  浙江省积极加强版权主动监管,建立对重点网站的主动监管机制,在确定省级主动监管网站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主动监管网站名单、完善版权主动监管工作。“目前,全省各地实施主动监管的重点网站已达到3029家。今后,我们将通过重点网站主动监管工作建立监管预警机制等,推动完善重点网站主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严庆荣告诉记者,加强执法工作,要坚持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坚持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相结合。除监管外,还要建立健全版权纠纷调解和维权援助、重大案件曝光、版权保护应急预警、查出案件和举报奖励等机制,发挥版权、“扫黄打非”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始终保持打击侵权盗版的高压态势。
 
  培训宣传
 
  加强版权保护意识
 
  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已有20多年,但社会公众和广大企事业单位著作权保护观念依然淡薄,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造、尊重知识,使用正版、拒绝盗版的浓厚氛围和自觉意识仍任重道远。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仿制侵权现象仍较为严重和普遍。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版权宣传普及教育常态机制,不断提高公众的版权意识和版权观念尤为重要。
 
  为此,浙江省版权宣传培训工作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重要平台,结合各地实际,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企业、青少年群体,通过举办各类新闻发布、宣讲、咨询、展览等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版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不断增进对版权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如浙江省版权局从2012年开始,连续5年分别与浙江省各类高校举办每年一届的“知识产权杯”创意设计大赛,持续组织举办各类版权执法培训班、软件正版化培训班、版权登记培训班等各种类型的版权宣传培训。同时,每年举行浙江省暨杭州市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及宣传教育活动,2016年全省11个集中销毁点销毁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物总量达94万余件。“广泛开展版权宣传,需要丰富宣传手段,突出宣传重点,扩大宣传范围。”严庆荣认为,可以利用重点时段集中开展版权知识、版权工作主题宣传,形成强大声势;围绕软件正版化、专项行动、打击侵权盗版重点案件、先进单位及个人等进行重点宣传;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继续开展版权校园行活动,使版权保护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
 
  服务完善
 
  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浙江省从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内容建设、版权中介机构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版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实用高效的版权公共服务体系。2009年设立了浙江版权服务中心。2015年开通建设浙江版权保护与服务网,进一步加强作品自愿登记工作,著作权登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登记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作品登记量达17785件。结合浙江影视和数字阅读产业快速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拓展广播影视作品和数字阅读作品的登记范围,2014年在浙江横店影视城设立影视版权服务中心,2016年在台州设立浙江版权服务中心台州工作站,2017年5月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设立浙江版权服务中心咪咕工作站。积极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版权保护示范制度,充分发挥版权社会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做好版权咨询、维权服务、版权纠纷调解等工作。
 
  随着版权保护和版权服务的加强,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的版权产业形成,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如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三位,2015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1677.47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广播影视业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015年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达308.51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动漫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浙江省2015年共制作动画片40多部2000多集。文化娱乐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如华策影视、华谊兄弟、长城影视等已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2015年,相关企业实现创意营业收入达1.22亿元,带动相关产值83亿元,市场总交易额达1105.03亿元;版权贸易不断推进,近几年来全省共引进版权2098项、输出版权1799项,引进与输出比更趋合理。严庆荣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版权示范创建的辐射引领作用,鼓励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版权产业的同时,继续深入实施好浙江版权走出去工作。”
 ■银行理财市场观察
 
  收益的持续走高,令愈来愈多的投资者将橄榄枝抛向了银行理财市场。作为市场的另一端,为更好地吸引投资者,银行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创新型银行理财产品。《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平均收益均高于全市场产品的平均收益,在银行理财产品中,节假日产品和新客户理财产品脱颖而出,成为投资者新宠。
 
  ■本报记者 吉雪娇
 
  购买专属产品首选中小银行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上涨,投资者关注度增强,因此各类专属产品的推出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劳动节、母亲节之后,端午节接踵而至,银行理财也适时推出了符合相关节日的理财产品。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与“五一劳动节”关联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64%,与“母亲节”关联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8%,而截至5月27日,与端午佳节挂钩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6%,均大幅领先于全市场产品的平均收益,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另一类收益较高的专属产品,即新客户专享类产品亦表现强势。愈来愈多的银行选择了面对未在该行购买过理财产品的客户推出的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来自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初至今,各家银行共发行142款新客户专享类封闭式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达4.6%。由于今年理财产品收益呈现持续上升表现,因此仅4月-5月期间的新客理财产品,平均收益更是高达4.73%,甚至高于同期的节假日产品。“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在选择银行购买此类产品时,可更多地关注中小银行的相关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以今年4月及5月的新客理财数据测算,大型银行的平均收益与市场平均收益相仿,仅为4.17%,但中小银行该类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82%,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包商银行推出的“优逸荟金”新客户专享系列产品为例,其平均收益达5%,其中投资期限为90天的产品收益更是高达5.05%,远高出市场平均收益。
 
  魏骥遥认为,无论是节假日理财产品还是新客户专享理财产品,均是从产品设计层面进行的创新性包装,因此在产品的资产投向上与常规产品相似,整体风险较小,投资者可放心购买。
 
  募集期加长将降低理财收益
 
  进入2017年后,银行理财市场的表现可谓风生水起。对此魏骥遥认为,一方面,监管层一反过去和风细雨的监管模式,连续下发多份监管文件对理财市场的乱象进行整治,通过行业自查、监管驻场、限期整改等多种方式规范行业行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上也更为谨慎,整体产品发行的数量与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央行货币政策逐步转向中性偏紧的态度,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紧,理财产品的收益也由过往的持续下滑转变为迅速上扬,产品收益的大幅上扬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在此情况下,银行从产品设计层面推出各类专属产品吸引投资者亦成为常态。
 
  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近6个月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均保持着持续上涨态势。仅在4月1日至5月18日期间,就共有435家银行发行了14200款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2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1%。融360统计数据亦显示,5月22日-5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已突破4.3%。其中,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南京银行平均预期收益已超过4.5%。“由于5月资金净回笼表现较为明显,且6月年中考核临近,银行理财收益走势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平稳上行的走势应会保持,投资者可择机购买理财产品。” 魏骥遥表示。融360分析师则认为,随着货币紧趋的持续发展,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货币基金,仍有上涨趋势,选购银行理财时建议投资者购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银行理财收益较高的产品中募集期均在7天以上,最长的可达21天。“募集期时间的加长,无形降低了理财收益,投资者还需注意时间成本。”上述融360分析师提醒。
 
  10家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及发行数量
 
  银行 平均预期收益 发行数量浙商银行 4.91% 35款华夏银行 4.62% 38款民生银行 4.49% 112款农业银行 4.48% 41款招商银行 4.48% 39款银行 平均预期收益 发行数量工商银行 4.47% 58款建设银行 4.45% 95款兴业银行 4.3% 36款中国银行 4.27% 92款交通银行 3.63% 30款
 
  数据来源:融360 统计周期:5月22日-5月30日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一季度MPA考核,是第一次将银行理财纳入考核,对部分中小银行压力非常明显。但总体上,代持仍然是可以走的一条路。
 
而从4月份开始,银监会加强了监管检查力度,掀起监管风暴,对银行的威慑力度非常大,过去很多灰色地带的业务,都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所以,即将到来的6月底二季度末的MPA考核,将会是首次和银监会的监管风暴叠加,对个别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容小觑。
 
一、此次监管风暴对代持产生较大限制
 
其限制性条款主要体现在:
 
纯资金通道业务的限制。这是对于代持方的限制,不论是委托定向投资还是同业存单质押出表,都面临代持方纯资金通道的监管问题;
 
基础资产计提资本、授信和信贷规模,对于出表方而言,面临穿透问题;
 
**空转和理财空转受压制;
 
类ABS因为资本计提部分银监态度趋于严格,如果投资人按100%风险权重,则投资成本迅速上升。还有劣后级处理规则初步趋严,通过ABS调剂广义信贷额度占用仍然可行,但成本过高。
 
总体上,没有100%完美合规的广义信贷代持模式。那么在6月末,央行的MPA考核越来越严的情况下,银行在“三三四”检查面前,选择传统代持还是央行MPA无法达标,将是两难的选择。显然,直接削减资产是最下策。
 
二、同业理财多重压制
 
1、非保本同业理财面临央行广义信贷额度双重占用。
 
从投资人角度,银行自营资金投资他行发行的非保本理财,需要占用投资人的广义信贷规模。但从发行人角度,也需要占用其广义信贷规模。
 
总体上,一笔非保理财在整个银行体系里,会被两次算入广义信贷。这显然和央行将广义信贷增速和M2预定增速(目标CPI+目标GDP增速)挂钩的初衷有些冲突。但目前而言,并没有做统计上的调整。
 
2、同业理财面临的更大打击,其实是此轮银监会监管风暴,主要是穿透底层资产,按照基础资产进行资本计提、授信和审核资金流向是否符合宏观政策(两高一剩房地产)。
 
但现实来看,同业理财恰恰是底层资产最不透明一种资产管理产品类型(和基金和券商资管相比)。这也倒逼部分银行,去暂时停止那些无法提供底层资产信息的同业理财投资。
 
三、同业存单问题重重
 
1、LCR指标的探讨
 
目前,同业存单发行(只要剩余期限在30天以上)可以改善LCR指标。
 
从报表填报的角度,银行发行的30天内到期或提前可支取的同业存单计入【2.1.2.5未包含在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分类的其他类别】,从而不计入分母的流出部分,但发行同业存单增加现金部分,从而增加分子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从而可以改善LCR指标。
 
即便是发行人募集的资金投资其他资产,只要投资的是优质流动性资产范畴,仍然可以边际改善LCR指标。
 
但对于同业存单投资人而言,如果是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同业存单,则面临LCR恶化的问题。因为同业存单不论期限,都不纳入优质流动性资产,从而使分子减少,分母部分只要期限长于30天,就不能算流入,所以会降低投资人LCR指标。
 
关于市场上流传的可能将一年以内的同业存单都纳入发行人流失率的计算口径之说,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整个LCR的框架体系,其逻辑非常严谨,而不是类似其他诸如资管和同业的监管文件。将一年内到期的同业存单都纳入,是对LCR指标非常大的颠覆,监管应该会非常谨慎。
 
相对而言,在MPA考核中纳入1/3同业负债指标,时机更加成熟。
 
2、银监会此次监管风暴可能对同业存单发行产生的部分影响
 
前面提及在LCR指标上,笔者判断不会发生政策的变动。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未来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从目前同业存单发行价格来看,对发行人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一旦将其纳入同业负债,部分发行人的发行动力是不足的。
 
3、核心依存度
 
2016年年底,银监会对1104业务制度进行了更新,的确在《G21流动性缺口统计表》中将同业存单从[3.7其他有确定到期日的负债] 调整至[3.6发行债券] 并更名为[3.6发行债券及同业存单]。
 
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核心负债包括距离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的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总负债是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而在指标计算方法未做调整的因素下,实际上等于将剩余期限90天以上的同业存单纳入了核心负债。
 
但该变化影响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该指标的地位有所下降,而且已经在2016年底开始变化。
 
四、银行理财整体增速会放缓
 
一是因为银监会“三三四”检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运作的一些压制;
 
二是MPA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二季度代持可能遇到部分阻力。
 
尽管笔者一直对央行不做任何区分,将所有表外理财(只扣除现金余额部分)纳入发行人的广义信贷,仍旧存在一些疑问。
 
央行的逻辑是,表外理财投资标的以债券和类信贷为主,且影子银行特征仍然明显,刚性兑付从2016年的理财年报看也非常明显(10几万款理财产品,一共只有88款产品发生亏损,其中以结构化产品和QDII为主)。所以央行认为表外理财扩张同样是银行信用的扩张,纳入广义信贷有助于遏制银行通过将表内资产表外理财化绕监管。
 
但是,一旦银行理财规模开始收缩,那么其以往的估值方法会受到极大考验。因为多数机构在相当长时间中都是用历史成本法计价,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而收益率如果长时间倒挂,只能通过做大规模实现“持有到期”的假设。
 
但如果一旦规模收缩,新资金无法续上,则需要变卖底层债券资产,导致此前使用历史成本法的基本假设前提终不成立,从而导致理财产品真实净值和收益率的偏离显现出来。
 
此外,叠加银监会监管监察风暴有关银行理财关联交易的内容和资金池的内容,也对部分银行理财形成一定压制。
 
比如:
 
1、本行理财产品之间相互交易,调节收益。
 
《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明确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能相互交易,调节收益。
 
这里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是如何定义“交易”。比如不同理财产品通过通道的换仓,或者不同保本理财产品在本行表内的换仓是否属于交易;或者同一开放式理财产品不同系列之间交易,是否属于这里的“交易”。
 
二是如何定义“调节收益”。银行可能认为只是通过转仓、换仓增加流动性,方便管理,即便是交易,也是按照市场公允价,从而不属于调节收益。但是监管本意,可能就是禁止交易本身。因为理财投资标的透明度不高,多数也没有严格第三方托管,所以本行不同理财之间的交易,很可能变成相互收益调节,很难监管。
 
2、本行自营资金投资本行理财产品(包括直接或间接);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相互交易,规避部分监管指标。
 
自营资金购买本行理财主要是违反《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关于风险隔离的要求。
 
从当前的监管口径看,笔者认为,未来很可能认定自营和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交易,以及自营投资本行理财产品,都属于违规事项。这对整个银行理财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对于部分银行自营拆借资金给本行理财产品,虽然不属于投资,但笔者认为:纯信用拆借,并不存在业务合理性。资管产品并不能作为拆借或同业借款交易资质,如果是信贷资金,更不能符合3+1贷款要求。如果是本行自营拆借给本行理财,实际属于银行自营和理财风险隔离不到位,自营对理财流动性和信用支持。
 
但上述两种情形在现实中非常普遍。除去市场因素(尤其是收益率可能的倒挂)以外,当前的监管检查对此类做法的压制,也会对理财的增长形成制约。
 
五、MPA对同业存单指标可能存在的变化
 
同业存单是否纳入同业负债,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纳入同业负债,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127号文考核的“同业融入不超过总负债的1/3”,体现在银监会的1104报表填报中;
 
二是MPA考核同业负债时候,是否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
 
笔者认为,这两方面指标一定是同步变动。目前都没有将同业存单纳入到分子同业负债的构成中。
 
根据当前的MPA考核指标,其中第二大类指标中,资产负债情况100分,同业负债占25分。
 
(二)资产负债情况(100分)
 
广义信贷(60分)
 
委托贷款(15分)
 
同业负债(25分)
 
(1)区域性系统重要性机构(R-SIFIs)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不超过28% (含):25分。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28%—33% (含):15-25分。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超过33%: 0分。
 
(2)普通机构(CFIs)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不超过30% (含):25分。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30%-33% (含):15-25分。
 
同业负债占负债总额超过33%: 0分。
 
同业负债指同业拆入、同业存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卖出回购等同业负债项目扣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后的同业融入余额, 同业存单暂不纳入,可参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 (银发[2014]127号)中相关规定。
 
从各家银行报表实际数据库,同业负债基本不会有同业借款和同业代付。以下是笔者做的一点统计,尝试将同业存单加入到同业负债后,看是否突破1/3指标。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