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焦浩 follow

@ku12368005

Followers0

Blogs11

Video0

Comments0

02-22-2018

斜颈的康复病例

刘某  43岁  自诉4月余前,出现颈项板滞酸痛,局部轻度水肿等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颈椎CT后,初步考虑寰枢关节不对称,查颅脑CT、MR未见明显异常,后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不自主向右侧抽动,幅度逐渐增大,后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颈托固定治疗后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呈进行性加重,故患者于2017年3月17日于我处就诊。患者就诊时双侧颈项板滞抽搐,颈肩部肌肉酸痛,颈项右侧偏斜,偶有痉挛僵硬及不自主抽动,颈项部活动明显受限,并间断伴有一过性头晕及四肢麻木症状,否认脚踩棉絮感,自述平素时有汗出,纳少,夜寐差,二便调。舌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浮细。查体:可见患者颈椎坐位时无法静止,活动检查及颈椎专科检查无法完成,胸锁乳突肌梭状肥大明显,双上肢肌力均Ⅴ-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肌电图示:右胸锁乳突肌、双斜方肌、双颈夹肌紧张,可见少量纤颤电位。
中医诊断:痉证,证属风寒束表,经脉闭阻证。
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
中药治疗:“舒颈活络修复疗法”,治以疏风解肌,生津舒筋,疏肝理气,方选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方药: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葛根,大枣,柴胡,炒麦芽等。7剂,水煎服,日1剂,并以全蝎、蜈蚣磨粉以1:1比例混合,于每付汤剂中加入1.5g。并嘱患者注意颈项部保暖,平日以卧床休息为主。
复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颈项部板滞、酸痛症状较前稍缓解,并诉服中药后有微微汗出之感,颈项仍向右侧偏斜,并伴有无自主抽动症状,程度较前无明显缓解,近日未诉明显头晕及四肢麻木症状,纳少,寐欠安,二便调。舌红有瘀斑,苔白腻,脉浮细。调整中药以祛风化痰、定搐止痉为主,方用玉真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前方加防风,制天南星,水煎服,日1剂。
三诊:依前法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自述服药后汗出较明显,并颈项部向右倾斜、抽搐旋转症状较前缓解,胸锁乳突肌梭状肥大较前明显减小。
四诊:依法治疗三个疗程余,患者头项部扭转、倾斜角度较前减小,抽搐频率明显减少,且胸锁乳突肌梭状肥大基本消失,颈项部肌肉松弛,无明显酸痛症状。并嘱患者仍需注意颈项部保暖,可适当练习颈椎导引操,以增加颈项部肌肉锻炼。
五诊:患者经过第四个疗程治疗后,头部活动基本自如,无明显倾斜、抽搐症状,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后仍偶有胸锁乳突肌轻微痉挛症状,休息后可消失。患者目前症状缓解明显,可暂停口服中药治疗,嘱患者避风寒,适劳逸,适当加强颈项部功能锻炼。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