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2019
天九共享卢俊卿:用独特模式换来社会的创新升级
在今年8月,天九共享刚刚度过了28岁的生日。从1991年在广元苍溪县成立以来,天九共享经历年复一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成为一个全球企业赋能平台。业务覆盖全球,囊括纽约、巴黎、香港等诸多国际经济中心,俨然成为“民族的企业,世界的天九”,先后在美国、西欧等国际市场开设分公司。
而在司庆当天,天九共享董事局主席卢俊卿对于过去28年的总结,只用了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大志大成,小志小成,无志不成;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无舍不得。
在新近的媒体采访中,他再次用“舍得”来代指企业与管理者的行事核心,并强调要“先舍后得”。
或许,很多人很难在这寥寥几个字中了然卢俊卿这番感悟的由来,只有回归到天九共享浩瀚的历程中,才能逐一抽丝剥茧,豁然开朗。
卢俊卿曾经说:“人们维护既得利益的力量,往往远远大于追求期待利益的力量,人们失去的痛苦,往往远远大于得到的快乐。”这不仅一语道破当下社会部分存在的浮躁风气,也是在描述整个商业发展史。
在天九共享“初出茅庐”之际,那正是一个许多人都注重“得”,而厌恶“舍”的年代。天九共享则“反其道而行之”,以“舍”为开端,确立了如今被外界熟知的“为企业赋能,让伙伴幸福”的核心使命,以及坚守如一的“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
一个“共”字,串联天九共享的所有诉求与追求,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前提,无非就是一个“舍”字——舍得将自己的资源、经验、财富等拿出来与所有人共享。
所以,如今很多人之所以对“共享精神”只得其名未得其实的根本原因,便是忽略了“舍”的先决条件。
早在2000年,卢俊卿就曾公开明志:“天九共享最大的理想就是创建一个庞大的企业加速器,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造就企业和企业家。也许,我们的努力只能为世界点亮一盏灯,但一盏灯也能照亮一片黑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点亮一盏灯,世界就不会再有黑暗。”
舍得为他人付出,也舍得为世界造福。
一个个独角兽应运而生,一个个传统企业转型成功,一个个市场互通有无……换来的是让生意没有国界,为数十万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平台,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创业机会和地方税收。
先舍后得,卢俊卿与天九共享用独创、独有的“模式创新”,换来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创新。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所说:“好的创新既能为企业创造利益,也能满足社会需求。”
除了宏观,在微观上卢俊卿一样舍己为公。比如,他为员工“舍”去了传统的工作限制,首创“四六工作制”,每天工作六小时,每周只上四天班;他也“舍”去了传统企业对成本的精打细算,为员工提供免费医疗、免费三餐、爱心互助金、创业扶持等诸多重磅福利;他还“舍”去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仅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就深入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广西、湖南、河南等众多地域,捐款累计达8000万以上。
而他得到的是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国际慈善家、企业管理专家、2018美中经贸十大领军人物、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益人物等诸多荣誉与头衔。
但这仍不是他所关注的。他真正关心的,是有没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得到更多的幸福。
正如他多次表明:“让天下更多的⼈因天九共享而幸福,是天九共享矢志不移的崇高追求。”
而在司庆当天,天九共享董事局主席卢俊卿对于过去28年的总结,只用了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大志大成,小志小成,无志不成;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无舍不得。
在新近的媒体采访中,他再次用“舍得”来代指企业与管理者的行事核心,并强调要“先舍后得”。
或许,很多人很难在这寥寥几个字中了然卢俊卿这番感悟的由来,只有回归到天九共享浩瀚的历程中,才能逐一抽丝剥茧,豁然开朗。
卢俊卿曾经说:“人们维护既得利益的力量,往往远远大于追求期待利益的力量,人们失去的痛苦,往往远远大于得到的快乐。”这不仅一语道破当下社会部分存在的浮躁风气,也是在描述整个商业发展史。
在天九共享“初出茅庐”之际,那正是一个许多人都注重“得”,而厌恶“舍”的年代。天九共享则“反其道而行之”,以“舍”为开端,确立了如今被外界熟知的“为企业赋能,让伙伴幸福”的核心使命,以及坚守如一的“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
一个“共”字,串联天九共享的所有诉求与追求,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前提,无非就是一个“舍”字——舍得将自己的资源、经验、财富等拿出来与所有人共享。
所以,如今很多人之所以对“共享精神”只得其名未得其实的根本原因,便是忽略了“舍”的先决条件。
早在2000年,卢俊卿就曾公开明志:“天九共享最大的理想就是创建一个庞大的企业加速器,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造就企业和企业家。也许,我们的努力只能为世界点亮一盏灯,但一盏灯也能照亮一片黑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点亮一盏灯,世界就不会再有黑暗。”
舍得为他人付出,也舍得为世界造福。
一个个独角兽应运而生,一个个传统企业转型成功,一个个市场互通有无……换来的是让生意没有国界,为数十万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平台,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创业机会和地方税收。
先舍后得,卢俊卿与天九共享用独创、独有的“模式创新”,换来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创新。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所说:“好的创新既能为企业创造利益,也能满足社会需求。”
除了宏观,在微观上卢俊卿一样舍己为公。比如,他为员工“舍”去了传统的工作限制,首创“四六工作制”,每天工作六小时,每周只上四天班;他也“舍”去了传统企业对成本的精打细算,为员工提供免费医疗、免费三餐、爱心互助金、创业扶持等诸多重磅福利;他还“舍”去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仅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就深入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广西、湖南、河南等众多地域,捐款累计达8000万以上。
而他得到的是全球公益慈善联盟金质勋章、国际慈善家、企业管理专家、2018美中经贸十大领军人物、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益人物等诸多荣誉与头衔。
但这仍不是他所关注的。他真正关心的,是有没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群体得到更多的幸福。
正如他多次表明:“让天下更多的⼈因天九共享而幸福,是天九共享矢志不移的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