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储心岚 follow

@kt12361036

Followers0

Blogs52

Video0

Comments0

01-22-2018

储心岚:饰品皇后周晓光从几十元到几十亿元的故事

  储心岚:饰品皇后周晓光从几十元到几十亿元的故事

  心岚寄语: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象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江恩曾经说过: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市场自己会说话,市场永远是对的,凡是轻视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亏的。

  什么是美丽,什么是时尚?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当我接触过周晓光后,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中年女人从内散发出来的成熟、知性、大气,伴随着她的轻言细语、浅笑吟吟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对于美丽的看法。

  46岁的周晓光看上去要比她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穿着打扮并不奢华却透露出考究和精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嘴角一直含着微笑,并十分诚恳地请记者原谅因为工作繁忙而导致采访一推再推。她的言谈、她的举止,很难让人将这个外表更像一名温文尔雅的学者的女人和38亿元身家、全球规模最大饰品生产基地“掌门人”、全国人大代表等一系列响当当的名头联系起来。

  她就像深山幽兰,散发出芬馥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她就是从诸暨大山中走出来,白手起家创办了全球规模最大“饰品王国”的中国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

  饱经风霜,展翅翱翔于饰品海洋

  翻开“新光·创世纪”12周年大型纪念画册,周晓光30年的创业历程一目了然。

  已经事业有成的周晓光并不忌讳谈起自己记忆中那些灰涩的岁月:蜿蜒崎岖的山路,悠远偏僻的小山村,斑驳的泥墙和青瓦,表情黯然的人们终日挥汗劳作,清瘦的父母看着膝下的6个女儿,眼中布满了忧虑,南瓜红薯凑成的晚饭,填不饱那些嗷嗷待哺的小嘴,一双双渴求营养的眼睛让人心酸。

  1978年,年仅16岁的周晓光带着母亲给她的几十元钱走出诸暨的大山,背着从义乌廿三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数十公斤绣花针和绣花样等货物,开始了长达7年的流动小贩生涯。那时候,赚钱养家,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是让年轻的周晓光坚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在那段艰苦的创业岁月里,她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趁赶路获得片刻休息。就这样周晓光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7年之间,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一个人在外地拼搏,舍不得花钱买东西吃。中午摆摊饿了,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而最苦的是却是精神上的孤独,那时候经常一个人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流泪。”周晓光回忆说,正是那段艰苦的岁月激发了她骨子里的勤劳、坚强和百折不挠。

  7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这2万元成了她创业史上的“第一桶金”。随后,她和丈夫拿出15,000元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从此以后周晓光和饰品结缘。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一个叫“事业”的名词在周晓光心里萌芽并越来越强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的“店铺式经营”给了她灵感。“有了店铺,生意会越做越大,经营的商品也会越来越多。”周晓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事实上,周晓光在义乌首创的饰品店不仅为她赢得了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将周晓光和“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1995年以前周晓光还是仅仅为了赚钱改善家人生活的“小老板”,那么此后的周晓光则真正开始自己事业,并逐步成为引领一个行业发展的企业家,以周晓光和她的丈夫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青口工业园区落户了。

  在经历了诸多的历练后,周晓光终于破茧化蝶,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就要翩跹于美丽饰品的海洋中了。

  储心岚:不以赢喜,得意忘形;不以损悲,妄自菲薄。要知道,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不会因为你开心或者伤心而给你来一次大机会。所以,客观分析,客观操作,对错都要客观总结,沉着寻找下一次机会。其中,恐惧的情绪估计很多投资者都有过,也需要面对的。恐惧无非来源于两种,一种是持仓的恐惧。一种是无仓的恐惧。

  本文由储心岚团队策划,更多黄金操作建议欢迎在线咨询储心岚。

  文/储心岚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