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2019
孩子出于好奇,把弹珠塞到耳朵里
前段时间,拉萨恒大医院接诊了一个孩子,从耳朵里取出弹珠的病例,现在的熊孩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孩子把塑料弹珠塞进耳朵,差点损伤耳膜
家住拉萨市区的仔仔今年6岁半,在上一年级,平时很喜欢玩塑料*,总是让父亲给他买塑料弹珠,这个塑料弹珠直径两毫米,比薏米大一点。父亲觉得平时很少陪伴孩子的成长,于是对此便格外的溺爱,家里买有许多塑料弹珠。
一个周末的上午,仔仔约同学到家里玩,两人一起玩玩具**,期间,他还把家里的几颗塑料弹珠拿出来玩,并互相打闹起来。越玩越疯,仔仔很好奇,就把塑料弹珠塞到了自己的耳朵里,刚好被从厨房出来的妈妈看到,赶紧给孩子掏耳朵,不曾想越帮越忙,感觉弹珠越来越进去了,于是马上送往附近的医院。由于弹珠塞进外耳道,已经贴近耳膜,取出十分困难,可能会有损伤耳膜的危险。医生建议仔仔全身麻醉后再取出弹珠,仔仔妈妈担心麻醉会给孩子造成损伤,又带着孩子来到了拉萨恒大医院求诊。五官科医生认真观察后用精准熟练的手法,谨慎仔细地将两颗很滑的塑料弹珠在没有做全麻的情况下夹了出来。
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1.教育应由儿童开始: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3.噪音环境:当人在每周超过四十小时及处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贝的环境下而又没有作保护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都会毁坏耳蜗的精密细胞,造成声震损伤。
医生提醒:家长要特别主要看护孩子的行为,给他们玩具的时候,要提醒他们不能乱往耳朵和鼻子里塞。如果听到孩子说耳朵或鼻子有异物感、难受、疼痛,家长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帮助。
原文转载自http://3g.6611666.cn/wgk/ebjb/wey/201909/9119.html

孩子把塑料弹珠塞进耳朵,差点损伤耳膜
家住拉萨市区的仔仔今年6岁半,在上一年级,平时很喜欢玩塑料*,总是让父亲给他买塑料弹珠,这个塑料弹珠直径两毫米,比薏米大一点。父亲觉得平时很少陪伴孩子的成长,于是对此便格外的溺爱,家里买有许多塑料弹珠。
一个周末的上午,仔仔约同学到家里玩,两人一起玩玩具**,期间,他还把家里的几颗塑料弹珠拿出来玩,并互相打闹起来。越玩越疯,仔仔很好奇,就把塑料弹珠塞到了自己的耳朵里,刚好被从厨房出来的妈妈看到,赶紧给孩子掏耳朵,不曾想越帮越忙,感觉弹珠越来越进去了,于是马上送往附近的医院。由于弹珠塞进外耳道,已经贴近耳膜,取出十分困难,可能会有损伤耳膜的危险。医生建议仔仔全身麻醉后再取出弹珠,仔仔妈妈担心麻醉会给孩子造成损伤,又带着孩子来到了拉萨恒大医院求诊。五官科医生认真观察后用精准熟练的手法,谨慎仔细地将两颗很滑的塑料弹珠在没有做全麻的情况下夹了出来。
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1.教育应由儿童开始:很多小孩子经常都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洁: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
3.噪音环境:当人在每周超过四十小时及处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贝的环境下而又没有作保护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发极大的响声,都会毁坏耳蜗的精密细胞,造成声震损伤。
医生提醒:家长要特别主要看护孩子的行为,给他们玩具的时候,要提醒他们不能乱往耳朵和鼻子里塞。如果听到孩子说耳朵或鼻子有异物感、难受、疼痛,家长一定要及时送到医院,请医生检查帮助。
原文转载自http://3g.6611666.cn/wgk/ebjb/wey/201909/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