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2018
2018年中国快递十大趋势
2018年中国快递十大趋势
预测未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2017年中国快递领域波诡云谲,风起云涌,更让2018年的中国快递市场充满种种变数。
好在任何事件发生之前总有蛛丝马迹。循着这些迹象,我们大胆地揣测,2018年中国快递将会发生什么?
趋势一:走出去
国内快递市场早已厮杀成一片红海,中国快递要走出去也喊了多年,有贝投资但总体而言步伐相对缓慢。
2017年,国内主要快递企业都加速国际布局:圆通正式启动全球包裹联盟,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先达国际;顺丰与UP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申通欧洲公司与布达佩斯机场集团及欧洲物流企业EKOLLOGIS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有贝金融共同打造中欧国际转运中心;中通与匈牙利国家邮政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合资成立中欧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快递企业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布局,2018年,中国快递市场的争夺战将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最远N公里延伸。
趋势二:个性化
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已经出现分化,同质化的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
2018年,快递市场细分或将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是随着A网(快递网)、B网(快运网)、C网(同城网)的独立运行,企业提供的产品将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大包裹冷链运输生鲜配送等寄递需求将释放,并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二是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当日达限时达预约配送等各类时效产品会受到中高端客户的追捧,成为新的增长点。
趋势三:新常态
2017年,100%实名收寄100%收寄验视100%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违反三项制度的企业受到严肃查处,在全行业形成了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共识。
可以预见,2018年邮政业安全监管会更严,多部门对寄递渠道的安全齐抓共管的态势绝不是运动式的一阵风,而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常态。
这将倒逼企业特别是基层网点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迭代,弥补过去多年粗放式发展的欠账。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或将被淘汰出局。
趋势四:切蛋糕
总部与加盟商在同一品牌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但在法律层面上又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总部和加盟商在共同做大蛋糕的同时,也存在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
过去几年,总部切走的利润过多导致加盟商利润率大幅下降,后续投入的动力不足,已经影响到末端网点的稳定性。而网点的稳定性又被视为品牌快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8年,总部出于对品牌价值的整体考量,或通过降低罚款、调整派费等方式对加盟商加以扶持,重塑总部与加盟商的利益分配格局。
趋势五:调价格
连续多年的价格战让基层快递企业背负了沉重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快递价格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出快递服务的价值。
2017年下半年,北京民营快递企业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中受到影响,进京快件集中转向网点布局规范的中国邮政、EMS和顺丰速运。中国邮政两次调整快递价格。受运营成本上升影响,民营快递北京同城件价格也应势上扬。
2018年,受综合运营成本、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可以预见快递价格会有一定程度上浮,因价格战并未结束,其间快递价格或存在波动和反复,但总体趋势应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趋势六:分水岭
2017年上半年,以北京圆通花园桥网点事件为代表,基层网点生存困难的问题被摆上台面,成为舆论的焦点。在此之后,关注末端生存状况,改善一线从业者职业环境被提上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主要快递企业全部完成上市,在保证承诺业绩的前提下,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相对于上市前略为宽松。
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基层网点生存最困难的时期或已过去,但提质增效的压力依然存在,不排除一些缺乏竞争力的网点在2018年被淘汰。
趋势七:用工荒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人工成本是基层网点运营中最大的成本构成。过低的快递价格和计件提成的薪酬,让快递从业者的薪酬待遇仍旧维持在五年前的水平,甚至有所下降。缺乏吸引力的薪酬和繁重的劳动,使快递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受到冲击。
综合多种因素分析,2018年春节后,如果返乡快递员不再返回城市,或返回城市后对再次择业持观望和选择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节后的用工紧张。
在部分一线城市,由于城市管理趋严,快递从业环境或加剧这一用工紧张趋势。预计用工紧张的状态会在动态调整中,在2018年年中得到平衡。
趋势八:自动化
2017年小黄人等科技创新应用的惊艳亮相在某种程度上冲击和改变了社会各界对快递业的固有认知。实际上,近年来,主要快递企业大量引入自动化、半自动化设施设备,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已成趋势。
2018年,伴随着各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快递业的应用从大型分拨场地向二三级转运中心或较大的基层加盟网点下沉,人工智能将在更大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皮带机、伸缩机的运用将减少分拨操作的人员并提升分拣效率,在快件包装标准化的前提下,智能扫码和全自动分拣设备的运用会部分取代人工作业,如过去大型转运中心必备的写大字这一工种已基本上消失。
趋势九:大兼并
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20字发展思路为快递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主要快递企业先后上市,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递企业有了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的资本实力。
未来,单纯用快递二字已经很难全面准确地概括主要快递企业的业务范围。从中青旅收购全峰、苏宁收购天天、申通收购快捷、圆通收购先达国际等案例分析,预计2018年,快递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将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同业中的不同板块延伸,以快速弥补企业发展中的短板。
趋势十:大融合
在社会公众的认知中,他们已经很难将快递服务和新兴的送餐等泛快递服务进行区分。
2018年,随着主要快递企业的C网(同城网)相继启动,以及原有的同城配送企业更多地承接电商平台的落地配业务,传统快递和泛快递的界限将更加模糊。
从快递业满足消费者不同服务需求的角度考量,传统快递企业收购落地配企业、传统快递企业与泛快递企业跨界融合将成为新的趋势。
2018-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30%左右,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二)全程供应链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现代生产、制造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细化,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逐步将内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上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商的需求更加高端,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加强全产业链的掌控和服务能力成为了凸显物流企业服务价值的关键,物流企业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圈成本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
(三)智慧物流将成为发展方向
带宽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提升催生了数字化革命,使物流业可以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设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作。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为智慧物流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为物流业向平台化转型指明方向。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发展的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正处于从基础期向导入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不利因素
(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按照传统的物流体系运作,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较为落后,运输、仓储、加工等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较低,未能达到现代物流的标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物流需求。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业务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物流方式较为单一,物流运行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物流成本较高
现代物流的快速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国际上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8.1%下降至14.9%,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约10%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三)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兴起,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秘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日趋增多,给公安机关的有效打击带来较大难度。当前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类常见案件:买卖*支**案、贩卖毒品案、售假案、****案。
社会物流总额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0万亿元;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4.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257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20%,2022年将达到327万亿元。
社会物流总费用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达到12.1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2%,2022年将达到13.7万亿元。
2017豫西南(南阳)智慧物流展览会盛大开幕在即
5月20至22日,由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南阳市诚远物流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豫西南(南阳)首届智慧物流展览会将在河南省南阳市诚远物流基地(绕城高速南阳站向西500路南)盛大开幕。
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南阳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南阳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带动下,南阳物流产业飞速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豫陕鄂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远景,配合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宣传工作。
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秘书长等领导根据业态发展、政府布局、会员经营现状,力争为众多会员探索出一条行业创新快速发展之路。本届智慧物流展览会的举办,旨在聚集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为南阳乃至豫西南周边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史无前例的交流平台,打造豫西南及周边城市最大的物流展会平台。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0.7万亿元,增长6.0%,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107.0万亿元,增长6.2%,提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67.4万亿元,增长6.1%,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提出,物流行业也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智慧物流将RFID、传感器、GP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物流产业以爆发式增长,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方向,传统物流业面临模式拐点。
本届物流峰会主题为智慧创新 高效物流,智能硬件、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应用、绿色环保将帮助物流业迎来新的未来。国内企业必须将更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物流,推动未来智能物流大发展。物流在连接工业贸易、生产、商业和消费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届物流峰会目前已经邀请物流领域超过500家知名企业参与,吸引物流运输设备、物流装卸设备、物流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冷链物流、叉车、物流园区、绿色货运、快递、新能源、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等物流相关的龙头企业纷纷报名。知名物流企业诚远物流、日日顺、南阳宛运集团、东信达物流等,国内领先物流信息化服务企业中国物通网,欧曼,合力等行业知名的众多物流车辆和设备厂家纷纷参展。于此同时,智慧物流展也成立专业客服团队邀请覆盖豫西南地区食品、医药、物流、服装、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商贸、零售、电商等行业,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地区的物流协会将组团莅临参观交流。
预测未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2017年中国快递领域波诡云谲,风起云涌,更让2018年的中国快递市场充满种种变数。
好在任何事件发生之前总有蛛丝马迹。循着这些迹象,我们大胆地揣测,2018年中国快递将会发生什么?
趋势一:走出去
国内快递市场早已厮杀成一片红海,中国快递要走出去也喊了多年,有贝投资但总体而言步伐相对缓慢。
2017年,国内主要快递企业都加速国际布局:圆通正式启动全球包裹联盟,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先达国际;顺丰与UP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申通欧洲公司与布达佩斯机场集团及欧洲物流企业EKOLLOGIS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有贝金融共同打造中欧国际转运中心;中通与匈牙利国家邮政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合资成立中欧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中国快递企业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布局,2018年,中国快递市场的争夺战将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最远N公里延伸。
趋势二:个性化
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已经出现分化,同质化的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
2018年,快递市场细分或将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是随着A网(快递网)、B网(快运网)、C网(同城网)的独立运行,企业提供的产品将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大包裹冷链运输生鲜配送等寄递需求将释放,并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二是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当日达限时达预约配送等各类时效产品会受到中高端客户的追捧,成为新的增长点。
趋势三:新常态
2017年,100%实名收寄100%收寄验视100%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违反三项制度的企业受到严肃查处,在全行业形成了安全生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共识。
可以预见,2018年邮政业安全监管会更严,多部门对寄递渠道的安全齐抓共管的态势绝不是运动式的一阵风,而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的常态。
这将倒逼企业特别是基层网点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迭代,弥补过去多年粗放式发展的欠账。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或将被淘汰出局。
趋势四:切蛋糕
总部与加盟商在同一品牌下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但在法律层面上又是独立的利益主体。总部和加盟商在共同做大蛋糕的同时,也存在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
过去几年,总部切走的利润过多导致加盟商利润率大幅下降,后续投入的动力不足,已经影响到末端网点的稳定性。而网点的稳定性又被视为品牌快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8年,总部出于对品牌价值的整体考量,或通过降低罚款、调整派费等方式对加盟商加以扶持,重塑总部与加盟商的利益分配格局。
趋势五:调价格
连续多年的价格战让基层快递企业背负了沉重的经营和生存压力,快递价格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出快递服务的价值。
2017年下半年,北京民营快递企业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中受到影响,进京快件集中转向网点布局规范的中国邮政、EMS和顺丰速运。中国邮政两次调整快递价格。受运营成本上升影响,民营快递北京同城件价格也应势上扬。
2018年,受综合运营成本、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可以预见快递价格会有一定程度上浮,因价格战并未结束,其间快递价格或存在波动和反复,但总体趋势应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趋势六:分水岭
2017年上半年,以北京圆通花园桥网点事件为代表,基层网点生存困难的问题被摆上台面,成为舆论的焦点。在此之后,关注末端生存状况,改善一线从业者职业环境被提上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主要快递企业全部完成上市,在保证承诺业绩的前提下,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相对于上市前略为宽松。
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基层网点生存最困难的时期或已过去,但提质增效的压力依然存在,不排除一些缺乏竞争力的网点在2018年被淘汰。
趋势七:用工荒
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人工成本是基层网点运营中最大的成本构成。过低的快递价格和计件提成的薪酬,让快递从业者的薪酬待遇仍旧维持在五年前的水平,甚至有所下降。缺乏吸引力的薪酬和繁重的劳动,使快递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受到冲击。
综合多种因素分析,2018年春节后,如果返乡快递员不再返回城市,或返回城市后对再次择业持观望和选择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节后的用工紧张。
在部分一线城市,由于城市管理趋严,快递从业环境或加剧这一用工紧张趋势。预计用工紧张的状态会在动态调整中,在2018年年中得到平衡。
趋势八:自动化
2017年小黄人等科技创新应用的惊艳亮相在某种程度上冲击和改变了社会各界对快递业的固有认知。实际上,近年来,主要快递企业大量引入自动化、半自动化设施设备,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已成趋势。
2018年,伴随着各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快递业的应用从大型分拨场地向二三级转运中心或较大的基层加盟网点下沉,人工智能将在更大程度上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
最为显著的变化是,皮带机、伸缩机的运用将减少分拨操作的人员并提升分拣效率,在快件包装标准化的前提下,智能扫码和全自动分拣设备的运用会部分取代人工作业,如过去大型转运中心必备的写大字这一工种已基本上消失。
趋势九:大兼并
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20字发展思路为快递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在主要快递企业先后上市,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递企业有了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的资本实力。
未来,单纯用快递二字已经很难全面准确地概括主要快递企业的业务范围。从中青旅收购全峰、苏宁收购天天、申通收购快捷、圆通收购先达国际等案例分析,预计2018年,快递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将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及同业中的不同板块延伸,以快速弥补企业发展中的短板。
趋势十:大融合
在社会公众的认知中,他们已经很难将快递服务和新兴的送餐等泛快递服务进行区分。
2018年,随着主要快递企业的C网(同城网)相继启动,以及原有的同城配送企业更多地承接电商平台的落地配业务,传统快递和泛快递的界限将更加模糊。
从快递业满足消费者不同服务需求的角度考量,传统快递企业收购落地配企业、传统快递企业与泛快递企业跨界融合将成为新的趋势。
2018-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30%左右,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二)全程供应链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现代生产、制造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细化,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逐步将内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上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商的需求更加高端,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加强全产业链的掌控和服务能力成为了凸显物流企业服务价值的关键,物流企业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圈成本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
(三)智慧物流将成为发展方向
带宽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提升催生了数字化革命,使物流业可以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设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作。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为智慧物流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为物流业向平台化转型指明方向。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发展的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正处于从基础期向导入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不利因素
(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按照传统的物流体系运作,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较为落后,运输、仓储、加工等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较低,未能达到现代物流的标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物流需求。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业务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物流方式较为单一,物流运行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物流成本较高
现代物流的快速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国际上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8.1%下降至14.9%,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约10%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三)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兴起,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秘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日趋增多,给公安机关的有效打击带来较大难度。当前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类常见案件:买卖*支**案、贩卖毒品案、售假案、****案。
社会物流总额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0万亿元;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4.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257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20%,2022年将达到327万亿元。
社会物流总费用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达到12.1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2%,2022年将达到13.7万亿元。
2017豫西南(南阳)智慧物流展览会盛大开幕在即
5月20至22日,由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南阳市诚远物流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豫西南(南阳)首届智慧物流展览会将在河南省南阳市诚远物流基地(绕城高速南阳站向西500路南)盛大开幕。
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南阳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南阳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带动下,南阳物流产业飞速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豫陕鄂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远景,配合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宣传工作。
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秘书长等领导根据业态发展、政府布局、会员经营现状,力争为众多会员探索出一条行业创新快速发展之路。本届智慧物流展览会的举办,旨在聚集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为南阳乃至豫西南周边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史无前例的交流平台,打造豫西南及周边城市最大的物流展会平台。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0.7万亿元,增长6.0%,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107.0万亿元,增长6.2%,提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67.4万亿元,增长6.1%,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提出,物流行业也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智慧物流将RFID、传感器、GP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物流产业以爆发式增长,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方向,传统物流业面临模式拐点。
本届物流峰会主题为智慧创新 高效物流,智能硬件、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应用、绿色环保将帮助物流业迎来新的未来。国内企业必须将更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物流,推动未来智能物流大发展。物流在连接工业贸易、生产、商业和消费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届物流峰会目前已经邀请物流领域超过500家知名企业参与,吸引物流运输设备、物流装卸设备、物流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冷链物流、叉车、物流园区、绿色货运、快递、新能源、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等物流相关的龙头企业纷纷报名。知名物流企业诚远物流、日日顺、南阳宛运集团、东信达物流等,国内领先物流信息化服务企业中国物通网,欧曼,合力等行业知名的众多物流车辆和设备厂家纷纷参展。于此同时,智慧物流展也成立专业客服团队邀请覆盖豫西南地区食品、医药、物流、服装、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商贸、零售、电商等行业,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地区的物流协会将组团莅临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