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贾泽红 follow

@kp12398386

Followers0

Blogs7

Video0

Comments0

04-28-2018

2018-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行业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行业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2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有贝投资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发布《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30%左右,有贝金融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二)全程供应链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现代生产、制造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细化,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及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逐步将内部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上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商的需求更加高端,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加强全产业链的掌控和服务能力成为了凸显物流企业服务价值的关键,物流企业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促进整个供应链生态圈成本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
  (三)智慧物流将成为发展方向
  带宽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的提升催生了数字化革命,使物流业可以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设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运作。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为智慧物流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物流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将为物流业向平台化转型指明方向。智慧物流是物流行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发展的新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新动力,目前正处于从基础期向导入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不利因素
  (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按照传统的物流体系运作,信息化水平较低,设备较为落后,运输、仓储、加工等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较低,未能达到现代物流的标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化、定制化物流需求。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业务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等问题,物流方式较为单一,物流运行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物流成本较高
  现代物流的快速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我国社会物流效率逐步提高。国际上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18.1%下降至14.9%,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约10%相比,我国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三)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兴起,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秘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日趋增多,给公安机关的有效打击带来较大难度。当前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类常见案件:买卖*支**案、贩卖毒品案、售假案、****案。
  社会物流总额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0万亿元;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6.1%;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4.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257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20%,2022年将达到327万亿元。
  社会物流总费用预测
  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将达到12.1万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2%,2022年将达到13.7万亿元。
  2017豫西南(南阳)智慧物流展览会盛大开幕在即
  5月20至22日,由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南阳市诚远物流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豫西南(南阳)首届智慧物流展览会将在河南省南阳市诚远物流基地(绕城高速南阳站向西500路南)盛大开幕。
  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南阳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南阳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带动下,南阳物流产业飞速发展。《规划》提出了打造豫陕鄂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远景,配合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宣传工作。
  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秘书长等领导根据业态发展、政府布局、会员经营现状,力争为众多会员探索出一条行业创新快速发展之路。本届智慧物流展览会的举办,旨在聚集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为南阳乃至豫西南周边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史无前例的交流平台,打造豫西南及周边城市最大的物流展会平台。
  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50.7万亿元,增长6.0%,提高0.4个百分点;上半年107.0万亿元,增长6.2%,提高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167.4万亿元,增长6.1%,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提出,物流行业也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智慧物流将RFID、传感器、GPS、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物流产业以爆发式增长,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方向,传统物流业面临模式拐点。
  本届物流峰会主题为智慧创新 高效物流,智能硬件、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应用、绿色环保将帮助物流业迎来新的未来。国内企业必须将更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能物流,推动未来智能物流大发展。物流在连接工业贸易、生产、商业和消费者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届物流峰会目前已经邀请物流领域超过500家知名企业参与,吸引物流运输设备、物流装卸设备、物流信息化、物流与供应链、冷链物流、叉车、物流园区、绿色货运、快递、新能源、自动化仓储设备、智能物流系统等物流相关的龙头企业纷纷报名。知名物流企业诚远物流、日日顺、南阳宛运集团、东信达物流等,国内领先物流信息化服务企业中国物通网,欧曼,合力等行业知名的众多物流车辆和设备厂家纷纷参展。于此同时,智慧物流展也成立专业客服团队邀请覆盖豫西南地区食品、医药、物流、服装、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商贸、零售、电商等行业,河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地区的物流协会将组团莅临参观交流。
  本届智慧物流展为现代物流装备企业打造展示形象、开拓市场、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现代物流装备新产品、新技术的好机会,促进供需双方增进合作、共赢发展,欧曼、柳汽、现代重卡、江淮格尔发、徐工汽车、福田时代、重汽王牌、江淮轻卡、福田奥铃、龙工叉车、合力、杭叉、柳工等等行业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参展,预计现场到会专业买家和观众10000余人次。
  南阳市诚远物流基地拥有仓库面积约5万平方米,路间距45米,脊高13米,停车区域最少可容纳大车300余辆,水、电、网络齐全。是目前南阳最大物流交流平台、聚集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为打造南阳本土标杆型的物流企业,引用现代科技新型标准化仓储建设,做好第三方物流配送,加大软件仓储管理,为客户提供精细化、人性化、专业化服务,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工业、商贸业联动发展。诚远物流场地布局合理、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与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数字信息化操作,节能环保、安全有序。
  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智慧物流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智慧物流相关行业,本次2017年豫西南首届智慧物流展览会将是您不可或缺的最佳平台!
  2017上半年物流业发展报告:及时配送催生新业态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商品流通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这让同城配送在物流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同时,提供即时、便捷服务的外卖配送、快递柜等领域也不断升级。在外卖配送逐渐实现一小时到30分钟的时效优化时,物流企业争相在即时市场、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下苦功。
  便利化:
  未必是掘金高地
  物流便利化倒逼传统物流改革,企业不断整合社会闲散人力资源,同城快递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可以减少临时仓储环节,使快件生命周期更短。同城快递解决了很多传统物流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液体、宠物、大件物品等被普通快递拒绝的物品,在同城快递中找到了运输途径。同城快递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巨大的发展前景。
  快递自提柜还很难实现盈利,自提柜从消费者免费使用而兴起,即便占领市场份额,盈利模式仍十分模糊。另外,各大物流企业都在投资快递自提柜,也可能造成快递自提柜企业定位不明晰。
  快递自提柜的盈利模式是最大的痛点,很多企业都在赔钱。近邻宝副总经理宋召卫表示,除了使用者付费和广告营收外,还采取招商加盟的形式实现盈利,近邻宝的加盟门槛较低,投入相应快递柜以及服务费用便可加盟。尽管企业对北京市场充满期待,但盈利模式仍需摸索前行。
  同城配送:
  资本催化竞争激烈
  伴随网购与移动购物方式的普及,异地寄递高速发展的同时,同城快递也迅速崛起。国家邮政数据显示,同城速递是物流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未来五年将保持30%的增速,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实现51.1亿件,其中同城速递13.6亿件,占到26.6%。
  另外,北京市邮政局的统计显示,2016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近20万件,同城业务量约为9万件,占比43%,同城业务收入累计85.74亿元,同比增长108.63%。
  随着同城配送快递行业快速发展,市场也即将被瓜分完毕,资本的不断涌入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2017年2月,闪送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人人快运也在成立五年内完成两轮共计6500万美元的融资;达达正式上线C端业务达达快送,提供专人直送、15分钟上门取件、1小时送达、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此外,以顺丰速运、四通一达为首的传统快递公司也越发重视同城配送业务。顺丰速运与百度外卖合作传闻四起,业界猜测在百度外卖的几个重要物流直营城市,顺丰速运将为百度外卖提供配送服务。此前,顺丰速运曾推出即刻送的同城配业务,主打辐射一小时本地生活圈,聚焦3-5公里。2017年上半年,圆通速递启动同城配送网络,布局同城快递、跨城市快递服务。
  外卖配送:
  上演时效plus
  懒人经济创造市场商机,送货上门服务深受欢迎,解决即时需求的跑腿服务也吸引了物流企业争相入局。
  2017年3月,美团外卖跑腿业务正式上线,一个月内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常州、济南、厦门等20个城市。随后,饿了么在4月推出帮买帮送业务,在上海进行试点。
  此外,饿了么在上海地区对旗下送餐员的电动车实施编码管理系统,实现一车一码、一车一人对应管理。在配送跑腿过程中,送餐员往往为了缩短送餐时间,忽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在街头飞驰,广受诟病。同时,当餐品出现问题、送餐员服务恶劣时,用户往往缺少凭证,导致维权难度加大。实际上,跑腿服务的配送环节实现规范化,也是平台之间竞争的关键。
  此外,30分钟逐渐成为外卖平台追求的配送时限。2016年12月,百度外卖CTO耿艳坤在北京商报社和北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第二届)互联网+物流格局论坛上表示,百度外卖通过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数据建模,保证每个用户订单在30-40分钟送达。百度外卖可以准确预估餐厅出菜时间,损耗时间也可以预估。
  2017年6月,饿了么在外卖大会中表示,未来要打造的是一个30分钟即时上门服务的平台。小e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技术使订单派送更加合理,订单像搭乘顺风车一样,使接单骑手配送效率提高。
  自提柜:
  互相注资**圈地
  物流配送中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企业的开荒重地,纷纷布局快递自提柜、自提点。不过,虽然被称为行业的又一风口,但快递柜业务却始终亏损严重。期间,国内行业开始注资自提柜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曾因率先进入快递自提柜市场而一度获得高达500亿元估值。但随着快递自提柜盈利难成为业内共识,三泰控股业绩从2015年开始连续下滑,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2015年亏损近3800万元,2016年亏损幅度增至12.6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达3244.99%。
  不过,2017年6月速递易运营主体、三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成都我来啦的控股权已经由中国邮政旗下的中邮资本管理邮箱公司接手,同时,成都我来啦引入菜鸟网络和复星集团。据悉,股权交割完成后,中邮资本将持有成都我来啦50%股权,三泰控股持有34%,菜鸟网络和复星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10%和6%。随后,速递易推出智能寄件产品小黄筒,并计划2017年铺设10万套,继在上海展开试点后,小黄筒还将进入北京市场进行试点。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速递易快递柜布点超过5.6万个,遍布全国79个城市。
  早在2015年6月,顺丰速运、申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速递、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资5亿元成立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巢科技)。2017年初,多家物流企业共同向丰巢科技增资超20亿元。京东也对外宣布将接入丰巢快递自提柜,并且丰巢与京东实现了信息的打通。
  种种迹象表明,物流巨头在快递柜领域加速布局。同时,各物流企业之间呈现出共同注资、相互渗透,在投资中既独立又融合的态势。
  2017年物流行业有哪些机会?
  1、信息化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装备与控制智能化,代替人又高于人的物流发展新模式,能大幅提升效益。国家出台了不少互联网+便捷交通的实施意见以及智慧配送等工作,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信息化智慧物流也是当前快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速尔在融资后相继投资开发或升级了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工具,包括雅典娜管理系统、站点管理系统以及扫描宝和老板宝两款手机APP,着眼打造站点管理、掌上办公、移动批文,库存查询,进度管理等全流程、多角色、适时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借助于信息化,速尔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2、末端配送
  末端配送领域俗称最后一公里,随着快递服务业的发展,快递末端配送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运用将会在物流市场中最具有竞争力。
  如速尔新能源汽车,即纯电动物流车,节省成本的同时,其车身空间大可实现多装少拉和门到门服务,有利于提高时效,且按时按需送货上门,而不限行不限购的利好政策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并解决网点头疼的禁摩限电政策,为业务拓张奠定基础。可谓是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3、绿色物流
  快递服务业飞速增长,有数据统计每年用170亿米的胶带,将排放二氧化碳2000万-3000万吨,预计今年快递包裹超过300亿件,伴随而来的快递包裹环保问题亟待解决,商务部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倡导快递物流将更绿色低碳。
  4、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在中国统一称为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共同完成运输过程的复合运输,在多式联运的体系构建中,需要考虑产业分布、物流路径和货物规模这三个基础条件。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对接,形成了商业港口、铁路货站和航空货站三大枢纽。在具体执行层面上,货物中转的衔接,快速地卸货、分拣和装载是难点。
  互联网的发展给多式联运带来了后发优势,实现多运输工具之间通过大数据来实现透明链接,公路甩挂运输也将成为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因素。
  5、冷链配送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曾预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将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长,至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
  资本向冷链市场集聚,第三方冷链、生鲜电商、冷链园区、冷藏设施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加上政策红利给冷链物流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冷链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改变,从以冷库建设为中心向两端延伸,前端农产品采摘预冷加工,末端配送和消费,生产、加工、贸易、实现冷链产业链的全覆盖。但是冷链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受短板影响比较明显,今年生鲜电商大面积的亏损,开始倒逼冷链物流的发展。
  6、跨界融合
  互联网+新时代下,跨界融合被赋予新的内涵,物流行业更是如此,中小企业抱团发展、行业联合成为趋势。融合不仅体现在线上线下O2O融合,更体现在跨行业协同发展。
  7、国际化物流
  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深化,国际货运也在走向国际全球市场,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物流行业也陆续开始了国际化布局。
  2017年1-8月物流运行趋缓
  1-8月份,物流运行总体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8月物流需求增速小幅回落,但结构进一步优化;物流服务价格小幅回调,仍高于同期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持续回落,物流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一、 1-8月社会物流运行稳定
  (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小幅回落,结构进一步优化
  1-8月,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61.0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比1-7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图 1 2016-2017年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情况
  ----工业品物流需求小幅回落。1-8月工业品物流总额149.2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比1-7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8月份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11.6%,加快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耗能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有所减缓,8月份当月高耗能制造业物流需求增长2.9%,增速放缓0.4个百分点。
  ---进口物流需求稳中趋缓。1-8月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7月回落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但增速仍保持平稳,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增长5.4%,比7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增速放缓受到了基期抬高等因素影响,去年上半年进口物流需求基数较低,到下半年开始逐渐提升。
  从构成看,前8个月,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物流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进口铁矿砂7.14亿吨,增加6.7%;原油2.81亿吨,增加12.2%;天然气4246万吨,增加25.5%。此外,机电产品进口3.61万亿元,增长14.5%;其中汽车80万辆,增加20.3%
  图 2 2016-2017年进口物流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延续较快增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0.8%,增速虽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社会物流总额增速24个百分点,年内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电商物流需求延续高增长态势。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中的电商物流总业务量和农村业务量分别为138.2点和141.1点,比上月回升0.6和1个百分点。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回落,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回落。1-8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进一步趋缓,比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图 3 2016-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增长情况
  从构成看,运输费用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保管费用2.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回落0.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0万亿元,同比增长8.2 %,回落0.2个百分点。
  物流运行质量有所改善。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有所下降,比上年下降0.6%。
  1、 运输费用增速趋缓
  下半年以来社会物流总费用中的运输费用增速有所趋缓,运输物流效率有所提升。1-8月运输费用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费用、水上运输费用、装卸搬运费用均比1-7月有所不同程度回落,分别回落0.7、3.0和0.4个百分点。
  图 4 2016-2017年运输总费用及增长情况
  2、 物流仓储周转效率稳定
  物流仓储周转效率保持稳定。8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中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0.0%,与上月持平,反映出周转效率平稳,商品仍是快进快出。分品种来看,钢材、化工等生产资料类商品及服装类等生活资料类商品周转效率较上月有所加快。
  二、 1-8月物流业运行稳中趋缓
  1、物流市场规模增长稳定
  1-8月,物流业总收入为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物流服务价格小幅回调
  公路运输价格连续两月回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8月平均为108.1点,比上年增长8.2%。8月为104.0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调,环比回落1.0%。从月内各周指数看,呈现震荡波动走势,第一、三周小幅回升,其他各周均有所回落。从分车型指数看,各车型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整车指数环比回落0.84%,至101.8点,但仍比上年同期增长13.9%。零担指数总体趋缓,其中,零担轻货指数比上月回落1.6%,至111.9点;零担重货指数比上月回落0.9%,至103.3点。
  图 5 2016-2017年公路物流价格指数走势图
  沿海散货运价指数环比回落。由交通部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1-8月平均为1064.71点,比上年增长24.7%。8月为1126.75点,比上月回落0.5%。其中,沿海煤炭及粮食运输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金属矿石运价环比回升,成品油运价持平。本月运价回落,主要是受到沿海煤炭运输需求较前期有所趋缓,低价揽货现象明显增多,加之台风导致部分航道封航等多重因素影响。8月煤炭运价指数为1197.38点,环比回落1.3%。
  3、 物流企业效益有所提升
  8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业务利润指数比上月回升3.9个百分点至52.2%,表明物流企业盈利水平有所好转,效益有所提升。
  综合来看,8月份,物流需求呈现周期性回落,但物流业景气指数仍保持在50%以上,物流业仍处在景气区间。1-8月社会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仍未改变。
  从后期走势看,随着9、10月传统生产建设旺季临近,物流运行环境趋好。从PMI数据看,经济运行基本回归稳中趋升基本态势,前期季节性因素影响造成的短期波动基本平复,市场需求回升力度较快;从物流业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标看,8月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位于58.7% 和53.5%,仍维持较高水平,表明企业对物流运行预期仍较为乐观。综上所述,未来物流运行的需求基础进一步巩固,社会物流需求有望企稳回升,物流业务活动有望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
  国家邮政局宣布,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这也标志着十三五时期快递业发展取得开门红。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第300亿件快件产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是当地一位茶农通过中通快递遵义湄潭网点寄出的茶叶。近年来,得益于快递向西、向下工程的实施,我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提升至80%,每年带动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数千亿元,仅2016年前10个月支撑全国农产品网销额就超过1000亿元,行业在助力广大农民利用网络打开市场、盘活渠道、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延续十二五时期高速发展的势头,并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8.9亿件,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11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37.6亿件,同比增长44.5%,成为史上最忙快递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25亿件,是去年同期的1.4倍。在刚刚过去的双12,全天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7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5.75%。
  在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6.7%的背景下,我国快递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首先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随着电子商务、制造业、农业等关联产业升级,快递业上游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快递自身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需求迫切,多元、规范、精细化的供给模式正在加快形成。其次,也得益于互联网+为快递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快递业对接供需两端,企业积极提高服务匹配能力,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新经济的生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第三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快递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加快,快递企业订单处理、跨境运输、海外仓储、境外投递等能力逐步提升。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放管服改革为快递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助力。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不断优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资源有效聚合,持续释放了快递市场活力。国家邮政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结合,对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快递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快递业紧抓互联网+兴起的机遇,依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7.8倍和3.8倍;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从68.7分提高到74分,时限准时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在各级地方政府和邮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邮政、快递企业实施大投入,基本实现了两大建设成果:一是大网络,18.3万处快递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全国新建、在建快递物流园区超过200个,干线车辆超过20万辆,已有3家自主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81架;二是大品牌,已有6家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的品牌企业,同时,电子运单、自动化分拣、智能化终端技术广泛应用,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服务站、连锁商业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2015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在绵阳举行
  7月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暨物流企业CIO峰会在绵阳会展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以互联网+时代下,共建开放协同的智慧物流生态链为主题,共同探讨互联网+物流模式下,市场如何变革,商业模式如何创新,企业如何转型升级。会议旨在为物流信息化相关各方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广泛交流物流信息化的有关政策、技术、案例和经验,推进智慧物流的行业应用,引导物流企业开拓创新。 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局长景晓波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相关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发表了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共建开放协同的智慧物流生态链》的讲话,从物流企业组织机构、数据共享、降低成本、诚信体系、分工协作、规范运作、过程透明、生态环保、智慧高效九个方面阐述了智慧物流生态链的观点。他指出,在物流信息化过程中,新兴物流平台与传统物流平台应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迈出互联网+高效物流的第一步。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杨志刚处长对《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互联网+时代,物流信息化在当前物流发展中已进入核心地位。实现物流信息化,还需进一步努力探索,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实现双向变革,打破惯性思维,进一步开放与资本、金融的合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从互联网的方法论,物流的三个热点问题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物流带来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他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互联网化,平台成为基础设施,诚信建设的新机遇,已成为当前物流行业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次参会的国内企业共有300余家,以物通北斗车联网智能配货管控平台,OTMS运输管理系统,货车帮科技等为代表的48家国内物流信息化平台服务企业参加了会议现场的物流信息化产品及设备展示活动。
  据悉,本次会议将发起成立物流平台诚信公约联盟,构建物流诚信体系。明日(7月10日)将有24家物流平台在诚信公约上签字,签约平台涉及制造、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物流产业链上的各个产业。他们将是互联网+时代下,共建开放协同的智慧物流生态链的开创者。
  2014中国(怀来)京西商贸物流发展峰会会议介绍
  一、2014中国(怀来)京西商贸物流发展峰会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全新首都经济圈,推动北京腹地发展,京西商贸物流全新战略布局。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动北京腹地发展,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河北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充分发挥河北省各区域的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怀来占据京西的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迎来全新发展空间和机会,怀来的商贸物流产业也将全面升级,迎来新的契机。
  新经济环境下,商贸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商业环境和交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消费要求。十八大以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也将加快商贸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商贸物流业的转移升级进程的快速推进,有利于形成东中西部商贸业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商贸流通布局更加合理的新格局,为我国现代商贸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张家口怀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市场开发、建设符合当前专业市场发展与流通布局需求。
  万悦城位于京西咽喉核心商圈,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旨在打造品牌批发+零售的复合型、升级版、全业态城市综合体。建成后的万悦城将成为集品牌展贸、品牌批发、时尚零售、电子商务、设计服务、创意研发、商贸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综合体。市场的开发、建设、定位符合当前专业市场发展与流通布局需求。
  综上所述,2014中国(怀来)京西商贸物流发展峰会将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国家级行业协会领导、行业专家、国内著名市场负责人齐聚怀来,共同为京西商贸物流的商贸流通及发展寻求新的策略,促进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 2014中国(怀来)京西商贸物流发展峰会会议目的
  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利好优势,客观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理性梳理经济转型期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新策略;
  厘清当前商贸流通格局,向全国展示万悦广场的新形象、新业态,呈现怀来地区发展商贸流通的优势,增加社会公信度,为建立京西商贸物流园开篇造势,树立市场的行业地位;
  让潜在客户更多的了解万悦广场,增加商户对项目的信心,提升项目的知名度、美誉度,让经营商户切身感受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