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事业小英短 follow

@kl12462781

Followers0

Blogs208

Video0

Comments0

02-21-2020

2020陕西事业单位备考:主旨观点——因果文段

【导读】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库之《主旨观点——因果文段》。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在各地的事业单位考试中,片段阅读均是考试的重点,有着不小的考查比例,而片段阅读具有阅读量大、主观性强的特点,因此,很多同学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整个文段的重点,在纠结之中仅凭主观判断就选择了一个看上去“有道理”的选项,可能因此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因此要学会通过一些关键词语去快速锁定作者的意图,找到文段的重点。其中,因果词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词语,通过因果词去确定文段的行文脉络和文段的重点,能够帮助我们又快又准的找到答案。
一、常见的因果词:因此、所以、因而······
二、常见的带有因果词文段的行文脉络:
1、原因分析——得出结论。此种文段类型重点在于后面的结果,也就是对于结果部分得出的结论进行同义转述即可作为我们的答案。
【例1】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方式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因此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强调政府在新舆论环境下有必要转变应对方式
B.对比不同时期政府的舆论宣传环境与工作方式
C.剖析政府执政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的外在原因
D.分析通信技术发展与舆论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答案A。文段首先交代了一个大的背景,即通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舆论环境,加大了对政府执政的影响和压力,接着说明面对这样的环境和压力政府怎么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即采取新的工作方式。重点在于后面的结论,B项的重点在于不同时期的的工作方式,偏离文段主题,排除;C项属于原因分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同样属于原因分析的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A项是对此观点的同义转述,故正确选项为A。
2、原因分析——事实阐述。此种文段的结论往往是一个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则整个文段在讲述该事实是如何发生的,即重点在于前后的因果联系。
【例2】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其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解析】答案C。文段前面的第一到第四句从莫高窟的选址理念、建筑构造、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来论述其优势,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地带。最后一句话表明正是因为安全才有了如今的莫高窟能够保存下诸多文化遗产。整个文段属于前面分析原因,后面事实阐述,因此重点在于讲述莫高窟能够保存完好众多文化艺术遗产的原因。A项强调“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文段没有涉及,排除;B项讲述的重要价值同样没有涉及,排除;D项为题干原因分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选项为C。
根据上文内容的学习,大家对于题干中带有因果词的文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一定的练习,相信大家对于此种类型的文段能够迅速的找到作者的观点和文段的重点所在。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