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2020
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
http://www.tosss.net
【摘要】生物制药产业是最近几年以来,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高科技新型产业领域,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给广大从业者实际具备的综合性专业工程技术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高等院校在开展生物制药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教育培养输出工作过程中,积极引入运用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对于其持续改善提升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培养输出质量具备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官方指导性文件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项具备广泛影响力的改革工作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培养和输出数量充足的,具备较强创新能力,且能充分适应现实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类型多样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人才。生物制药产业作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发展阶段最具发展空间且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其发展进程之中不仅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事业提供稳固且充足的助推力量,还会为人类开展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活动,创造和提供数量更多,安全性更好,以及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生物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催生了对生物药物设计人才、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等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之下,高等院校应当借由对基本性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方式的改良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的良好发展,以及各项社会建设发展事业的顺利推进,教育培养和输出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门性应用技术人才。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探索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合理设定生物制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输出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目标,重点在于改良优化工程教育领域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实施模式,创新优化高等院校与特定行业领域、以及企业之间相互联合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实践机制,改善强化高等院校广大在校学生群体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创新工作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换句话说,“卓越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主要致力于教育培养和输出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以及特定产业领域结构调整需要,并且具备优质且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水平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较强水平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高等院校应当致力于在国家现行版本的通用技术标准的指导制约条件下,遵循生物制药行业领域基本性专业技术指导标准的要求,参照本校在日常开展办学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色、办学指导思想理念,以及生物制药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工作目标,制定形成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生物制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工作实践目标:要积极教育培养和输出能够面向基层工作实践领域、具备优质且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全面系统学习掌握生物制药事业领域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扎实且稳固的化学、生命科学、医药学知识基础,具备较高水平工程实践技术能力,以及创新工作思想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继而在毕业之后,能够前往医药卫生企业第一线参与生物药物产品的设计制造工作、技术开发工作、应用研究工作,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工作的“现场工程师”。 高等院校在具体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照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生物制药行业领域的指导标准对产业结构调整所提出要求,以及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所提出的需求,从整体性层面开展人才教育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系统制定形成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过程中运用的学校标准、企业标准,以及教学计划,合理做好对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配备工作,注重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过程中做好理论教学内容与应用技术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结合,确保建构形成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能够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http://www.tosss.net/html/jiankangtiandi/2020/033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