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2020
新形势下高职生物制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http://www.123456t.net
摘要:从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为药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角度,阐述当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办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环境保障条件等路径,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物制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生物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生物制药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人才是生物制药工业创新、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其决定了药企最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药学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对实现我国制药业现代化、振兴生物产业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生命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以能力为本、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将在生物制药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生物制药专业必须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技能为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为培养专业能力较强、适应范围较广、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优、综合素质较高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前提,本文结合近几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试图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策略。 1当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不管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行业和专业岗位需求,岗位适应能力较差,企业环境下专业技能较为单一,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十分薄弱。 1.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定位不够清晰 早在201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就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的有机衔接。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则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已从技能人才培养转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从人才的系统培养而言,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即现在所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中职学校发生重叠,没有形成差异化人才培养,缺失了高职院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层次特征,这也是当前中高职衔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1.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规格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继续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可另一面却是许多制药企业出现人才难求的现象,以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很难成为现代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主要原因即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与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标准不符的结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和现代企业人才需求脱节,没有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 1.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容较为粗放,重技术、轻能力培养 在新形势下,招生与就业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单独招生已成为高职院校主要招生方式,宽口进、宽口出,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基础知识面窄、技能较为单一、职业素养薄弱、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偏低等情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再加之部分高职院校育人的内容和方式过于简单化,一种是利用大三一学年时间以“以工代学”的“放羊式”顶岗实习方式,从事药品生产中诸如理瓶、洗瓶、包装等流水线上简单的、技术含量较低的顶岗实习工作;另一种是“以学代工”,完全以实训室为虚拟工作场景的授课方式,缺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的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从而缺失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这些都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1.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境条件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学校、技工学校改制而来,这些职业学校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办学的软、硬件与高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迅猛扩招,职业学校升格改制后,其实践教学建设不能与学校发展同步,缺少必备的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以及师资,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仍然以单一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具有药企真正生产性能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既能讲授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还能真正参与药企产品生产、开发的“双师型”教师更少,办学基础条件匮乏,致使部分高职院校不能为社会、现代药企培养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http://www.123456t.net/xueshupingtai/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