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dx2015 follow

@kj11862650

Followers0

Blogs17

Video0

Comments0

06-26-2015

国土部拟评估多城用地 提“紧凑”新城建设

利家网资讯,一边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另一边是粗放利用土地现象依然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土地闲置问题突出,盲目批建新城等问题。
  当前中国发展已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高投入、高消耗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近日在出席“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时谈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把节约集约用地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新常态下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重要途径。他还表示,今年我国将开展578个城市节约集约用地初始评价,同时将加快处置企业闲置用地的行为。
  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重视,从2013年起连续3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皆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为把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落到实处,国土部将在今年开展578个城市节约集约用地初始评价,年底形成全国城市节约集约用地区域评价成果,持续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与更新。
  新城建设土地指标收紧
  新常态下节地的首要任务将是控制新区新城的开发建设。
  据了解,大多数的新城新区平均容积率都在0.8~1.2,很少超过1.5。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极大地浪费了资金和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空间组织和安排失序失当。
  当前,我国新城新区开发建设中还存在着大量不节约不集约的问题。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391个新城新区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高达197平方米,已建成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61平方米,均远超人均100平方米的国家标准。
  胡存智表示,一要转变新城新区城市建造模式,强制推行紧凑型、立体型的城市建造模式;二要转变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土地的多功能立体复合利用;三要实行土地支持政策,试行土地利用年度指标激励,采用新型城市建造模式的规模与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今后城市土地开发集约节约利用就要改变目前的单宗地、单用途的土地利用模式,按照绿色、紧凑型的城市发展需要,形成多宗地、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节约集约利用开发。”胡存智说,这样我们就必须大力推动立体综合开发的节地模式。
  加快处置企业闲地
  此外,盘活存量用地,也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
  国土资源部4月22日发布的“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称,2009~2013年全国已供应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7.02万公顷(约105.3万亩)。而在今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介绍,2014年全年清理出闲置土地100万亩。可见我国土地闲置的情况严重。
  对超额完成盘活指标的,按超出比例在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时给予适当奖励;对没有完成盘活指标的,按未完成的比例相应扣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增加盘活指令性计划指标。
  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将加快处置因企业原因导致的闲置土地。
  胡存智在论坛上表示,对已认定纯属企业原因的闲置土地,未发送收缴闲置费或收回使用权决定书的,加紧完成发送,已发送决定书的要加紧完成闲置费收缴或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严格落实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项目开工的实地核查,从源头上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
 
官网:http://www.lijiafc.com
24小时热线:400-619-9909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