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哇哦 follow

@kj10170296

Followers0

Blogs6

Video0

Comments0

05-27-2019

英国私校排名家长择校眼里的“救命稻草”

英国有太多优秀的私立学校,对从未在英国生活过,不太了解英国教育体制,英语也不是特别好的中国家长来说,还在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挑花了眼”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看起来有理有据、非常完美的学校排名就成了家长眼里的“救命稻草”。
排名的优势“直观”在假设排名确实准确反应了各类信息的前提下,完美发现它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它以数据的形式展示学校在学术方面的表现,给了第一次接触英国教育,尚且一头雾水的家长一个直观的印象——至少家长可以一眼看到英国有哪些顶级公学,并迅速挑选出几所初步符合意向的目标学校,而不会在学校的”汪洋大海“中毫无头绪。不过事实上,很少有家长可以非常理性的使用这些排名,最大的问题反而是过分的依赖排名。比如我们发现父母看到排名后,往往会简单的依据排名把孩子送到名次靠前且符合录取条件的学校里,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择校因素,即这所学校是否真正适合孩子。
正视排名的不足之处况且排名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学校的情况,值得商榷。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提到,学校排名已经被很多英国中学校长认为是“无稽之谈”。许多非常出色的私立学校在A-level考试中表现非常出色,每年都会向世界顶尖大学输送大量学生,但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些学校在GCSE排名中是垫底的。举个例子,广受赞誉的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温彻斯特公学和圣保罗学校在GCSE五优(five good GCSE,包括英语和数学)的基础评估中得分为0,而英国政府规定,如果学校达到这一教学标准生少于40%,则该校不合格。也因此,很多优秀的独立学校被剥夺了A-level和GCSE资格,于是他、它们转而寻求其他标准化课程和考试。比如IGCSE,IB和更难的Pre-U。当然,选择这些课程和考试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些独立学校的日趋国际化,学校和学生都渴望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可——毕竟,对于在哪里上大学这个问题,孩子们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希望有更多选择。我们在A-level这个层面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学校课程的日渐丰富,比如有不少学校转向单一的IB课程,或同时提供A-level,Pre-U等课程,导致排名时不可能把所有学校的考试结果放到同一个表格中进行对比。传统上一直被家长用来参考的《每日电讯报》排名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们现在试图做一些新的尝试,把A-level和同等资历的考试成绩合并在一起,同时计算达到A* 、A成绩的学生的比例。这是一个进步,但仍有些不足。比如它无法告诉我们其余学生的成绩情况以及他们与A级生的差距。在真正进入学校之前,谁都无法确定孩子一定能跻身A级生,这种情况下父母还敢凭排名就把孩子送到A级生最多的学校吗?BBC倒是提出了一个计算排名的备选方案。其认为排名应该要统计所有学生的平均A-level成绩,而非仅关注较高的成绩。但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也不完美,比如它适用的范围有限,不适合同时提供不同类别课程的学校;没有考虑学校的规模,每个学生的附加值以及具体的学习科目(比如中国学生要拿到汉语A*可能不难,但大学也许并不是很重视汉语这个科目的成绩)。
关键在于尊重孩子的个性一些学校现在开始抵制排名,但因为排名本身的一些优势、便利性和话题性,这种抵制目前看起来不是很有效,所以许多顶尖学校干脆拒绝公布成绩。这对家长确实有一些影响,一时之间,除了排名,他们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作为参考。那么撇开排名,父母应该怎样正确指导孩子择校呢?英伦云小学认为,想要找到真正合适的学校,唯一的办法是花时间了解学校、参观学校、对比所有可用的数据,并判断学校和孩子的个性是否匹配。比如两个同样出色的学生,一位在压力大、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另一位不能承受压力,如果把两个孩子放到同一所课业繁重的学校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两个极端;有些学生非常聪明,可以在满是天才的学校里游刃有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去另一所学校就不会同样优秀。我们始终相信,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无论学校和孩子都不可能放到一个“通用”标准下进行分类并在没有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强行配对。所以,排名仅供参考,真正的好学校一定是适合孩子的学校,这需要家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关的择校咨询,也是一个好办法。
英国私立寄宿制中小学以其极高的名校升学率、对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特长等方面的全方位培养而深受中国家长青睐,被称为培养未来绅士淑女的摇篮。英伦云小学为孩子提供语言训练、入学测试、申请和注册、预约面试、参观学校、办理寄宿监护服务、体检、签证申请等一系列服务。如果您的孩子有相关的需要可以与我们取得联系。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