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2017
海口汽车垫资
海口汽车垫资187—6191—9025阳经理,p2p车贷行业作为一个舶来概念,尚未被国人所熟知。人人聚财车贷在混沌中悄然诞生,成为行业先行者。
“焦头烂额。”对于这半年来的工作状态,从事校园贷平台市场业务的张翠华如此形容。从产品介绍到公司运营,从“裸条事件”到校园贷安全意识教育,这个行业的负面让她们工作的开展变得异常艰辛。在监管态度模糊不清的时候,如履薄冰。
近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并提出,要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校园贷市场参与机构。
虽然政策落地,但这对于张翠华而言又是另一个挑战,因为她即将和公司一起面临转型升级考验。
监管风暴
这场“监管风暴”始于2016年4月。
据记者了解,自2013年7月第一家互联网校园贷平台出现,看好这一市场的资本蜂拥而至,校园贷由此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直到2016年初,这一现状得到遏制,“暴利借贷”、“裸条事件”、“暴力催收”等****将校园贷推上风口浪尖。
紧接着,一系列监管重拳砸下。
2016年4月,银监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开始整顿校园贷市场。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随后,重庆、深圳、广州等地监管层及自律组织陆续发布当地规范校园贷的政策和相关文件,从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提高校园贷平台审核制度和准入门槛、限制借款用途、规范催收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整顿。
今年以来,严监管态势延续。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仅时隔两个月,一份重磅《通知》再次袭来。《通知》指出,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印发以来,部分地区仍存在校园贷乱象,特别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转型升级
在巅峰时期,开展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超过100家,而随着行业负面爆发,不少平台选择及时抽身。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不乏你我贷、趣店等行业巨头。数据显示,有28家平台选择停业关闭网站,占停业及转型总数的60%;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占比为40%。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整个网贷市场上还有不少以在校生为细分市场的平台,围绕学生贷款,包括现金贷、消费贷等业务。但品牌升级、转换细分市场、改变业务方向都是他们的下一步计划。
诺诺镑客名校贷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4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宣布过7月1日将正式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全面发力白领市场。我们目前没有新的变化,还是照原计划,7月暂停,届时名校贷的官网和APP都会改版成校园内容公益平台,主要聚焦校园反欺诈和创业扶持、助学等。”
也有选择坚守的。成立之初就针对校园市场的信通袋运营负责人刘潇洁(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将客户群体定位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并对此前的风控系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通过与学信网合作,在借款人授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程度包括学历和学籍认证,通过其入学和毕业时间判定是否批款。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经过一年的专项整治,已取得初步成效。开展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已不多,规模也在大幅度下降,但是校园贷恶性事件仍然在发生,这些恶性事件,往往涉及民间放贷和欺诈、黑产群体等非网贷机构,这一部分机构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这部分非网贷机构的规范及管理。
银行分羹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网贷平台“优胜劣汰”的同时,目前国有大行强势进入校园金融市场的态势非常明显:工商银行与分期乐商城联合开发了“工银分期乐联名卡”***;中国银行宣布在华中师范大学试点“中银E贷-校园贷”;除此之外,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也已陆续开展校园贷业务。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根据新规,今后有校园贷“入场券”的可能只有银行与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
“银行早就应该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力军了。”太原科技大学学工部的负责人表示,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确实存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既拥有良好的信贷业务基础,又有严谨的风控手段和规范的催收手段,更适合校园贷市场,无疑应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力军。
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的通知》,禁止向18岁以上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办理***。因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按此份文件精神,银行基本退出了校园市场。但是在5月27日《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先提出了疏堵结合。
方颂谈到,这说明监管层已注意到了大学生正常的借贷需求和这部分市场金融服务的缺失,鼓励银行打开大学生金融服务的正门。所以5月份我们看到建行、中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当然,为了防止疏导的结果重蹈学生***的覆辙,此份文件用了大篇幅的条文强调银行开展校园贷业务要注重风险。
但对于银行重新接受校园金融业务,也有部分人担心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有针对贫困学生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上不起学”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而额外消费贷款和现金贷将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理性的消费观,也可能出现多头借贷以至于超出其自身能力而无法还款的情况。
2017世界博览会目前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火热进行中,作为中国馆的唯一金融服务商、中国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展台如期亮相,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十一年探索实践和突出成效,以及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未来规划,成为本届世博会中国展馆的一大亮点。
早在2009年,该行就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落地首笔适用赤道原则项目,随着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的日益完善,如今兴业银行集团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客户提供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在内的多样化融资方式。截至5月末,兴业银行已经累计为超过1.2万个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绿色金融融资12371万元,形成了“寓义于利”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并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诸多中小银行放弃过去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转而寻求精耕细作的价值型发展。”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2017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暨新型价值银行研讨会”上发布的《新型价值银行评价体系报告》如是称。
该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应抓住时代机遇迅速扩张自身规模,享受体量增加带来的盈利提高。但这一迅速扩张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一是内生的宏观经济新常态意味着“规模银行”的发展机遇已经过去;二是外生的银行业监管也制约了银行规模的扩张。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寻求精耕细作的价值型发展。
上海银行(25.580, 0.25, 0.99%)董事长金煜表示,宏观经济、外部监管带来的影响,有些是趋势性的,也有些是阶段性的。需要积极变革加以应对,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近年来,上海银行以精品银行战略引领价值创造,通过打造“金融精品店”,以高品质、高契合度、高附加值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找准上海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相对位置,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经过几年的战略实施,特色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构建了跨境经营和综合经营格局。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四大互联网巨头陆续开展合作活动,为金融服务变革注入了想象力。牵手BATJ!四大行都齐了。
腾讯牵手中国银行
6月22日,中国银行对外宣布,“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二者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1498434558169107.jpg
百度牵手中国农业银行
6月20日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
1498434588700524.jpg
京东集团牵手中国工商银行
6月16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与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乃至电商物流,展开全面合作。同时还将打通线上线下。很快,我们甚至将在工行的网点看到京东的身影,以及京东与工行一起发行的***和金融产品。
1498434598387918.jpg
阿里巴巴牵手中国建设银行
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均亲自出席。按照协议和业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
1498434615314451.jpg
自己就是豪门,为何还要牵手?
与互联网合作的几家银行,本身实力就颇为不俗:建设银行去年净利达到了2314亿;而工商银行更是有“第一大行”的称号,有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在2016年净利为2791亿,这意味着按365天算,一天的净利也能达到7.6亿。既然银行本身已经有如此丰厚的利润了,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又是图个什么呢?
在分析人士看来,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数据与技术,这部分也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相对劣势,双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发现,这些合作的突出逻辑是用“金融科技”为金融服务注入智能化因子。在此基础上,精算用户需求,升级消费金融、账户管理、风险控制、智能投资顾问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巨头与银行合作项目多为金融实验室,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实验室的定位是局部探索,且偏重技术层面,类似于沙盒操作,由于限定了范围,合作双方反而容易最大程度地开放与合作,因此,从操作难度上看,联合实验室最容易落地。联合实验室一旦落地,也会成为双方合作最好的中间纽带和平台,由易到难,推动更多层面的深层次合作。
而互联网公司所看中的,除了经济上的收益,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大数据算法以及更新换代迅速的人工智能,但要完善这些技术并不能靠纯粹的科研,更需要投放一线的****支持,就像之前京东的物联网智能冰箱以及支付宝的面部识别技术,都是需要与相关业务融合落地才能进化并完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放诸到金融产品和业务上,除了及时更新前沿的技术和模式,互联网公司还需要将产品的应用场景加大,才能扩大自己的覆盖面,进而保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未来还有更多银行排队
不过,对于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业内人士表示并不罕见。据中新经纬独家统计,BAT早在2004年就开始与大行开展战略合作。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目前,阿里已经与11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腾讯和百度均为7家。
薛洪言指出,考虑到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合流是大势所趋,应该有比较大的概率能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而且未来类似的合作还会有很多。
有网友评价称,银行也许将发生巨变,ATM不再是取钱的ATM、网点也不再是传统的网点,可能成为京东的物流点、支付宝的创新体验站。
从互联网金融“颠覆”银行的雄心,到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银行来回击,几个回合之后,最后大家还是张开双手强势拥抱。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埋头各干各”已不合时宜,“多对多”合作将继续开展,“竞合”关系是常态。
今天四大行的转变,或吹响中国传统金融开始转型的号角,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大洗牌正式到来,拉开了科技强国的全新时代。
“焦头烂额。”对于这半年来的工作状态,从事校园贷平台市场业务的张翠华如此形容。从产品介绍到公司运营,从“裸条事件”到校园贷安全意识教育,这个行业的负面让她们工作的开展变得异常艰辛。在监管态度模糊不清的时候,如履薄冰。
近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并提出,要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校园贷市场参与机构。
虽然政策落地,但这对于张翠华而言又是另一个挑战,因为她即将和公司一起面临转型升级考验。
监管风暴
这场“监管风暴”始于2016年4月。
据记者了解,自2013年7月第一家互联网校园贷平台出现,看好这一市场的资本蜂拥而至,校园贷由此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直到2016年初,这一现状得到遏制,“暴利借贷”、“裸条事件”、“暴力催收”等****将校园贷推上风口浪尖。
紧接着,一系列监管重拳砸下。
2016年4月,银监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开始整顿校园贷市场。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随后,重庆、深圳、广州等地监管层及自律组织陆续发布当地规范校园贷的政策和相关文件,从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提高校园贷平台审核制度和准入门槛、限制借款用途、规范催收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整顿。
今年以来,严监管态势延续。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
仅时隔两个月,一份重磅《通知》再次袭来。《通知》指出,2016年,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印发以来,部分地区仍存在校园贷乱象,特别是一些非网贷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借贷业务,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一些地方“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不良借贷问题突出,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转型升级
在巅峰时期,开展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超过100家,而随着行业负面爆发,不少平台选择及时抽身。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全国共有47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不乏你我贷、趣店等行业巨头。数据显示,有28家平台选择停业关闭网站,占停业及转型总数的60%;有19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白领、蓝领等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占比为40%。
《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整个网贷市场上还有不少以在校生为细分市场的平台,围绕学生贷款,包括现金贷、消费贷等业务。但品牌升级、转换细分市场、改变业务方向都是他们的下一步计划。
诺诺镑客名校贷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4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宣布过7月1日将正式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全面发力白领市场。我们目前没有新的变化,还是照原计划,7月暂停,届时名校贷的官网和APP都会改版成校园内容公益平台,主要聚焦校园反欺诈和创业扶持、助学等。”
也有选择坚守的。成立之初就针对校园市场的信通袋运营负责人刘潇洁(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将客户群体定位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并对此前的风控系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通过与学信网合作,在借款人授权的前提下进行教育程度包括学历和学籍认证,通过其入学和毕业时间判定是否批款。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经过一年的专项整治,已取得初步成效。开展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已不多,规模也在大幅度下降,但是校园贷恶性事件仍然在发生,这些恶性事件,往往涉及民间放贷和欺诈、黑产群体等非网贷机构,这一部分机构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这部分非网贷机构的规范及管理。
银行分羹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网贷平台“优胜劣汰”的同时,目前国有大行强势进入校园金融市场的态势非常明显:工商银行与分期乐商城联合开发了“工银分期乐联名卡”***;中国银行宣布在华中师范大学试点“中银E贷-校园贷”;除此之外,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也已陆续开展校园贷业务。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根据新规,今后有校园贷“入场券”的可能只有银行与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
“银行早就应该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力军了。”太原科技大学学工部的负责人表示,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确实存在,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既拥有良好的信贷业务基础,又有严谨的风控手段和规范的催收手段,更适合校园贷市场,无疑应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力军。
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的通知》,禁止向18岁以上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办理***。因大部分学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按此份文件精神,银行基本退出了校园市场。但是在5月27日《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先提出了疏堵结合。
方颂谈到,这说明监管层已注意到了大学生正常的借贷需求和这部分市场金融服务的缺失,鼓励银行打开大学生金融服务的正门。所以5月份我们看到建行、中行等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当然,为了防止疏导的结果重蹈学生***的覆辙,此份文件用了大篇幅的条文强调银行开展校园贷业务要注重风险。
但对于银行重新接受校园金融业务,也有部分人担心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有针对贫困学生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上不起学”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而额外消费贷款和现金贷将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理性的消费观,也可能出现多头借贷以至于超出其自身能力而无法还款的情况。
2017世界博览会目前正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火热进行中,作为中国馆的唯一金融服务商、中国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展台如期亮相,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十一年探索实践和突出成效,以及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未来规划,成为本届世博会中国展馆的一大亮点。
早在2009年,该行就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落地首笔适用赤道原则项目,随着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的日益完善,如今兴业银行集团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客户提供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在内的多样化融资方式。截至5月末,兴业银行已经累计为超过1.2万个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绿色金融融资12371万元,形成了“寓义于利”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并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诸多中小银行放弃过去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转而寻求精耕细作的价值型发展。”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中国中小银行发展论坛2017年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暨新型价值银行研讨会”上发布的《新型价值银行评价体系报告》如是称。
该报告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应抓住时代机遇迅速扩张自身规模,享受体量增加带来的盈利提高。但这一迅速扩张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一是内生的宏观经济新常态意味着“规模银行”的发展机遇已经过去;二是外生的银行业监管也制约了银行规模的扩张。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寻求精耕细作的价值型发展。
上海银行(25.580, 0.25, 0.99%)董事长金煜表示,宏观经济、外部监管带来的影响,有些是趋势性的,也有些是阶段性的。需要积极变革加以应对,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近年来,上海银行以精品银行战略引领价值创造,通过打造“金融精品店”,以高品质、高契合度、高附加值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找准上海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相对位置,走特色化、差异化之路。经过几年的战略实施,特色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构建了跨境经营和综合经营格局。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四大互联网巨头陆续开展合作活动,为金融服务变革注入了想象力。牵手BATJ!四大行都齐了。
腾讯牵手中国银行
6月22日,中国银行对外宣布,“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二者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双方将重点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云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1498434558169107.jpg
百度牵手中国农业银行
6月20日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
1498434588700524.jpg
京东集团牵手中国工商银行
6月16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与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乃至电商物流,展开全面合作。同时还将打通线上线下。很快,我们甚至将在工行的网点看到京东的身影,以及京东与工行一起发行的***和金融产品。
1498434598387918.jpg
阿里巴巴牵手中国建设银行
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均亲自出席。按照协议和业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
1498434615314451.jpg
自己就是豪门,为何还要牵手?
与互联网合作的几家银行,本身实力就颇为不俗:建设银行去年净利达到了2314亿;而工商银行更是有“第一大行”的称号,有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在2016年净利为2791亿,这意味着按365天算,一天的净利也能达到7.6亿。既然银行本身已经有如此丰厚的利润了,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又是图个什么呢?
在分析人士看来,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数据与技术,这部分也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相对劣势,双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发现,这些合作的突出逻辑是用“金融科技”为金融服务注入智能化因子。在此基础上,精算用户需求,升级消费金融、账户管理、风险控制、智能投资顾问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巨头与银行合作项目多为金融实验室,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实验室的定位是局部探索,且偏重技术层面,类似于沙盒操作,由于限定了范围,合作双方反而容易最大程度地开放与合作,因此,从操作难度上看,联合实验室最容易落地。联合实验室一旦落地,也会成为双方合作最好的中间纽带和平台,由易到难,推动更多层面的深层次合作。
而互联网公司所看中的,除了经济上的收益,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大数据算法以及更新换代迅速的人工智能,但要完善这些技术并不能靠纯粹的科研,更需要投放一线的****支持,就像之前京东的物联网智能冰箱以及支付宝的面部识别技术,都是需要与相关业务融合落地才能进化并完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放诸到金融产品和业务上,除了及时更新前沿的技术和模式,互联网公司还需要将产品的应用场景加大,才能扩大自己的覆盖面,进而保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未来还有更多银行排队
不过,对于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业内人士表示并不罕见。据中新经纬独家统计,BAT早在2004年就开始与大行开展战略合作。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目前,阿里已经与11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腾讯和百度均为7家。
薛洪言指出,考虑到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合流是大势所趋,应该有比较大的概率能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而且未来类似的合作还会有很多。
有网友评价称,银行也许将发生巨变,ATM不再是取钱的ATM、网点也不再是传统的网点,可能成为京东的物流点、支付宝的创新体验站。
从互联网金融“颠覆”银行的雄心,到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银行来回击,几个回合之后,最后大家还是张开双手强势拥抱。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埋头各干各”已不合时宜,“多对多”合作将继续开展,“竞合”关系是常态。
今天四大行的转变,或吹响中国传统金融开始转型的号角,预示着中国银行业大洗牌正式到来,拉开了科技强国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