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E+智能获客 follow

@kh12521755

Followers0

Blogs42

Video0

Comments0

06-03-2019

大数据赋能与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伴随大数据产业开始迎来结构深入调整期,很多概念也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诠释。比如由互联网催生而来的“产业互联网​”,就在从业者不断磨合与尝试中,有了更为不同的认识。了解更多E+新零售产业互联网,可查找公众号“产业互联网服务商”。 

对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政府层面已越来越重视。比如今年数博会上,总书记发来的贺信中就提到,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愿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通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这也给了大数据从业者极大的信心与鼓励。
从普遍意义上,产业互联网一词是由消费互联网引申而来。对于这一概念的普遍理解,就是传统产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加持,帮助企业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但经过互联网从业者和传统产业从业者不断摸索,对于产业互联网一词也有了一些不同认知。互联网从业者更倾向于数据在哪里,哪里就应该值得资产端深耕;但传统从业者则坚持认为,技术更应该作为赋能产业的工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数据控制权在哪里的问题,还是要看数据来源主要是哪里。从过往经验看,如果是互联网产生的,主导权肯定在互联网企业中,反之亦然。
不难发现,中国在过去二十年时间,商业模式以及产业业态,在技术不断提升中经历了数次创新,这些创新也正在一步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有从业者举例称,以手表为例,过去我们用手表只看时间,现在则用来监测健康状况,记录运动数据还有导航定位,交互通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抓住人们需求深耕市场的企业迅速崛起,BAT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曾经产业互联网更为主流的理解是,互联网企业是颠覆者,重塑每一个行业。但现在这种理解也开始多元化,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从业者,都认为新技术更应该是传统企业的助推者。政府层面也愈发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多次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得益于产业互联网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在消费与零售领域收入将会增幅到13%-34%,汽车与出行是10%-30%,医疗保监12%-45%,运输和物流是23%-33%。可见,产业互联网的运用对实体经济增长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产业互联网的影响将不仅仅是工业领域,也包括服务业。
如果从体量上看,现在中国一些数据已经独占鳌头,比如电商交易额已占全球42%,移动支付是美国的11倍,独角兽企业占全球三分之一。但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也要承认在应用层面与欧美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当然,起步晚等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当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出来后,产业互联网将会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如今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所有信息几乎都要来自于数据的表达和描述,通过数据不断描述再产生新的生产要素。在他看来,在信息化之后的数据时代,原有信息化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数据时代的基础设施,新时代如果以数据为核心运用,就需要新的基础设施,这对于数据运用、推动产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了解更多E+新零售产业互联网,可查找公众号“产业互联网服务商”。
原文链接:www.zsyncmall.com/html/xwzx/xydt/84.html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