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2018
师范招生靠教育部买单能行吗?教师薪酬与公务员看齐类似吃低保?
高招录取说明会上,师范大学总要补充一句:“我们还有非师范类专业。”不管是免学费、还是公费,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钱”途渺茫,看似与公务员差不多,但实质上还是不一样的……

2018年8月1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师范类院校招生难的体制瓶颈。
如果你以为,师范生“免学费”和“享受公费待遇”是一回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对学生而言差不多,都意味着不用交钱。对师范院校来说,“免学费”就是少了学费收入,而“公费”则是免掉的学费由政府补贴。
此次《办法》只针对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
显然是由中央政府买单,从而带动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刺激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扩大招生。
师范类高校和专业招生的确困难,高招录取说明会上,师范大学总要补充一句:“我们还有非师范类专业。”不管是免学费、还是公费,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并不高。

最近国务院忙着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这个“水平”对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而言也就是个“低保”。
同样挣钱不多,师范招生门可罗雀,而公务员考试则是人山人海。
2018年“国考”有110万人报名参加,面向2.8万个政府机关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超过了考研和高考。
可见,教书的与政府的还是不一样的。
所谓“精英治国”的内核,是法治框架下知识阶层为主导的公职人员所具备的能力与操守,否则难以服务于如此庞大而纷繁复杂的国家。
在这个官本位的国度里,社会对政府公务员充满了敬畏。机关干部是国家权力的代言人,而教师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既没钱,又没权,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
《办法》延续了对师范生的“计划经济”模式,公费补贴外,还包分配、包定岗定编。
然而,如果还是“钱”途渺茫,《办法》中的一切优惠条件恐怕都会打水漂。
更多教育资讯关注湖南中公教师:http://hn.zgjsks.com/

2018年8月10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师范类院校招生难的体制瓶颈。
如果你以为,师范生“免学费”和“享受公费待遇”是一回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对学生而言差不多,都意味着不用交钱。对师范院校来说,“免学费”就是少了学费收入,而“公费”则是免掉的学费由政府补贴。
此次《办法》只针对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
显然是由中央政府买单,从而带动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刺激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扩大招生。
师范类高校和专业招生的确困难,高招录取说明会上,师范大学总要补充一句:“我们还有非师范类专业。”不管是免学费、还是公费,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并不高。

最近国务院忙着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这个“水平”对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而言也就是个“低保”。
同样挣钱不多,师范招生门可罗雀,而公务员考试则是人山人海。
2018年“国考”有110万人报名参加,面向2.8万个政府机关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超过了考研和高考。
可见,教书的与政府的还是不一样的。
所谓“精英治国”的内核,是法治框架下知识阶层为主导的公职人员所具备的能力与操守,否则难以服务于如此庞大而纷繁复杂的国家。
在这个官本位的国度里,社会对政府公务员充满了敬畏。机关干部是国家权力的代言人,而教师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既没钱,又没权,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
《办法》延续了对师范生的“计划经济”模式,公费补贴外,还包分配、包定岗定编。
然而,如果还是“钱”途渺茫,《办法》中的一切优惠条件恐怕都会打水漂。
更多教育资讯关注湖南中公教师:http://hn.zgjs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