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dfsfasf follow

@kg12344382

Followers0

Blogs975

Video0

Comments0

03-05-2018

东方大师期货的总是吃头寸?操作为何总是亏损?

东方大师期货的总是吃头寸?操作为何总是亏损?没有不赚钱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做单!是否赚钱在于买涨买跌时机的把握,赚钱靠机会,投资靠智慧,理财靠专业。擅长分析期货
、期货、期货、等金融理财投资产品。专业团队在线分析,一对一即时指导,为投资者规避风险,扩大利润。    想要了解更多行情走势请咨询/qq:491606597 验证码:jx305    期货高级实盘喊单群:155854029 验证码:jx305 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基金公司。国外的基金公司是很有趣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模式,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竞争特点,发展到现
在差异化竞争,竞争的不是价格,而是自己的特点。看State Street这家公司,现在做的是一个大平台,可以发基金让别人来管,它
自己不管。但是公司后台运营能力特别强,后台运营成本最低,让它帮你做后台委托效率最高,它是成本最低的公司。有些基金不愿
意做后台,它来外包。Vanguard这个公司也很有意思,它的基金投资者就是它的股东,如果公司节约了费用、挣了钱就分给基金投资
者,它的成本做得最低,主要是投资都做得很大。像这两家公司,都是上万亿的规模。富达也非常有名了,这家公司是做明星经理的
,华夏基金走的就是富达的路。华夏大概6、7年回报是10倍,超过了富达当年的投资回报率。
  资本国际这家公司又不一样,因为有的客户关注中短期业绩,更喜欢富达的基金,但是一些非常长期的投资者更喜欢资本国际,
这个公司很有趣,只追求长期业绩,从来不做广告,从来不在牛市的时候推销基金。长期业绩做得非常好,公司没有明星基金经理,
为了避免出现明星,将每份基金分拆很多份,由很多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共同管理,外部看不到业绩来源于哪个基金经理,该公司10年
、20年、30年的业绩都很好。有一批被它理念打动的投资人就买了它的基金,而且持有时间非常长,公司聚集了一批优质的客户。所
以,资本国际在基金行业的地位有点超一流的意思。
  BlackRock公司是另外的一种模式,这家公司是做债券起家的,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公司的历史不长,大概也就30年,几个
年轻人合伙办起来的,走的是并购路线。它不断地买人家的公司,这个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债券投资最出色。它通过并购成了全球最大
的公司。
  这些公司都非常有意思,下面还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公司。有的公司只做一类产品的像Bill Gross的PIMCO,是债券之王,只做
债券不做其他品种,它管理的基金有上千亿美金,全球最大的基金由一个人管理,被称作债券之神。最近几年他赌错了方向,业绩不
理想。从全球目前的竞争格局来讲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叫规模经营,像富达这样的公司,什么都做,产品线很齐,规模很大,像百货店
一样什么都可以买到,这样的公司利润率不错,可以达到34%、35%。第二种比较成功的叫多精品店的模式,多精品店的模式是买很多
小的精品店式的有特点的公司,每个都很小,然后合并,给每一家独立的运营权。很多保险公司都采取这样的策略,保险公司做投资
一般来讲是做不到最优秀的。第三种是只专心做一类产品,可以做得非常优秀。第四种也是最不理想的模式,也是目前中国很多基金
公司都在采用的模式,就是规模中等,什么产品都做,既不是精品店又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结果业绩平庸,没有差异化,资源消耗很
大,利润率很低,这是最失败的模式,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做投资为什么要给独立的基金公司做?为什么独立的基金公司做得比集团下属的要好?因为不同公司和不同行业需要的企业文化
不一样,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差别,是要跟行业性质匹配的。大家在选职业方向的时候,比如说是去基金,还是去银行,或是去券商,
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价值观、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特点来决定。有什么不同呢?先说基金公司,成功的基金公司基本上是采取平层结
构互相尊重的,像互联网一样网状的模式,人跟人之间很平等,没有上下级,感觉不出来谁是领导,谁是员工,都是非常扁平化的模
式。为什么这种模式运营得最好?因为基金公司靠的是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而信息在平等的情况下传递最有效。你跟你的老板很难
沟通,你不会把所有的心里话告诉他,他也不会告诉你。大家真正能够沟通好的是同事,只有大家平等了才有完全的信息沟通。一旦
开始有层级化,信息就不那么畅通了,有一些事不敢告诉老板,这就会有信息的不对称存在。这样会影响公司内信息的传递,因为信
息进来之后会走形,走形之后又互相误导,你误导我一个,我误导你一个。投资基金经理为什么需要一个团队,因为一个股票基金经
理或者是一个分析师大概能透彻分析5~10个公司,超过15个以上的公司就只能是大概看看,很难透彻研究。但是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
组合里股票数量是30~50个,甚至是100个,这些投资决策就需要团队的互相支持,所以扁平结构最适合这种产业生存,只有扁平结构
,信息才能畅通,才能够做得最好。
  但是银行就不一样,是爬梯子。因为银行最需要的是风险控制,中国的银行过去是营业部批贷款,结果都批给自己的亲戚、朋友
,出了很多问题,后来贷款权力上收,把风险集中控制了。由于权力在上层,所以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努力地升迁,银行的文化是层级
文化,与基金行业的平等扁平文化不同。如果你的价值观是长线理念,不是那么在乎钱,只想比较平等,有很好的环境慢慢把事做得比较好,又为老百姓作贡献,那么做基金
经理就比较合适。如果想赶快挣钱买房子,投行比较合适,做一个项目下来就有很多钱,但非常辛苦,压力很大。如果喜欢做领导的
感觉,那就去银行和保险公司。
  基金经理和投行这些卖方的人不一样,表达能力不如卖方,而卖方分析师只说优点不说缺点,逻辑很清楚。而基金经理和买方的
分析师需要比较灵活,知错就改。如果不改正错误就要完蛋了,100笔交易中有40~50笔都是错的,基金经理们天天犯错误,又要天天
改正错误。但是卖方分析师不需要改正错误,他可以一直持一个观点5年,总有一天让他说对,说对了就一举成名。因此,从这个角
度看,性格倔的人适合去投行做卖方分析师,性格灵活的来基金公司做买方分析师。再来谈谈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像巴菲特那样的长期投资到底有什么不同?我的理解是,主要差别在于目标投资期限,从而影响了投
资理念和投资哲学。投资目标是10年、3年、1年,还是一秒钟决定了应该采取什么投资策略。以股票为例,不同的时间段股价的驱动
因素是不同的,长期看,比如5年以上,企业的基本面是股价的主要驱动因素。若投资期限是1~3年,主要驱动因素就是50%的企业基
本面,还有50%是投资者的情绪口味。共同基金的目标投资期限是这个区间,所以基金经理在研究企业基本面的时候,也会关注投资
者的情绪变化。如果是短期投资甚至高频交易,再去研究基本面就没意义了,股价驱动的因素完全是投资情绪层面的。
  所以中国的很多普通投资者的策略出现了明显错误,投资的期限3天、5天,但投资策略却要学习巴菲特,若打算投资5年、10年
可以学巴菲特,但短期投资就不要学他了。因此,我认为巴菲特的理论害了很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中国投资者,包括一些共同基
金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仅要分析基本面,这只占50%,还有50%是分析大众的潮流,分析大众的心态,去感知。最后实
际很多决胜在于对潮流的把握上。因此,可以说基金经理做到一定程度比的不是基本功,是心态和性格。我看了很多基金经理最后做
得不行不在于基本功上,这些都能够学,最后输的是性格。中国的阳光私募很多也是学习巴菲特,而投资期限又非常短,也犯了类似
的错误。
  中国基金业能不能走向差异竞争,实际上影响因素很多,最关键的因素是基金公司治理结构,最好的治理结构是管理层和员工持
股,这样才能考虑更长期的事情。
  对中国基金行业的担忧还有一个就是中国股市未来是否能够提供持续的回报, 股票基金投资的回报主要来源于基础市场的回报
,若股市表现不好,股票基金的前景堪忧。从全球情况来看,股票市场的长期投资回报比10%稍高,这个回报来自上市公司的价值创
造,若中国的上市公司不能够创造价值,中国的股市长期就没有回报。我想问债券市场发展和基金业发展的关系。您提到国家以后会发展债券,包括公司债、企业债、地方zf债等等,既可以削弱银行体系
在金融体系当中的作用,更能促进证券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增加金融行业的市场份额。您觉得这个行业发展是否会改变中国银行(
行情 股吧 买卖点)独大的格局,促进基金行业的发展?
  窦玉明:我对这一部分是很有希望的,首先这个事情改变中国特色有些难度,但是中国肯定会非常投入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使
银行垄断贷款市场的格局有所改观,又让中国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融资,同时融资成本又比较低。
  我认为债券是最好的让投资者和被投资公司结合的媒介。现在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是因为管制没有放开,因为要批的东西太多。
如果中国放松管制,一些企业破产,债券无法清偿,反而对中国的债券市场是好事。如果像现在这样,任何垃圾债永远不倒闭,都要
国家保护的话,没有办法定价,最后的结果还是zf发债而不是靠自己的资质去市场定价。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快速地放松管制,我们
现在管得太多了。
  还有一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会挤压中间商、渠道商的利益。过去银行的渠道很多就没有用了,比如说,买基金通过银行柜
台是不合算的,而是直接通过网上银行购买。
  提问:您觉得中国的基金行业跟美国的基金行业在面对政策监管方面有什么不同?中国基金有没有想上的产品但是政策限制却无
法上?
  窦玉明:实际上中国的基金审批已经越来越放开了,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品不批。政策审批没有了,过去的问题主要在这里,就是
我要批什么产品,现在没有了。这方面跟美国的差距已经变小了,我们的证监会基金部已经放了很多权力了,把审批权放了很多,没
有太多关卡了。
  提问:前一段时间兴业在A股IPO询价的时候,市场的询价是先往上询价再接着往市场发行。我们发现,兴业基金在询价的过程中
拒绝了询价,这是基金券商在这样的生态链上通过IPO来提升价格,形成一种跟发行者比较好的关系,这对中国股市和散户是没有利
益的,这样是不是说明中国的基金行业至少在A股定价方面变得不断地成熟,变得理性?
及时技术分析,现价建议。专业,解各种套锁。专业布局,短线,中线,长线。我们会根据你的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一套属于
你自己的方案!    欢迎加入期货高级实盘喊单群:155854029  验证码:jx305     想了解更多行情走势请咨询/qq:491606597 验证
码:jx305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