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2017
蚌埠汽车垫资
蚌埠汽车垫资187-6191-9025阳经理,不看征信、外地牌照不押车、贷款流程简单、最快两小时放款。
近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贷政策日趋收紧,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断跟进,部分银行已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至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随着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及货币环境的收紧,楼市将会如何?“定向加息”会有何种影响?
部分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
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此趋势已逐步蔓延至二三线城市。
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为4.73%,同比去年5月份则是4.45%。
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了解到,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地区房贷利率普遍有所上调。
首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不再有任何折扣;
二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
而此前,北京市大部分银行对于首套房房贷利率打九五折,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进入6月以来,北京市部分银行进一步上调了房贷利率。民生银行首都机场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进入6月份,首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较5月份上浮了10%,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
记者从厦门市部分银行和房产中介获悉,自今年5月起,厦门首套房贷款利率持续收紧,多家银行将原先的首套房购房者九折的优惠利率上调至九五折。6月以来,厦门市个别银行甚至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了10%。
记者注意到,福州市的部分银行也加快了首套房房贷利率调整步伐,有的上浮比例达10%。同时,二套房房贷利率首次调整,从原先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调整为上浮20%。
房贷利率上调同时,房贷规模也日趋收紧。一位北京购房者反映,今年3月就拿到了个人二手房按揭贷款批贷函,但直到目前还在等银行给放贷额度。
厦门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称,今年初以来信贷额度不如去年宽松,房贷额度更是有总量控制,因此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放款时间明显延长。“现在我们银行的额度都用完了,如果没有客户还清房贷,新的客户很难拿到贷款,只能等待”。
楼市“定向加息”有何影响
近期,多个城市的多家银行收紧房贷,究竟为何?
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理事长戴亦一表示,金融强监管、流动性趋紧是主要原因。随着银监会对同业存单监管日益严格,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骤减,房贷基准利率的利率水平已超过了4.9%,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在不断提高。
“资金成本涨的比房贷利率快,银行必然会充分权衡其中的风险因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尤其今年3月北京**各项楼市调控政策后,银行对抵押品的风险意识更是不断提高,所以房贷审批难度加大。
“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表示,现行政策下,严控房贷增量是大势所趋。银行在房贷总额度一定的情况,即使大幅上调房贷利率,利润也十分有限。从资源配置角度讲,这部分资金资源未带来预期收益,则会被配置到收益更高效的业务。近期房产交易量亦大幅下滑,部分银行会权衡成本与利润,进而收缩房贷业务。
在戴亦一看来,“定向加息”会直接导致购房成本增加,这无疑加重了购买首套房的刚需客户的负担。国家的住房调控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刚性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银行大幅提高首套房房贷利率的做法,背离了调控目的。
戴亦一说,调控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抑制刚需,若动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误伤,“刚需人群属于购房的弱势人群,应该让他们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楼市将往何处去?
今年6月1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项目组,发布了5月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随着调控政策的渐趋严厉,5月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北京房价首次出现下跌,其中西城区下跌8.43%、海淀区下跌7.45%,领跌于全市各区县板块。
业内人士预计,一二线热点城市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相关人士分析,随着近期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商业银行需要控制房贷业务的成本,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作出新的规划。而且,6月下旬是金融市场习惯性的“资金紧张时刻”,在今年金融去杠杆压力之下,银行对半年末时点流动性冲击的担忧尤为严重。此背景下,银行展开资金争夺战,纷纷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这必然使得银行吸储成本提升。
张大伟认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年中考核等因素影响,预计银行年中会一定程度上收紧房贷,而且针对资质相对较差的客户审核将会更严格;该趋势是否会加快,还取决于资金价格上行的速度。
严跃进表示,房贷利率上行预计将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一是增加购房者买房的成本及难度,迫使整个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二是影响房地产成交量。不过,房企可能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策略性降价,来对冲房贷利率上调对销量的影响。
在戴亦一看来,有关方面应当对“金融机构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也一并上调”的做法进行干预,金融机构不应在房贷政策上“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各种购房者,从而支持购买首套房刚需客户的积极性。
青岛农商银行,前身是有着60余年发展历史的青岛市农村信用社,2012年6月完成银行化改制后,一跃成为青岛地区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网点和员工数量最多的本地法人银行。
改制成立五年来,青岛农商银行在传承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两翼”的转型方向和“轻型银行”的转型策略,通过夯实“大零售”业务的主体地位,增强公司、国际业务和金融市场、投资理财业务的“两翼”支撑作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创新能力、资金定价能力,实现稳健扩张的同时靠资本内生能力做大规模和利润。
截至2016年末,青岛农商银行资产规模、存款、贷款、营业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亿元。2017年1月份,该行储蓄存款突破1000亿元,迈入中等规模的中小银行之列;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规模达753亿元,年均规模增长率达到63.7%;理财业务存续规模达241亿元,互联网金融客户数达到2.85万户。
求突破打造综合业务体系
青岛农商银行改制成立的五年,恰逢金融业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新形势,青岛农商银行提出“打造全牌照、综合性业务体系”的经营思路,迈开跨业、跨界的步伐。
结合线下361个网点优势,青岛农商银行用互联网串连金融服务,在全省地方法人银行率先上线“鑫动青岛”电商平台,推出直销银行、“Q付通”统一支付平台、“扫码付”线下收单平台、“鑫动E商”企业信息展示平台,打造出了一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多向流动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2016年,青岛农商银行拿下了全省地方银行首张基础类外汇衍生品交易牌照,成立了全国农商银行首个分行级持牌经营的金融市场中心,全年实现外汇衍生品交易3.2亿元,办理投行业务近6亿元。
守初心擦亮“农商”招牌
作为一家本地法人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青岛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
青岛农商银行持续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效率高、覆盖广、成本低以及发展快的特点,在青岛全辖布设了“农金通”1093台、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终端1209台;物理网点在农村地区的数量增加到228个,配合3288台各类自助机具,构建起“物理网点到乡镇、自助机具到村庄、基础服务到农户”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在小微金融领域,青岛农商银行发挥资金优势、体制优势,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该行率先引进德国微贷技术成立微贷中心,以现金流作为企业授信的主要依据,解决了小微企业缺少固定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难题。微贷中心成立两年多来,累计放款4197笔,贷款金额10.07亿元。
走出去集团化经营创格局
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青岛农商银行顺势而为,提出了“探索混业经营,打造与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集团”战略目标,旨在通过跨区域、跨业界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和业态经济的双提升。
2015年,青岛农商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规划正式启动,两家异地分支机构——章丘支行与烟台分行以“青岛农商速度”相继完成了筹建和开业。
与异地分支机构设立同步进行的,还有蓝海系村镇银行的建设。2015年1月,青岛农商银行在全国8个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016年,8家蓝海村镇银行相继顺利开业,跨区域经营向全国金融市场进发。同时,青岛农商银行主发起的蓝海金融租赁公司也通过了银监会的监管答辩,预计于今年上半年获准筹建。
当前,青岛农商银行正在布局一盘“综合金融”的大棋;全行IPO、蓝海金融租赁公司的筹建、科技金融中心的持牌经营、设立第三第四家异地分支机构,这些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为青岛农商银行的改革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
公众会用“故宫免费开放”为基准,重新衡量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进而倒逼景区降价、免费开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实行了每天8万人次的限流,每个周一都闭馆,2016年还是有1600万人次走进故宫,创了历史新高。单霁翔表示,虽然故宫的门票价格多年没有涨过,但故宫从未想过要涨价,“相反,在未来,如果得到社会理解、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免费开放。”
尽管故宫现在有免费开放日,但只是在淡季期间执行,且分时间段针对特定职业人群。免费开放则更为彻底,属于普惠性社会公益,可谓迈出了一大步。虽然“故宫免费开放”尚在设想阶段,并未付诸实施,但单霁翔的态度和观点,则表明了故宫的发展方向——“免费开放”模式具有可行性。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热门景区,即便采取限流措施,还是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相比国内其他著名景区而言,故宫60元的门票价格不算高,甚至可称之为超值。如果故宫免费开放的话,门票价格比故宫高的景区肯定会坐不住了。
可见,“故宫免费开放”政策势必得到发民众的支持,认为是回归社会公益属性,而对现行的旅游“门票经济”模式来讲,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西湖景区、北京故宫都能够免费开放,其他景区还有什么理由不可以呢?
公众也会用“故宫免费开放”为基准,重新衡量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进而倒逼景区降价、免费开放。由此,将会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的转变,由过度依赖门票收入,转为综合性发展。
故宫面积很大,一天的时间是无法全部参观完的,要仔细游览,则要多次参观,意味着花更多的门票。因此,很多人只能走马观花,拍拍照,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法对故宫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实行免费开放,游客就有更充足的时间,便于对故宫进行深度游览,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更是一大利好。
目前故宫正试点网络售票,未来将全面采用网络售票。那么,在未来免费开放时,就可以采取预约模式,让游客自主决定何时参观,从而平衡淡旺季流量,引导游客有计划、有序参观。
绵延起伏的山坡上,乳白色的玫瑰洁雅高贵,淡**的玫瑰清秀华丽,紫红色的玫瑰热烈奔放……盛夏时节的庐江泥河八里村镇隆泰有限公司玫瑰种植基地,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绚丽绽放,美不胜收。
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发展玫瑰产业,积极延伸以玫瑰花种植、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焕发着勃勃生机,引领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溢满花香的致富路。如今,以玫瑰为产业内涵的“玫瑰经济”在庐江大地璀璨绽放。
荒坡变身“生钱地”
泥河镇八里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据庐江县泥河镇隆泰有限公司总经理荚启安介绍,几年前这里荒坡乱石岗比比皆是,2/3的山地闲置荒废。通过将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流转,如今,“撂荒地”变成了“生钱地”。
荚启安是庐江县土生土长的农民,几年前带着在江浙沪服装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1500万元资金返回家乡,在泥河镇八里村流转了300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玫瑰,利用撂荒坡地“下金蛋”,“花儿”越开越红火。
荚启安告诉记者,一株玫瑰苗栽种成功后,可连续采摘玫瑰花20多年,投入少,回报多,经济效益高。栽种1亩玫瑰需投入2000元左右,而1亩玫瑰可产鲜花500公斤,经加工提炼后,每亩效益高达数万元。
好收入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荚启安的带动下,泥河镇及周边许多农户都纷纷种起了玫瑰,市场价格好时,仅靠卖鲜花每亩地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农村贫困群众由此实现脱贫增收,尝到了致富的滋味。
玫瑰种出“黄金价”
“我们种的可不是普通的玫瑰。这些玫瑰不仅用来观赏,还可以提炼玫瑰精油,或制成玫瑰花茶、玫瑰花酒等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受欢迎。”望着眼前盛开的玫瑰和忙碌采摘的村民,荚启安脸上笑开了花。
据了解,种植玫瑰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能制茶、酿酒、做香型饮料、腌制玫瑰酱、做糕点等。泥河镇隆泰有限公司玫瑰属于国际香型品种,鲜花产量高,制作提取的玫瑰系列产品品质好,效益十分可观。
为实现玫瑰花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荚启安扩建了厂房,购进加工设备,在玫瑰深加工上下功夫,相继开发了玫瑰纯露、玫瑰酒、玫瑰蜜、玫瑰酱等一系列产品,直接销往北京、香港等地的高端市场或出口欧美。
玫瑰花还能种出“黄金价”。荚启安说:“用玫瑰花提取的玫瑰精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207朵玫瑰花才能提取1滴,一公斤玫瑰精油的价格等于一公斤半的黄金价格。”隆泰公司的玫瑰精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花香溢满“富民路”
连日来,在隆泰公司玫瑰园,随处可见背着竹篓采摘玫瑰花的当地农民,他们平均“月薪”都在1000多元以上。“和以前种田比起来,现在收入多了三分之一。” 泥河镇八里村钱冲村民组姚大长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除此之外,隆泰公司向农民租地,每亩年“租金”300元,同时每年都有“分红”。公司还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种植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玫瑰种植的行列中来,从中得到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我们种玫瑰不用操心,收完的玫瑰花都交给合作社,一批批领钱,大家日子都好起来了。”眼瞅着过上好日子的八里村贫困户朱少平乐得合不拢嘴。朱少平说,通过种植玫瑰,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渐渐有了起色。
最近几年,玫瑰花正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花”,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悉,自隆泰公司成立以来,庐江县已有460多农户种植7000多亩玫瑰,其中带动贫困户172户,“残疾人家庭”33户。
眼下,正值玫瑰收获季节,隆泰公司和花农正忙着及时收获加工优质玫瑰花,玫瑰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让贫困群众看到了“钱景”,生活有了“奔头”。在庐江,一条花香四溢的富民路正铺向远方。
近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贷政策日趋收紧,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断跟进,部分银行已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至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随着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及货币环境的收紧,楼市将会如何?“定向加息”会有何种影响?
部分银行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10%
最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纷纷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此趋势已逐步蔓延至二三线城市。
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为4.73%,同比去年5月份则是4.45%。
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了解到,自今年5月1日起,北京地区房贷利率普遍有所上调。
首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不再有任何折扣;
二套房房贷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
而此前,北京市大部分银行对于首套房房贷利率打九五折,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进入6月以来,北京市部分银行进一步上调了房贷利率。民生银行首都机场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进入6月份,首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较5月份上浮了10%,二套房房贷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2倍。
记者从厦门市部分银行和房产中介获悉,自今年5月起,厦门首套房贷款利率持续收紧,多家银行将原先的首套房购房者九折的优惠利率上调至九五折。6月以来,厦门市个别银行甚至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上调了10%。
记者注意到,福州市的部分银行也加快了首套房房贷利率调整步伐,有的上浮比例达10%。同时,二套房房贷利率首次调整,从原先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调整为上浮20%。
房贷利率上调同时,房贷规模也日趋收紧。一位北京购房者反映,今年3月就拿到了个人二手房按揭贷款批贷函,但直到目前还在等银行给放贷额度。
厦门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称,今年初以来信贷额度不如去年宽松,房贷额度更是有总量控制,因此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放款时间明显延长。“现在我们银行的额度都用完了,如果没有客户还清房贷,新的客户很难拿到贷款,只能等待”。
楼市“定向加息”有何影响
近期,多个城市的多家银行收紧房贷,究竟为何?
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理事长戴亦一表示,金融强监管、流动性趋紧是主要原因。随着银监会对同业存单监管日益严格,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骤减,房贷基准利率的利率水平已超过了4.9%,这意味着资金成本在不断提高。
“资金成本涨的比房贷利率快,银行必然会充分权衡其中的风险因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尤其今年3月北京**各项楼市调控政策后,银行对抵押品的风险意识更是不断提高,所以房贷审批难度加大。
“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表示,现行政策下,严控房贷增量是大势所趋。银行在房贷总额度一定的情况,即使大幅上调房贷利率,利润也十分有限。从资源配置角度讲,这部分资金资源未带来预期收益,则会被配置到收益更高效的业务。近期房产交易量亦大幅下滑,部分银行会权衡成本与利润,进而收缩房贷业务。
在戴亦一看来,“定向加息”会直接导致购房成本增加,这无疑加重了购买首套房的刚需客户的负担。国家的住房调控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刚性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银行大幅提高首套房房贷利率的做法,背离了调控目的。
戴亦一说,调控的目的不应是为了抑制刚需,若动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误伤,“刚需人群属于购房的弱势人群,应该让他们买得起房、住得上房。”
楼市将往何处去?
今年6月1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住房发展报告》项目组,发布了5月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随着调控政策的渐趋严厉,5月热点城市房价涨速整体回落,北京房价首次出现下跌,其中西城区下跌8.43%、海淀区下跌7.45%,领跌于全市各区县板块。
业内人士预计,一二线热点城市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相关人士分析,随着近期资金成本不断上升,商业银行需要控制房贷业务的成本,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作出新的规划。而且,6月下旬是金融市场习惯性的“资金紧张时刻”,在今年金融去杠杆压力之下,银行对半年末时点流动性冲击的担忧尤为严重。此背景下,银行展开资金争夺战,纷纷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这必然使得银行吸储成本提升。
张大伟认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年中考核等因素影响,预计银行年中会一定程度上收紧房贷,而且针对资质相对较差的客户审核将会更严格;该趋势是否会加快,还取决于资金价格上行的速度。
严跃进表示,房贷利率上行预计将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一是增加购房者买房的成本及难度,迫使整个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二是影响房地产成交量。不过,房企可能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策略性降价,来对冲房贷利率上调对销量的影响。
在戴亦一看来,有关方面应当对“金融机构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也一并上调”的做法进行干预,金融机构不应在房贷政策上“一刀切”,应区别对待各种购房者,从而支持购买首套房刚需客户的积极性。
青岛农商银行,前身是有着60余年发展历史的青岛市农村信用社,2012年6月完成银行化改制后,一跃成为青岛地区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网点和员工数量最多的本地法人银行。
改制成立五年来,青岛农商银行在传承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两翼”的转型方向和“轻型银行”的转型策略,通过夯实“大零售”业务的主体地位,增强公司、国际业务和金融市场、投资理财业务的“两翼”支撑作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创新能力、资金定价能力,实现稳健扩张的同时靠资本内生能力做大规模和利润。
截至2016年末,青岛农商银行资产规模、存款、贷款、营业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亿元。2017年1月份,该行储蓄存款突破1000亿元,迈入中等规模的中小银行之列;金融市场业务资产规模达753亿元,年均规模增长率达到63.7%;理财业务存续规模达241亿元,互联网金融客户数达到2.85万户。
求突破打造综合业务体系
青岛农商银行改制成立的五年,恰逢金融业发生深刻的变革。面对新形势,青岛农商银行提出“打造全牌照、综合性业务体系”的经营思路,迈开跨业、跨界的步伐。
结合线下361个网点优势,青岛农商银行用互联网串连金融服务,在全省地方法人银行率先上线“鑫动青岛”电商平台,推出直销银行、“Q付通”统一支付平台、“扫码付”线下收单平台、“鑫动E商”企业信息展示平台,打造出了一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多向流动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2016年,青岛农商银行拿下了全省地方银行首张基础类外汇衍生品交易牌照,成立了全国农商银行首个分行级持牌经营的金融市场中心,全年实现外汇衍生品交易3.2亿元,办理投行业务近6亿元。
守初心擦亮“农商”招牌
作为一家本地法人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青岛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
青岛农商银行持续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效率高、覆盖广、成本低以及发展快的特点,在青岛全辖布设了“农金通”1093台、互联网小微云支付终端1209台;物理网点在农村地区的数量增加到228个,配合3288台各类自助机具,构建起“物理网点到乡镇、自助机具到村庄、基础服务到农户”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在小微金融领域,青岛农商银行发挥资金优势、体制优势,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该行率先引进德国微贷技术成立微贷中心,以现金流作为企业授信的主要依据,解决了小微企业缺少固定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难题。微贷中心成立两年多来,累计放款4197笔,贷款金额10.07亿元。
走出去集团化经营创格局
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青岛农商银行顺势而为,提出了“探索混业经营,打造与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旗舰集团”战略目标,旨在通过跨区域、跨业界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和业态经济的双提升。
2015年,青岛农商银行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规划正式启动,两家异地分支机构——章丘支行与烟台分行以“青岛农商速度”相继完成了筹建和开业。
与异地分支机构设立同步进行的,还有蓝海系村镇银行的建设。2015年1月,青岛农商银行在全国8个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016年,8家蓝海村镇银行相继顺利开业,跨区域经营向全国金融市场进发。同时,青岛农商银行主发起的蓝海金融租赁公司也通过了银监会的监管答辩,预计于今年上半年获准筹建。
当前,青岛农商银行正在布局一盘“综合金融”的大棋;全行IPO、蓝海金融租赁公司的筹建、科技金融中心的持牌经营、设立第三第四家异地分支机构,这些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为青岛农商银行的改革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
公众会用“故宫免费开放”为基准,重新衡量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进而倒逼景区降价、免费开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实行了每天8万人次的限流,每个周一都闭馆,2016年还是有1600万人次走进故宫,创了历史新高。单霁翔表示,虽然故宫的门票价格多年没有涨过,但故宫从未想过要涨价,“相反,在未来,如果得到社会理解、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免费开放。”
尽管故宫现在有免费开放日,但只是在淡季期间执行,且分时间段针对特定职业人群。免费开放则更为彻底,属于普惠性社会公益,可谓迈出了一大步。虽然“故宫免费开放”尚在设想阶段,并未付诸实施,但单霁翔的态度和观点,则表明了故宫的发展方向——“免费开放”模式具有可行性。
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热门景区,即便采取限流措施,还是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相比国内其他著名景区而言,故宫60元的门票价格不算高,甚至可称之为超值。如果故宫免费开放的话,门票价格比故宫高的景区肯定会坐不住了。
可见,“故宫免费开放”政策势必得到发民众的支持,认为是回归社会公益属性,而对现行的旅游“门票经济”模式来讲,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然西湖景区、北京故宫都能够免费开放,其他景区还有什么理由不可以呢?
公众也会用“故宫免费开放”为基准,重新衡量各地景区门票价格的合理性,进而倒逼景区降价、免费开放。由此,将会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的转变,由过度依赖门票收入,转为综合性发展。
故宫面积很大,一天的时间是无法全部参观完的,要仔细游览,则要多次参观,意味着花更多的门票。因此,很多人只能走马观花,拍拍照,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法对故宫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实行免费开放,游客就有更充足的时间,便于对故宫进行深度游览,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更是一大利好。
目前故宫正试点网络售票,未来将全面采用网络售票。那么,在未来免费开放时,就可以采取预约模式,让游客自主决定何时参观,从而平衡淡旺季流量,引导游客有计划、有序参观。
绵延起伏的山坡上,乳白色的玫瑰洁雅高贵,淡**的玫瑰清秀华丽,紫红色的玫瑰热烈奔放……盛夏时节的庐江泥河八里村镇隆泰有限公司玫瑰种植基地,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绚丽绽放,美不胜收。
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发展玫瑰产业,积极延伸以玫瑰花种植、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焕发着勃勃生机,引领当地群众走上了一条溢满花香的致富路。如今,以玫瑰为产业内涵的“玫瑰经济”在庐江大地璀璨绽放。
荒坡变身“生钱地”
泥河镇八里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据庐江县泥河镇隆泰有限公司总经理荚启安介绍,几年前这里荒坡乱石岗比比皆是,2/3的山地闲置荒废。通过将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流转,如今,“撂荒地”变成了“生钱地”。
荚启安是庐江县土生土长的农民,几年前带着在江浙沪服装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1500万元资金返回家乡,在泥河镇八里村流转了300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玫瑰,利用撂荒坡地“下金蛋”,“花儿”越开越红火。
荚启安告诉记者,一株玫瑰苗栽种成功后,可连续采摘玫瑰花20多年,投入少,回报多,经济效益高。栽种1亩玫瑰需投入2000元左右,而1亩玫瑰可产鲜花500公斤,经加工提炼后,每亩效益高达数万元。
好收入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荚启安的带动下,泥河镇及周边许多农户都纷纷种起了玫瑰,市场价格好时,仅靠卖鲜花每亩地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农村贫困群众由此实现脱贫增收,尝到了致富的滋味。
玫瑰种出“黄金价”
“我们种的可不是普通的玫瑰。这些玫瑰不仅用来观赏,还可以提炼玫瑰精油,或制成玫瑰花茶、玫瑰花酒等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受欢迎。”望着眼前盛开的玫瑰和忙碌采摘的村民,荚启安脸上笑开了花。
据了解,种植玫瑰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能制茶、酿酒、做香型饮料、腌制玫瑰酱、做糕点等。泥河镇隆泰有限公司玫瑰属于国际香型品种,鲜花产量高,制作提取的玫瑰系列产品品质好,效益十分可观。
为实现玫瑰花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变,荚启安扩建了厂房,购进加工设备,在玫瑰深加工上下功夫,相继开发了玫瑰纯露、玫瑰酒、玫瑰蜜、玫瑰酱等一系列产品,直接销往北京、香港等地的高端市场或出口欧美。
玫瑰花还能种出“黄金价”。荚启安说:“用玫瑰花提取的玫瑰精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207朵玫瑰花才能提取1滴,一公斤玫瑰精油的价格等于一公斤半的黄金价格。”隆泰公司的玫瑰精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花香溢满“富民路”
连日来,在隆泰公司玫瑰园,随处可见背着竹篓采摘玫瑰花的当地农民,他们平均“月薪”都在1000多元以上。“和以前种田比起来,现在收入多了三分之一。” 泥河镇八里村钱冲村民组姚大长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除此之外,隆泰公司向农民租地,每亩年“租金”300元,同时每年都有“分红”。公司还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种植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玫瑰种植的行列中来,从中得到的收入也越来越多。
“我们种玫瑰不用操心,收完的玫瑰花都交给合作社,一批批领钱,大家日子都好起来了。”眼瞅着过上好日子的八里村贫困户朱少平乐得合不拢嘴。朱少平说,通过种植玫瑰,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渐渐有了起色。
最近几年,玫瑰花正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花”,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悉,自隆泰公司成立以来,庐江县已有460多农户种植7000多亩玫瑰,其中带动贫困户172户,“残疾人家庭”33户。
眼下,正值玫瑰收获季节,隆泰公司和花农正忙着及时收获加工优质玫瑰花,玫瑰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让贫困群众看到了“钱景”,生活有了“奔头”。在庐江,一条花香四溢的富民路正铺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