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s Connect

汉医园预约处 follow

@ke12365961

Followers0

Blogs7

Video0

Comments0

06-25-2018

突发性耳聋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就诊 近年高发需警惕

近来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明显增多,比平时要多30%左右,其中不少是因为太过劳累、紧张、焦虑引起的。以往,中老年人群或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突发性耳聋的比较常见,但最近,年轻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逐渐增多,而且增长得非常快。


压力太大提高发病率


突发性耳聋也叫“耳中风”,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患者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感觉到耳鸣,耳朵出现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


北京汉医园中医主任田广儒说,过度疲劳、焦虑紧张、熬夜等,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到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里的毛细胞是主管听力的,它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此外,病毒感染也会让听神经受损,引起突发性耳聋、眩晕等症状。


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频繁加班熬夜、过度疲劳,很大程度提高了这种病的发病率。此外,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或是经常处于噪声环境,都会提高患病风险。比如有些人喜欢塞着耳机听歌入睡,时间长了也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不同的人对耳蜗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不一样。”田广儒说,有的人耳蜗神经特别敏感,稍微遇到缺血缺氧的情况,就会对耳蜗造成损伤。而有的人耐受程度比较好,抗疲劳、抗压的能力也相对较好,因此就不容易出现耳蜗缺血缺氧的情况。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抗疲劳的耐受力会相对差一点,突发性耳聋、眩晕、耳鸣主要以这些人群为主。




发病后三天内就诊多数可恢复


突发性耳聋患者大多在凌晨或清晨起床后不久发病,同时伴有轻微耳鸣,耳朵胀闷堵塞感和听力下降,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头晕、呕吐。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加上该病有一定的自愈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盲目的认为,突聋是暂时的、没有休息好、“上火了”、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有的则认为是小问题,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等忙完了再看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发病后未及时就医,最长的发病十多天后才就医,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国外有资料表明,如果病程超过一个月,内耳损害严重,再恢复听力的可能性就小了。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高春锦提醒,因为突发性耳聋属于耳病中的急症,感音器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应立即找耳科医生治疗。如果在发病后三天内就诊,有一些是可恢复的,如果两周后就诊,只有5%左右的人可以恢复听力。所以如果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超过三天或者三天内没有治疗效果最快时间采用中医治疗,西医基本没有办法治疗了。


北京汉医园中医专家组田广儒专项研究治疗突发性耳聋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研发的清耳通窍汤对治疗耳聋有非常显著的治愈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患有没经过处理的气胸、肺大泡、活动性内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等,氧气压力的骤然增高会使肺泡破裂或加重出血的程度,最好不要选择高压氧治疗。

©2025 16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