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2019
宝宝免疫力下降的表现有哪些?哪些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http://www.xixiyuezi.com/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除了欣喜之外,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因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常生病,有时突然来一下会让父母们猝不及防。要知道,宝宝经常生病不是没有原因的,免疫力下降是关键。那么,宝宝免疫力下降的表现有哪些?哪些方面需要多加注意?下面来跟月子中心加盟品牌喜喜月子一起了解一下吧!
宝宝免疫力低的表现
1.大便不规律,易腹泻。
2.伤口缓慢愈合,易感染。
3.容易被传染、感染流行性疾病。
4.睡眠质量不好、盗汗,白天多动症。
5.容易长溃疡,烂嘴角。
6.体质虚弱、先天性发育不良、面色苍白或暗黄等。
关于增强宝贝的免疫力,建议在以下方面多注意。
1、均衡饮食,补充营养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的。而免疫系统的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营养。营养不足对免疫系统的建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要让宝宝学会不挑食,均衡饮食加上平时适当的补充营养,这样宝宝体内的营养成分才充足哦。
2、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少家长反应宝宝精力特别充沛,每天晚上都要玩到11点多才睡觉,这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孩子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人体对抗病原菌、肿瘤细胞的自然杀手细胞制造不足,使免疫力下降,增加病毒细菌入侵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建议新生儿的每天睡眠时间平均需要16小时(14~20小时)。1~3个月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5小时;6个月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4小时;1周岁时每天平均睡13小时左右,夜间能一夜睡到天明,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
3、合理均衡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宝贝来说,吃的好身体才好!当然吃得好并不是让孩子一味的大鱼大肉的吃,新鲜的蔬果必不可少,研究证实,植物中所含的植物营养素,可以在人体遭受感染时增加白细胞,形成干扰素、抗体借此破坏外来的病原菌,抵御病菌的侵害。新鲜蔬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够帮助建立和维护黏膜、胶原组织。甘薯、胡萝卜、动物肝脏等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能够维持上皮组织及粘膜组织的健全,帮助提高抗体的反应,促进白血球的生成,协助增强抵抗力。
宝宝的饮食中,适量加点粗粮,只吃精米精面并不是一件正确的喂养方式,粗粮可以提供细粮所缺乏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帮助宝贝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目的,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另外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的湿润,成为抵抗细菌的重要防线。
4、正确注意卫生环境
所谓的病从口入的道理,家长都懂!注意卫生,比如勤洗手是可以帮助宝宝远离病菌的干扰,饭前、便前便后、摸完宠物、从外面玩耍回家等情况,都建议必须洗手,有助于减少病菌对免疫力的影响。但是,不建议宝贝周围的环境过于干净,如果环境太过于干净,宝宝接触病菌的机会就少,体内产生的抗体也会随之减少,抵抗力反而就会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身免疫力失调。因此建议平时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经常洗手即可,不要营造无菌的环境。
5、不要滥用生素
感冒发热是宝贝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作为家长遇到孩子感冒发热等问题,恨不得马上就打针吃药,立刻让宝贝好起来!其实感冒时发热是宝宝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在一定程度的发热,身体代谢可以加快,免疫功能随之开始活跃,抗体的生成也会随之增多……
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孩子的免疫力、对抗病毒的应激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建议理智面对宝贝的感冒发热,理想的状态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不要过分依赖药物。
http://www.xixiyue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