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16
多做亲子游戏帮助孩子做感统训练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而想要孩子变得优秀,那么就需要让孩子得到综合发展。而提升孩子的德智体美四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些小游戏则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灵活能力,对于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有良好的作用。
0~1岁起:摆荡游戏
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开始宝宝的感统训练,但是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家里的长辈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的摇晃,就可以达到改善平衡反应和增强肌肉张力的效果。等到宝宝到了一岁的时候,就可以找一条结实的大毛巾,然后爸爸妈妈各拿住毛巾的一边,宝宝坐在毛巾的中间,爸爸妈妈轻轻摇晃,注意幅度、频率不要太大。
1~3岁起:丢接球
大约直径20公分的橡皮球,一岁的宝宝是完全可以拿起来的,这个时候就要鼓励宝宝主动的去伸手拿球;等到宝宝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加大一点难度,也就是加大球的直径,大概20-30公分,然后和宝宝保持大概约2公尺的距离,和宝宝分别坐在地上,用滚球的方式与宝宝玩传球的游戏;再经过一年的时间,宝宝就可以完成更高阶的游戏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拉开和宝宝的距离了。并且把传球的方式改成弹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改善宝宝的手眼两侧,还可以改善视觉追踪的协调性。
1~2岁起:地面探险
这个游戏仅仅只需要父母把不同材质的地毯拼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给宝宝提供触觉以及本体觉的刺激,改善他的动作计划能力。玩法也很简单,宝宝一岁的时候,就让宝宝在地毯上爬着或者走着,让宝宝接受不同材质的刺激;等到宝宝两岁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稍微增加一些难度,可以把地毯的高度进行一些变化,材质还是不变的。
2岁起:镜子游戏
宝宝从两岁起就可以开始玩模仿游戏了。孩子能够通过模仿父母的动作,可以认识自己的身体,辨别左右的方向。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太难,可以先从一边开始,再进展到全身,以免动作太复杂,宝宝记不住而产生挫折感。
2~3岁起:叠积木
宝宝大概从两岁起就可以开始进行精细动作的感统训练了,工具就是我们常见的积木。可以让宝宝尝试用小手把积木堆得膏膏的,等到宝宝长大些的时候,就可以换小一点的积木了。这样有助于改善手眼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顺道训练宝宝的创造力。
很多小游戏在培养宝宝统合能力的时候,都是会一举数得的,比如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还能够锻炼注意力。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操之过急。
0~1岁起:摆荡游戏
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开始宝宝的感统训练,但是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家里的长辈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的摇晃,就可以达到改善平衡反应和增强肌肉张力的效果。等到宝宝到了一岁的时候,就可以找一条结实的大毛巾,然后爸爸妈妈各拿住毛巾的一边,宝宝坐在毛巾的中间,爸爸妈妈轻轻摇晃,注意幅度、频率不要太大。
1~3岁起:丢接球
大约直径20公分的橡皮球,一岁的宝宝是完全可以拿起来的,这个时候就要鼓励宝宝主动的去伸手拿球;等到宝宝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加大一点难度,也就是加大球的直径,大概20-30公分,然后和宝宝保持大概约2公尺的距离,和宝宝分别坐在地上,用滚球的方式与宝宝玩传球的游戏;再经过一年的时间,宝宝就可以完成更高阶的游戏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拉开和宝宝的距离了。并且把传球的方式改成弹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改善宝宝的手眼两侧,还可以改善视觉追踪的协调性。
1~2岁起:地面探险
这个游戏仅仅只需要父母把不同材质的地毯拼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给宝宝提供触觉以及本体觉的刺激,改善他的动作计划能力。玩法也很简单,宝宝一岁的时候,就让宝宝在地毯上爬着或者走着,让宝宝接受不同材质的刺激;等到宝宝两岁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稍微增加一些难度,可以把地毯的高度进行一些变化,材质还是不变的。
2岁起:镜子游戏
宝宝从两岁起就可以开始玩模仿游戏了。孩子能够通过模仿父母的动作,可以认识自己的身体,辨别左右的方向。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不要太难,可以先从一边开始,再进展到全身,以免动作太复杂,宝宝记不住而产生挫折感。
2~3岁起:叠积木
宝宝大概从两岁起就可以开始进行精细动作的感统训练了,工具就是我们常见的积木。可以让宝宝尝试用小手把积木堆得膏膏的,等到宝宝长大些的时候,就可以换小一点的积木了。这样有助于改善手眼的协调能力,还可以顺道训练宝宝的创造力。
很多小游戏在培养宝宝统合能力的时候,都是会一举数得的,比如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还能够锻炼注意力。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操之过急。